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日常随手拍#继续看玻璃纤维赛道——全球竞争市场。
目前全球约有70万吨玻纤产能。
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估,2015年玻纤行业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2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12.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5.9%。

玻纤行业上游为叶腊石等矿产,为充分竞争市场,玻纤制品主要被作为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建筑建材、节能环保、基础设施、体育休闲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下游应用还在不断扩展,因此玻纤企业对上游与下游议价权均较好,同时,玻纤行业需求具备一定的周期属性。
玻纤行业资产非常重,每单位固定资产产出仅为0.5,因此资金及产能成为玻纤行业的重要壁垒,制造成本较高。

玻纤行业集中度较高,当前全球CR6的市场占有率为75%,其中中国巨石在产产能140万吨,市占率22%,为全球龙头,产能全球第一,2017年毛利率为45.84%。
接着看防水材料赛道——由于产品接近下游应用且单位价值较低,受制于运输半径限制,多为区域充分竞争市场,我国市场空间约为2000亿元。

防水材料上游为石油化工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及基础建设工程,工程属性较强,因此对上下游议价权均不占优势,同时具备明显周期属性。
防水材料行业技术、资金壁垒较低,竞争格局分散,2017年我国CR2占比约为12%。我国最大的企业东方雨虹2017年毛利率为37.73%,现金流待改善。
最后看塑料管材赛道——与防水材料类似,由于产品接近下游应用且单位价值较低,受制于运输半径限制,多为区域充分竞争市场,我国市场空间约为2000亿元。

塑料管材上游主要为高分子树脂,下游主要为房地产及基础建设工程。在我国,PE及PVC产品具备较强工程属性,PPR产品具备一定消费属性。
因此塑料管材企业对上游议价权较弱,但PPR企业对下游具有一定议价权与成本转移能力,PE及PVC企业则较弱。

塑料管材行业技术及资金壁垒不高,主要以渠道及产品性价比为主要竞争力,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CR20市场占有率约为44%。
我国最大的塑料管材企业中国联塑市场占有率约为13%,其余均低于3%。

本案所研究的伟星新材主要以零售PPR为主要产品,2017年毛利率为46.72%,其余行业龙头公司毛利率约在25%-30%。
综合考虑市场空间、行业进入壁垒、产业链位置、对上下游议价权、行业集中度及定价权等方面,我们认为,从“好生意”的角度——MDI优于玻璃纤维,玻璃纤维优于塑料管材,塑料管材优于防水材料。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