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钶:为什么你的孩子总不独立思考?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吴一钶育儿 2025-01-09 14:13:49

想象一下,晚饭过后,康康(嚼思帮的一位小朋友)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面前,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妈妈,我今天在学校想到了一个新办法解数学题,和老师教的不一样!”

妈妈却皱了皱眉头,温柔但坚定地打断了他:“康康啊,老师的方法肯定是蕞对的,你别乱想了,还是好好按照老师教的做吧。”

康康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悻悻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嚼思帮,甚至在很多家庭中,是不是都似曾相识?

家长你总是担心孩子太小,想法不成熟,于是不自觉地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但这样做,真的对吗?

为什么孩子总不提“不同意见”?

很多时候,家长你会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面对明显的问题也选择沉默。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家长你在孩子小时候,一次次地“打压”了他们的独立思考。

就像康康,他本来对数学题有了新的思考,这是多么宝贵的独立思考的火花啊!

但妈妈反应,却让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不被鼓励的,甚至是“错误”的。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再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了。

在我们嚼思帮,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每次画完都会兴冲冲地拿给爸爸妈妈看。有一次,他画了一个蓝色的太阳,满心期待地等着爸爸妈妈夸奖。

结果,爸爸一看就笑了:“太阳怎么可能是蓝色的呢?你画错了,太阳是红色的。”

小朋友一愣,然后低下头,再也不想解释自己为什么画蓝色太阳了。其实,在他心里,蓝色太阳代表着快乐的一天,那是他独特的视角和想象。

“打压”独立思考的后果

家长你可能觉得,孩子还小,他们的想法不重要,甚至可能是错的。但殊不知,这样一次次的“打压”,正在悄悄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家长和老师,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帮助,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我们嚼思帮,有个孩子每次做作业都要妈妈陪在旁边,一遇到难题就立马问妈妈。妈妈开始还觉得孩子依赖自己,挺开心的。

但后来发现,孩子在学校里也越来越不愿意自己动脑筋,成绩反而下降了。这就是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依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

那么,家长你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多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那个想法在你看来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比如,当孩子说:“妈妈,我想用这个方法做这道题。”

即使你觉得这个方法不如老师的简便,也可以先问问他:“哦?那你说说看,为什么想用这个方法呢?”

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锻炼。

在我们嚼思帮,有个家长做得特别好。孩子每次提出新想法,他都会认真倾听,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有时候,孩子的想法真的很有创意,家长就会鼓励他去尝试。这样,孩子不仅越来越愿意独立思考,还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再比如,当孩子对某个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时,家长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

“那你觉得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这样,孩子就会在一次次的思考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独立思考,孩子未来的金“钥匙”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独立思考的能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都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盲目跟从他人。这样的能力,将是孩子未来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所以,家长你,别再“打压”孩子的独立思考了。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多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

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看到一个更加自信、更加聪明的孩子站在你面前。

放下权威,倾听孩子,鼓励思考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其实就在“嚼思帮”的每一次提问与思考中。嚼思帮,这个卡片式训练社裙,用简短的句子、生动的案例,激发你的深度思考。

我们相信,只有先嚼后思,才能授人以渔。走进嚼思帮,让我们一起在亲子教育、情感沟通的旅途中,细嚼慢咽地吸取知识的营养,用“嚼思行导”的价值观,点亮孩子的人生。

放下权威,倾听孩子,鼓励思考,嚼思帮与你一同收获一个爱思考、会思考的孩子。

蕞后,吴一钶给家长你一个思考:

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在家庭环境中通过日常互动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给孩子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法,吴一钶期待与你一起,为孩子的未来加油助力!

【PS1】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和内驱力,点我头像——书信——“圈”,一起探讨更多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

【PS2】如果你关注孩子专注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欢迎转发,点我头像——书信——“专注”,得《如何在不经意间提升孩子专注力》

     

0 阅读:0
吴一钶育儿

吴一钶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