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打卡#从应用范围上看,PPR温度耐受性好,主要是应用在建筑给水,尤其多用于家庭装修。
而PE管材主要是用于市政雨水及排水工程等,PVC则多用于建筑排水

所以PE与PVC的共同特点是:多应用于建造场景,而PPR则多用于装修场景
所以装修公司也可等同于终端消费者,所以PPR是个“2C”的赛道
由于管道是“隐蔽工程”——产品一旦失效,所导致的损失可能远大于产品本身价值,所以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质量好的高端品牌产品。正是因此,伟星新材享有定价权和成本转移能力

反观PE与PVC,由于应用于建造场景,下游多为大型工程方或建筑商,是个典型的“2B”赛道
比起PPR赛道,品牌效应仍有一定效果,但定价权及成本转移能力则大打折扣
为啥同行爱做毛利率低的PE和PVC,他们傻么?

PPR所在的建筑给水领域,管材的用量很低,是一个不算大的赛道,约占行业总市场规模的7.2%。而农业、市政给排水等,合计占比约为50%,是一个大赛道
选择毛利率较高但是空间较小的高端市场,还是空间较大但毛利率较低的中低端市场,这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的不同策略,二者并无绝对优劣之分

利,在于PPR产品毛利率高,同时,由于面向2C市场,行业话语权强,这在财务指标上体现为更快的应收账款周转,更少的销售变现天数(DSO)
我们可以通过企业销售变现天数(days sales outsdanding,简称DSO),来表示每笔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天数,即把赊销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这个值越小,说明变现能力越强,行业话语权越强。

由于联塑在H股上市,应收账款与票据作为一项披露,为剔除应收票据影响,故将联塑的DSO乘以0.75的系数,可见,伟星新材应收账款回款天数不断改善,2016年起低于20天,而可比公司同期最低为30天,最高可达90天,对下游的议价能力一清二楚
弊,在于2C模式对品牌和销售渠道的要求较高,因此,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

伟星新材销售费用率约在15%左右,虽然毛利率高出20%左右,但是销售费用率也比其余厂商高出8-10%。
除了销售费用率高,品牌力及渠道建设所需时间长,不像工程业务可以快速放量,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见效、对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的业务。
品牌与渠道的建设,所需时间长、成本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一旦做好了,这两者立刻成为壁垒,带来看得见的高毛利率
在家庭装修场景中,2C属性强、依靠品牌力与单层渠道建设,都决定了这个是一个必须长期耕耘、不会如工程业务那样大起大落的业务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