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疯涨,工资狂跌:我们正陷入怎样的经济“死局”?

桐桐看趣事 2025-02-07 02:43:56

日常生活中,物价上涨的现象愈发明显。一份网友整理的当地物品价格对比显示,2018年售价14.9元的海天黄豆酱,如今已涨至16.5元;当年7.2元的老干妈,现在更是涨到12.5元。诸如此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都呈现出显著的涨价趋势。

在大众的认知里,物价上涨往往等同于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于是人们觉得把钱放在手里不划算,却又苦于在投资领域找不到可靠的抗通胀资产。当下楼市、股市波动较大,令人望而却步,加之理财收益难以超过房贷利率,许多人选择提前还款以降低成本。

按照以往的经济规律,在通胀周期中,人们应积极配置资产,适度加杠杆以获取更多红利;而在通缩周期则需降杠杆,避免债务负担过重,然而,如今的情况却颇为反常。

尽管物价在上涨,人们却纷纷选择降杠杆,这一异常举动暗示着当前的经济状况并非简单的通胀。事实上,当前经济处于滞胀状态,“滞”体现为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攀升,居民收入下降;“胀”则表现为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扬。

简单来说,就是经济产出下降,物价却不断走高,工资减少,物价变贵,这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压力。无论是背负房贷的群体,还是仅持有现金的人群,都深受其害。有房贷者因收入下滑,负债压力愈发沉重;持有现金者则因通货膨胀,眼睁睁看着手中货币贬值,财富缩水。

面对滞胀,政策制定者可选用的政策工具极为有限。政府一方面担忧失业问题,试图通过增加有效投资、营造宽松货币环境来降低失业率;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举措极易导致通胀失控。

若对通胀放任不管,不仅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灾难性后果,引发货币信任危机,还可能滋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两难境地中,决策者通常会选择加息来缓解经济困境。

然而,此前中国却采取了降息措施,这看似与常规做法相悖。其实,降息是基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内疫情抑制了需求增长,使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处于较低水平;二是美联储加息,中美之间存在足够的利息差,为中国提供了降息空间。

但随着形势变化,国外通胀高企,拉高了制造业成本,企业生产成本随之增加,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产品价格上。

而当下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企业为避免生产越多亏损越多,只能压缩产能、减少生产。产能降低又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当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通胀冲击便直观显现,货币政策受到CPI的制约。

与此同时,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不断缩小中美利息差,预计下半年,中国的降息窗口将关闭。一旦政策转向加息,可能引发债务暴雷,房产金融行业也将面临更大困境,高负债人群的生活将更加艰难。

那么,不加息是否可行?这就涉及到“保房价还是保利率”的艰难抉择。

此前,由于中美存在利息差,中国还有一定操作空间,但当这一窗口关闭,就必须加息以防止资金外流和汇率下跌,即加息是为了保利率。但加息又会引发破产、断供、抛售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冲击房价。

若不加息,继续实行货币宽松政策,看似是在保房价,实则在当前滞胀状态下,货币宽松政策已难以发挥预期效果。

此前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却因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出现缺口,市场利率不断走低,银行资金充裕却难以放出,出现“能借钱的不想借,想借钱的借不出”的流动性陷阱,货币宽松政策失效,保房价的选项难以实现,最终只能选择紧缩货币。

回顾历史,2014年俄罗斯遭遇金融危机,试图同时保房价和保利率,结果两者皆未保住。当时,因乌克兰欲加入北约,俄罗斯策划克里米亚事件后遭到北约制裁,卢布汇率疯狂贬值。

普京采取加息等手段,关键利率一度涨至17%,外汇储备几近耗尽,却仍未能保住汇率和房价。尽管房价表面变化不大,但由于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实际财富价值已然贬值。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也陷入衰退,1974年GDP实际增长率为-0.5%,通胀率高达12%,失业率飙升至9%。起初,美国各任总统为解决失业问题、谋求连任,未果断加息。

直到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后,将利率拉至历史新高,才成功解决严重通胀问题,随后开启了20年的低通胀、高增长时期,并在冷战中耗死苏联,但加息也带来了房价下跌的问题。

回到中国当下,加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解决通胀问题,但目前降息空间已所剩无几,后续大概率转向加息。

从各方面来看,加息成为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唯一可行手段。尽管加息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但在复杂的滞胀经济形势下,这或许是不得不迈出的艰难一步,如何在加息过程中平衡各方利益,最大程度降低负面影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文本来源:@知有论online的视频内容

3 阅读:3256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24

用户16xxx24

11
2025-02-07 18:52

稳定可控[得瑟][得瑟]

红叶舞秋山

红叶舞秋山

10
2025-02-07 16:31

央行大放水,物价必然上涨,工资倒是降了

青元 回复 02-07 17:07
放水都到海里了,有什么用?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7
2025-02-07 07:50

物价还是太低了,老干妈该要20元一罐才合适。华子卖100元一包合适。

欢乐谷 回复 02-07 09:00
激将法学的挺透彻

用户12xxx33

用户12xxx33

6
2025-02-07 19:31

贵了不买

LoveYou5202014

LoveYou5202014

5
2025-02-07 19:42

物价上涨,工资降低了,

小宁子

小宁子

5
2025-02-07 17:09

这是局部现象。你收入低,挑便宜的买。它涨价,卖不出去,最后把自己玩坏了。

王命之徒

王命之徒

4
2025-02-07 17:42

40年前也就是80年代中期,小县城一百多一套,市里几千,上海、北京、深圳什么的不会超过2万元。你骗不了我

foping 回复 02-07 19:46
小县城一百多一套?你那是纸房子吧?

大河 回复 foping 02-07 20:33
80年代,工资几十元,不正常吗?

望断天涯.看红尘

望断天涯.看红尘

3
2025-02-07 16:32

房价几百倍

用户99xxx67

用户99xxx67

3
2025-02-07 17:23

病多多,霉团等电商平台不屎,实体经济不兴,[笑着哭]

1+1=2

1+1=2

2
2025-02-07 19:05

他涨他的,我只买(价低)合适的。实在没替补,那就不买

用户13xxx29

用户13xxx29

2
2025-02-07 18:15

你他妈造谣,哪里物价飞涨了?

用户10xxx18 回复 02-07 18:29
[得瑟]你往南方看看,黑龙江东西当然便宜,不过也是相对来说钱难挣

库洛

库洛

1
2025-02-07 17:30

20寸彩电300还不够?

孤狼突击队长

孤狼突击队长

1
2025-02-07 19:41

小麦十年前1块一毛多,现在还是一块一毛多

桐桐看趣事

桐桐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