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双一流”建设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近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
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新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及建设学科校名单有一个重要特点, 不再分“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与“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一变化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淡化“双一流”建设的身份色彩,体现“重在建设”的建设思路,另一方面则强化学科建设,尤其是基础学科的建设,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定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
之前,舆论对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有诸多“猜想”,如哪所学校新增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B类,而从新公布的名单看,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是淡化“双一流”身份色彩,聚焦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教育部前不久公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
一流大学建设,基础是一流学科建设,一所大学如果有若干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那这所大学也会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因此,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聚焦学科建设是正确的选择。
而什么样的学科是世界一流学科,这还需要有正确的“一流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办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而不是模仿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新一轮建设方案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用意所在。《若干意见》指出,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在解决中国问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
其次,建设一流学科,需要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并举,不能轻人才培养,重学术研究,更不能在发展学术研究时陷入“唯论文论”。2020年,我国推出“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由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进行试点。“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又是培养改革,旨在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随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布,更多“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将加入“强基计划”,加大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开展基础学科攻关研究的力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基础学科多达59个,反映出对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高度重视。
从新公布的名单看,部分建设成效未完全达到预期的学科被警示、要求整改,这也体现了“双一流”重在建设,不搞不搞全覆盖,不搞终身制,不搞安排照顾的建设思路。部分学科被要求整改,整改评估不通过将调整出建设范围,意味着入选名单不是一劳永逸,不是所谓的荣誉,而是责任和使命。所有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和学科,是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领头羊”,要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模式,推进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本文原载:新京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