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司令:若台海战争爆发,6个航母战斗群2个陆战师将尽数出动

议史纪 2025-02-07 13:39:20

“只要中国敢进攻台湾,美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管,中国必将受到美国海军的威慑,我们会出动至少6个航母战斗群,还有陆战师。”这是2023年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说的一句话。

当时他掷地有声,表示美国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海军力量,根本不害怕中国的海军进攻,甚至已经有了明确的部署,不仅在西太平洋有百分之六十的军事力量,其中还有不少航母战斗群。

这一言论一出,立刻引发世界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美国都在中国台海问题上频频挑起争端,还不断对外散播美国会是台湾坚强的后盾这样的言论,给足了台独分子信心,而这种军事威慑言论的背后,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和野心。

据报道,在2025年,美国的预算规划中,在太平洋地区的投入出现了明显的资源倾斜,相比较于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防预算总额的增长率仅为百分之一,这种预算分配格局的变动,正表明美国正将更多的资源向亚太地区倾斜,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是亚太地区的最大的障碍,而台湾也成为美国在其中最重要的棋子。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亚太地区国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GDP的总量也逐渐在全球占比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百分之六十,贸易总量的全球占比也超 百分之五十。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美国此时大举介入,包括采取军事威慑,都有可能让亚太经济合作陷入停滞状态,甚至出现倒退现象。

中国在其中则扮演了更加重要的中间角色,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大力推动和亚太地区其余各国之间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一体化进程,还为地区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展现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台湾,中国更是如此,中国一再强调“一个中国”的重要性,并保留了对台湾独特的治理模式和社会制度,保障了台湾民众的合法权益,已经给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包容来缓冲美国的军事威胁言论带来的冲击,但即便如此,美国仍然不依不饶,不仅加剧了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还直接影响两岸经济关系。

美国一直以来的核心目标都是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确保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优势地位,而在美国内部,虽然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对中国的具体执行政策上虽然略有差异,但方向都是一致的,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这种共识也直接推动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策略,近年来,美国陆陆续续和以色列军队拓展联合军事演习,无一不是在向外界释放信号,美国才是亚太地区的老大。

美国真的能够通过军事瓦解亚太地区,达到自己的霸权目的吗?实际上,虽然美国是军事大国,但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的想象。

近年来,中国军事力量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这种增长并非局限于某一单独层面,而是呈现全方位的综合性提升。

以东风系列导弹为例,作为先进的武器系统,其研发成功便是中国军事力量提升的有力例证,东风系列导弹涵盖多种型号,各自具备独特的性能优势,使得东风系列导弹在战略威慑、区域拒止等军事战略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风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远,超远的射程甚至能够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而无论是面对敌方的防空反导系统还是其他拦截手段,都能够有效地突破防线,将核弹头准确地送达目标,这一导弹系统的存在,向世界表明中国具备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除了导弹系统,我国海军力量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辽宁舰和山东舰的相继服役,整合了多种舰艇力量,这些舰艇在防空、反潜、反舰等方面各司其职,例如055 型驱逐舰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驱逐舰,在远海作战中,055 型驱逐舰可以为航母战斗群提供全方位的保护,除此之外,歼-20 战斗机的服役,也让中国空军进入了五代机时代。

就算是美国真的走到采取军事手段入侵的那一步,未必有自信能够在和我国的交锋中占绝对优势,这也是美国两党之间在对于是否要直接军事介入台海问题上出现的分歧。

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军事力量的提升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权,积极参与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救援等国际事务,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从来不是为了扩张和霸权,而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是和美国本质上的区别。

而能左右亚太地区局势的不只是中国,还有俄罗斯,俄罗斯同样拥有强大的核力量,且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合作伙伴,在台海问题上,俄罗斯的态度和行动会给局势增添不确定性,随着近年来俄乌冲突僵持不下,美国也在掺杂其中,如果美国军事介入,很难预测俄罗斯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另外,世界各国面对冲突和战争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只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对国际站队、军事冲突并不太在意,例如澳大利亚虽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甚至积极追随美国的步伐,在军事冲突等事务上过度站队美国,导致其在与一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受到冲击。

中国是澳大利亚关键的贸易伙伴,在资源出口方面对中国市场存在高度依赖,例如煤炭和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出口产品,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源需求国之一,是澳大利亚这些资源的主要买家,然而在部分国际事务中,澳大利亚盲目追随美国的对华强硬政策,致使中澳贸易关系产生波动,这种情况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这种情况并非澳大利亚独有,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同样如此,这些国家大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新加坡在国际事务中就保持着相对中立的态度,注重与各国发展友好的经济关系。

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都意识到军事冲突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社会动荡,对于那些自身发展需求迫切的国家而言,将资源投入到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研发等领域,远比卷入军事冲突或者盲目国际站队更为重要。

美国认为拉拢亚太地区的其余国家能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实际上,各国需要权衡和中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最终到底站在哪一边,或许会出乎美国的意料。

话说回来,美国无数次打着要军事援助台湾,但如果中国真的武力统一台湾,美国是否会出手相助?实际上,只是台湾还一厢情愿地相信,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于国际上对俄罗斯进行公开指责,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美国并未直接派遣军队对乌克兰支援,恰恰相反,美国向乌方出售了众多已经被淘汰的军事武器装备,很明显,美国并不想趟这趟浑水,只是为了借助这场战争谋取经济利益,这种做法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乌克兰的军事抵抗能力,又不至于使自身深陷战争泥潭。

这一事件再次证明,美国是真正的利己主义者,在国际事务中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只会在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同样的,美国虽然声称对台湾会提供军事援助,但私底下不断售卖给台湾军事武器,更是将台湾的台积电总部挪到了美国,很明显,台积电在全球芯片产业占据重要地位,美国此举是一种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量的经济操控手段,美国妄图借由掌控台积电,来达成掌控全球芯片产业的目的,并且进一步强化对台湾地区的控制。

美国这种行为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质疑,在台湾问题上的胡作非为更是让其国际形象受损,美国根本不会为了台湾站在中国的对立面,而只会将台湾的剩余价值榨干后完全抛弃,到时候台湾只会成为唯一的受害者,与美国不同,中国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轻易挑起争端,中国坚信,通过和平的方式,台湾最终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

美国的这些小算盘注定是要落空的,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美国妄图通过台湾问题来打压中国的做法越来越难以得逞,而中国也将继续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

相信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会意识到美国的狼子野心,特别是某些台独分子,两岸同根同源,血浓于水,台湾回归祖国怀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也只有两岸和平稳定,台湾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0 阅读:1
议史纪

议史纪

分享历史知识,共享更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