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不抵抗政策的锅到底应该谁来背

鼓楼钟声 2019-09-18 21:51:1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阴谋挑起九一八事变。仅仅3个月的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东北人民也早早进入了抗日战争的时代。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描写九一八事变为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使得16万东北军仅做少量抵抗就退出了东北。但是现在很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不抵抗政策纯属张学良所为,与蒋介石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么,究竟是谁做的不抵抗的决策?

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

时间回到1931年9月18日。当天傍晚,驻虎石台兵营的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二大队第三中队在中队长川岛正雄的率领下行进到文官屯附近进行所谓的夜间演习。晚上10时20分左右,以河本末守和小杉喜一为首的一个小分队在柳条湖南满铁路段炸毁了一小段铁路。随后日本关东军将3具身穿中国士兵制服的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指为中国军队所为,并开始进攻沈阳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通讯稿件

其实,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根据现在解密的档案来看,当时的东北军已经判断到日本关东军准备制造挑衅事件。但是,9月6日,张学良电令东北边防军无论日人如何受寻事,须万分容忍,不与抵抗,以免事态扩大。当时的东北军第七旅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执行不抵抗政策,即“衅不自我开,作有限度的退让”的对策。第七旅的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第六二〇团由于没有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进行自卫抵抗。凌晨两点多,由于铁岭,抚顺方面的日军增援,日军兵力增加,日军开始从南面突入营垣。双方发生激烈巷战,大约一个小时后,六二〇团在团长王铁汉的率领下突围,撤退到东山咀子集结。9月19日早上6点,日本关东军一万多人仅仅用了8个小时的时间,就占领了沈阳城,东北军兵工厂里8万支步枪,4000挺机枪,200余架飞机以及其他各式武器净落敌手。随后不到6个月的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继沦陷。

那么,不抵抗政策究竟是谁下达的呢?

张学良晚年曾在美国多次表态称不抵抗政策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与蒋介石无关。张学良认为,关东军在东北挑衅时有发生,但是绝对不会有大规模入侵行动。确实,以东北军当时的军事实力,是有信心这么认为的。当时关内连年战争,东北却相对比较平静。经过张作霖多年的苦心经营,东北农业、军事实力非常雄厚。除了调入关内参加中原大战的部队外,九一八前夕,关外的陆军16万人左右,至少拥有各式坦克、装甲运兵车40辆,大炮、迫击炮、炮弹以及步枪、机枪、子弹等数量更是惊人。同时,空军拥有近300架飞机,海军拥有大小舰船27艘,排水量达到3.2万吨,占同时期国军比重的四分之三。东北军还拥有让日本关东军大为震惊的兵工厂,甚至可以制造出战斗机。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武器装备,绝对是同时期日本关东军不能比拟的。所以张学良有这个信心。

东北军装备

但是,根据许多东北军老将领的回忆,不抵抗政策,是1931年9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的铣电中下达的。而关于铣电的原件到现在也下落不明。现在的“中华民国”“国史馆”档案中也未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这纸铣电。张学良也多次声明没有铣电这回事。所以,究竟是谁下的不抵抗命令,现在仍然是个谜。或许未来的某一天,真相会大白天下,或许,真相也可能永远尘封在历史中。但是,相对于这些事件的真相,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的启示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1 阅读:45
鼓楼钟声

鼓楼钟声

我最喜欢的就是讲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