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过“甘罗十二岁便拜相”的说法,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孙子,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12岁就当上了秦国的上卿,很了不起。据说,他有一次就帮助爷爷甘茂化解了一道难题:秦王下令要吃公鸡蛋。这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话说,秦王和丞相甘茂(甘罗的爷爷)因为一些事情争执起来,互不退让。甘茂退下之后,秦王怒气未消。
秦王:这个甘茂,气死我了!我好歹是秦国大王,一点面子也不给我。
侍卫:大王,我有一计,可以治治他。
秦王:快讲给我听!
第二天,宫殿。
秦王:爱卿,我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
甘茂:大王有命,我保证完成,万死不辞!
秦王:就是件小事,我想要三个公鸡下的蛋。
甘茂:公鸡哪里会下蛋?我没法做到啊!
秦王:不就是三个鸡蛋嘛!你刚才还说保证完成任务。快去,限你三天完成任务,不然就治你死罪。

当晚,甘茂家中。甘茂长吁短叹。
甘罗:爷爷,你怎么唉声叹气的?
甘茂:秦王让我三天内给他找三个公鸡下的蛋,交不出就是死罪,可是公鸡哪里会下蛋?这可怎么办啊?
甘罗:爷爷,你不用担心,三天以后我帮你上朝应对秦王!
甘茂:你才10岁,这可不是小孩子的游戏,胡闹是会出大事的。
甘罗:爷爷你放心,我有办法帮你完成这次任务。
三天后,宫殿。
侍卫:大王,甘罗求见。
秦王:怎么是他来了?叫他进来吧。
甘罗:拜见大王。
秦王:你爷爷呢?他今天可是要交鸡蛋的。
甘罗:没办法,他来不了!
秦王:为什么?
甘罗:他在家生孩子呢!
秦王:大胆,从没听说过男人能生孩子!
甘罗: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大王你为什么要公鸡下蛋呢?
秦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里,甘罗用了一个高明的谋略——顺水推舟。
甘罗以秦王的逻辑——公鸡能下蛋为依据,推出另一个明显错误的结论——男人能生孩子,从而让秦王意识到自己的逻辑是错误的,机智地化解了甘茂的危机。
顺水推舟,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当你很难直接反驳对方话语中的错误时,你可以从对方的视角出发,用他的话进行延伸,以含蓄的语言,简单的逻辑,引导对方自己得出结论,发现问题。
这种方法不直接用攻击性语言回答对方,既避免了正面交锋,又保持了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
甘罗小小年纪便懂得如此策略,可见非常不简单。

后来,祖父甘茂去世后,甘罗便成了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客。
当时,吕不韦打算让将军张唐出使燕国,说服燕王出兵与秦国一起攻打赵国。张唐却推辞了,因为他曾经率领过秦军攻打过赵国,赵国视他为死敌,而去燕国要经过赵国,这对于他来说非常危险。
张唐不愿意出使,吕不韦也没有什么办法。
当时,年仅十二岁的甘罗自告奋勇要去劝说张唐,吕不韦以为他在开玩笑,
甘罗却胸有成竹地说:“项橐七岁便做了孔子的老师,我已经十二岁了,为什么不让我试一试呢?”
吕不韦觉得这孩子的见识非同寻常,便答应了。

见到张唐之后,甘罗说:“您的功劳和白起相比,谁的更大?”
张唐赶紧回答:“我当然是差远了。”
甘罗又说:“那您觉得当年的丞相范雎和如今的吕相相比,谁的权势大?”
张唐赶忙回答:“毋庸置疑,吕相的权势要大得多!”
甘罗顺着他的话头说:“当年,范雎命令白起去攻打赵国,白起不服从,最后被撵出咸阳,死在杜邮。如今您违抗吕相的命令,是否想过后果?”
张唐听得直冒冷汗,只得硬着头皮接下出使燕国的任务。
后来,秦王便将十二岁的甘罗拜为上卿了,“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上卿是最尊贵的大臣,民间流传的“甘罗十二为宰相”还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