口述:杨洋
整理:丑丑
我妈前半生最憋屈的事情就是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
他们姐弟三人,小舅有两个儿子,大姨有一儿一女。
只有我们家,爸爸妈妈眼睛都盼出火花了,就是没有儿子。
我在家里是老大,底下有一个小妹妹。
即便是我和妹妹如何的乖巧懂事,漂亮伶俐,也代替不了儿子带来的那份喜悦和骄傲,中年无后,成了我父母心中最大的遗憾。
感觉爸爸站到人前腰杆都挺不直。
尤其是亲戚们聚会的时候,我爸永远都在找理由推辞,能不去就不去,实在推脱不过了,他和妈妈也是最晚到场,然后躲在人群的角落。
本来我父母已经很自卑了。
但是偏偏大姨这种人还特别爱得瑟,她的性格就是那种哪怕兜里有五块钱,都必须要吹成百元大钞的感觉。
正因为我妈妈没有儿子,大姨可算是逮到了她的软肋,有了讥讽的目标。
每次回娘家,大姨都要带着她那大帅儿子表演一番,专戳我父母的痛处。
对我和妹妹更是如此,很明显的另眼相看,爱搭不理。
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有一次我妈有事,就提前把我和妹妹两人送到了姥姥家。
本来我们和表弟在一起玩得挺好,姥姥中午准备给我们包饺子吃。
然而没想到大姨却来了,还带着她的大宝贝儿子,他们母子两人嚷嚷着要吃排骨,姥姥说饺子已经包好了,如果想吃排骨的话,我给你钱,你出去买一些回来做。
大姨拿了姥姥的钱就出去买排骨。
整整一大包,差不多有四斤多哩。

回来后就张罗着做糖醋排骨,先煮后炸,颜色红亮,上面洒满了白芝麻,哎呦,别提了,那酸酸甜甜,又香又脆的味道简直是好极了。
舅舅家的小表弟正好挨着我坐,我俩一起比赛着啃排骨。
不一会儿面前的桌子上就是一小堆剩下的骨头。
正吃的欢的时候,坐在另外一边的大姨却“啪”地拍了一下我的脑袋,然后厉声道:你一个小丫头咋那么能吃呢?瞧瞧,四斤排骨你一个人都吃了两斤半,面前的骨头堆得跟小山一样,真是长了一副子穷像,看见肉就没命地吃。
大姨说完,把剩下的排骨“呼啦”全部倒进了自己面前的盆子里,推到她儿子面前,说:吃吧!这些都是你的,看谁敢和你抢。
我妹妹一看这情形,“哇”一声就大哭了起来。
我也气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那天我们姐妹俩人饭都没有吃完,年幼的妹妹哭闹着要回家,说以后永远也不再来姥姥家了,也不要再搭理大姨了。
此后几年,我们果真去姥姥家很少了。
那天回去后,我父母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爸爸当即就去买了几斤排骨,让我妈做了一锅香喷喷的烧骨头,我和妹妹吃得满嘴都是油。
妈妈说:以后想吃啥你们就说,哪怕父母再没本事,即便借钱,也不能饿着自己的孩子。
后来,等我们姐妹俩人年龄稍大一点,我爸就在县上租了房子,让我妈专程陪读,而他,则和两个战友一起去南方做生意了。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家的生活开始慢慢好了起来。
爸爸在南方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和司机一起去拉货,路过一段偏僻的山区时,突然发现路边有辆破旧的自行车,应该是发生了碰撞,车子变得七扭八歪的,下车后还听到有微弱的呼救声。

