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在北京家中唱卡拉OK,一张罕见留影

喜见Talk 2025-04-21 15:38:21

1993年的时候,李鹏总理和他夫人朱琳,在他们北京的家里头照了这张照片,拍照的人估摸着是他们家小孩。你看,照片上李鹏和朱琳俩人手握着话筒,正唱卡拉OK呢。这张照片里头有两个小地方挺值得咱们留意:

首先,照片里的两个人都穿得挺正式,但唱起歌来时坐姿却很随意。再者,小桌上放着两杯红酒,还有一些吃的东西,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参加什么庆祝活动,像结婚纪念日之类的。而他们唱着歌,看起来就像是临时起意,这反映出他们俩感情特别好。

说起李鹏总理,那是大伙儿都很熟的面孔,但提到他爱人朱琳,可能就没那么熟悉了。朱琳,她是1933年11月在上海出生的,学的是哈尔滨外语学院的俄语专业。等读完大学,朱琳就被安排到了吉林市化工厂,干起了俄文翻译的活儿。

可能命运早有打算,朱琳压根儿没想过,正是她的这份工作让李鹏对她一眼就看中了。1955年秋天,李鹏从苏联学完东西回来,他跟组织说想去基层干点实事,后来就被分到了吉林省吉林市那边,松花江上的丰满水电厂,从副厂长干起,一直做到了总工程师的位置。

联欢会进行到市长张文海发言的环节。张文海市长发言时爱用古文,这让其他翻译人员有点头疼,所以找来了朱琳帮忙翻译。朱琳俄文说得好,翻译古文也是得心应手,自然就接下了这个活儿。

张文海当时直接指定了翻译人选。李鹏在回忆录里描述了那位翻译:“有个姑娘从第二排站出来,估计二十多岁,穿着紫红色女士西装,扎了两条辫子,眼睛大而有神,透着自信,长相标致,行为举止也很得体。”

那时候,李鹏一眼就看上了朱琳。朱琳翻译起来特别溜,苏联专家们听了都直点头,显然对她的能力很买账。说来也怪,联欢会一开场,李鹏惊讶地发现自己和朱琳被安排在了同一张桌子上。他壮起胆子,邀请朱琳连着跳了三场舞。

见过面以后,李鹏找了一位在丰满发电厂做事的苏联专家,请他帮个小忙。那时候,这位专家刚好完成工作任务要回吉林市,李鹏就让他帮忙给朱琳带一封信和两样小玩意儿过去。差不多隔了一个月,李鹏收到了那位苏联专家的回复,说信已经亲手交给了朱琳,而且她也很高兴地收下了礼物。

李鹏心里头那个乐呵,立马就往吉林市的江北专家招待所奔,朱琳那会儿正住那儿呢。头一回单独见面,李鹏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跟朱琳掏了心窝子,没想到朱琳一听就点头,成了他的另一半。转眼间到了1958年春节,李鹏就领着朱琳一块儿回了北京。

说到这事儿,李鹏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提了几句。他是这么说的:“那次聊完,咱俩就算是把恋爱这事儿给定下来了。我就琢磨着,要不带她去见见我妈?就这么着,1958年春节,我俩一块儿去了北京,见了我妈。我妈一看见朱霁凌(朱琳),那叫一个满意,疼得跟啥似的。”

李鹏的妈妈赵君陶很早就入了党,她的另一半是牺牲的烈士李硕勋,她思想很开放。当看到儿子领着女朋友回家时,赵君陶别提多开心了。相处了一段时间,赵君陶对朱琳那是相当满意,还老催着儿子赶紧把婚给结了。

1958年7月10号那天,李鹏和朱琳在北京举办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他们俩都特别看重这段婚姻,结婚以后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一家五口过得非常美满。后来李鹏的工作有变动,老得往外边跑,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不过呢,要是出差时间一长,李鹏肯定会给朱琳写信。

2008年7月10号,是李鹏和朱琳金婚的大喜日子。这一天特别值得纪念,他俩在北京的家里办了个温馨的庆祝小聚会。那天,李鹏深情地跟朱琳讲:

五十年时间一晃而过,这一路走来,我们遇到了不少坎坷和挑战,但总是能一起分享快乐,面对困难。我们互相打气,互相帮助,走过了不少日子。这五十年,我们的感情一直特别深,我的同事还有好多外国朋友,都说我们是模范夫妻。能找到这样的老伴儿,我心里真是觉得特别美满。

李鹏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提到了这段话,这很明显地反映了他们夫妻的关系。现在李鹏已经不在了,朱琳则在北京过着悠闲的晚年生活。

0 阅读:15
喜见Talk

喜见Talk

喜见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