经过仔细地观察。
果然就发现路边的水沟里躺着一个男孩,十四五岁的样子,衣衫单薄,全身湿漉漉的。
男孩双手抱着脑袋,一个劲儿嚷嚷着头疼。
一刻也不敢耽误,爸爸他们把那男孩背了出来,身上套了件干净衣服,然后就上车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等一切安顿好后,男孩的家里人才过来。
对方是他的一个远房姑姑,说这孩子的身世极其可怜,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妈妈没多久也随即离开。
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
可是在他读小学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因病离世,可怜的孩子彻底成了没有依靠的孤儿,村里的乡邻们东家管一顿,西家帮一餐,居无定所,生活极不稳定。
最后还是这个远亲姑姑心生怜悯,在回娘家的时候,就顺道把他接到了自己家。
初中一年,他是在姑姑家读的。
那天就是晚自习放学回家的时候,一个人骑车有点害怕,慌慌张张的,没想到就与迎面而来的摩托车撞了个满怀。
幸亏那天晚上遇到了我爸他们,否则那样的荒郊野外,孩子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爸爸非常同情那男孩的遭遇,陪着他在医院住了一周,不但承包了所有的医疗费和营养费,还特意给他又买了两套新衣服。
男孩和姑姑的家人对此感激不尽。
出院以后,在姑姑的带领下,一家人找到了我爸,非要把男孩认到我爸的名下。
这可真是瞌睡遇上了枕头,我爸正缺儿子呢,没想到竟然送上门来了。
就这样我爸认了个儿子,也就是我如今的哥哥。
哥哥比我大了三岁,他长得聪明还帅气。
我爸在南方供他读书到初中毕业,这期间一切吃住行的费用都是我们家负责的。
后来该读高中的时候,哥哥就主动向姑姑家提出,想跟我爸回北方生活,也就是愿意正式回归我们家。
姑姑虽然舍不得,但是也庆幸哥哥能遇到一个好的家庭,总算是有了亲人和稳定的生活。
于是在姑姑一家的护送下,哥哥终于成为我们家的一员。
他以后的高中和大学都是在我们当地读的,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我爸找朋友带他在工地工作了两年,然后哥哥就开始学习包工程,自己开公司。

自然,启动资金也是我爸筹措的。
哥哥为人正直,讲仁义。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的规模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到最后将近二百人,瞬时间我们家成了亲戚们仰慕的对象。
家里的亲戚好像也变得多了起来。
以前我们家几十年都是过得冷冷清清,逢年过节都是一家五口自己过的。
自从哥哥的生意做起来以后,我父母也开始招人待见了,再没有人笑话他们没有儿子了,无论谁家有事,第一个邀请的就是我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发现爸爸的腰杆再也不弯了,站在人前风光无限。
突然有一天,大姨就带着她家儿子上门了。
这可是破天荒地头一回啊!
大姨一脸媚笑,服软地说:哎呦,他姨夫,你可真是有福气啊!捡了那么有本事的儿子,我们羡慕都来不及,大外甥现在不是自己开公司嘛!反正也需要招人的,我就把小顺(她儿子)送来了,总归招自己家亲戚,总是比外人强吧!
大姨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
她家儿子初中都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什么技术也没有,要学历没学历,要能力没能力,在外面闯荡那么多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到现在却连个媳妇都找不到,上班就跟小猫钓鱼一样,干三天歇两天的,这样的人哪个老板能喜欢呢?
说起来是到我哥哥公司上班的,其实还不是想来打酱油混工资。
我爸自然不会答应。
可是我哥哥更搞笑,要不说有文化的人情商高呢,那天哥哥直接把大姨闹了个大红脸,以后再也不提让她儿子上班的事了。
哥哥笑着说:姨姨,听说你排骨做的可好吃了,小时候我那两个妹妹为了吃你做的排骨,还大哭了一场呢!这样吧,我马上让人去买两扇排骨,你今儿个给咱露一手吧!把她俩给吃伤行不行?
大姨听得满脸尴尬,话头都没接,灰溜溜地带着儿子回去了。
现如今哥哥在省城买了三套房子,两套用来出租,他和嫂子同我父母一起生活。
我那好强一辈子的老爸,现在的小日子过的是春风得意,我妈帮哥嫂做饭做家务,照顾孩子,爸爸则负责接送,闲暇的时候去收收房租。
哥哥早已经帮他们买好了养老保险。
两个老农民,辛苦了一辈子,到老竟然成了可以领退休金的人,提起来亲戚们谁不羡慕呢!
都说没有亲生儿子的老人可怜,没有依靠。
但是我娘家哥哥这个领养的孩子,他的孝顺程度就连我和妹妹这样亲生的也比不上。
想必大姨她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吧!没有儿子的亲妹妹,晚年生活竟会过得如此惬意。
说到最后:
兄弟姐妹之间真不应该互相攀比!
这一世有幸成为亲人,那得是多大的缘分,既然能成为血缘至亲,就要互相体谅和扶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你又怎么会知道别人就永远不如你呢?
是人都有灾,是人也都会遇到困难!
既然生而为人,请一定要多些善良, 无论是对外人还是自己的亲人朋友,给别人留余地其实也是给自己多条路!
切记一句老话: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莫笑别人穿破衣!
莫讲自己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