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最温暖的爱是无声的付出,最深沉的爱是无言的等待。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有些人用一辈子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母爱。
我叫王小芳,今年45岁,是县城利民超市的收银员。每天看着来超市购物的母女,总让我想起我妈和大姐的故事。
那是个秋天的傍晚,天还没黑透,超市里的日光灯一盏接一盏亮了起来。我正在收银台整理零钱,忽然看见我妈慢慢走进来。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格子衬衫,弯着腰,手里提着个塑料袋。
“妈,这么晚了还来买东西?”我赶紧迎上去。
妈笑了笑:“趁着打折,买点东西给你大姐带过去。”
我看着妈手里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几包挂面,还有一些速食汤料。这些都是打折的便宜货,妈总说这些东西实惠,能吃饱肚子。
“妈,大姐那边不缺这些…”我欲言又止。
“你大姐现在一个人带着孩子,日子不容易。”妈轻声说,脸上的皱纹在日光灯下显得格外深。
大姐曾经是我们全家的骄傲。1985年,她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大学。那时候,能考上大学的女孩子不多,邻居们都说我妈有福气。
可谁能想到,命运总爱开玩笑。大姐大学毕业后嫁给了一个做生意的男人。起初几年,日子过得风光。妈常常跟邻居说起大姐家的好日子,脸上满是自豪。
转折发生在2015年。大姐发现丈夫在外面有了小三,还挪用了公司的钱。官司打了整整一年,大姐赢了,但公司也垮了。妈二话不说,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全部给了大姐。
“反正我一个人住,租个小房子就够了。”妈总是这么说。
从那以后,妈每个月都会给大姐五千块钱。妈的退休金只有三千多,我知道她一定还在外面做零工。可每次问起,她总说自己不缺钱。
那天晚上收银的时候,我看见妈在超市的特价区转来转去,最后买了几包快要过期的饼干。“便宜,还能吃。”她笑着说。
可我知道,妈给大姐的五千块钱里,一定会装着新买的零食,崭新的衣服,还有她的期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妈住在城郊的老小区,房间只有二十多平米。每次去看她,都能闻到屋里飘着咸菜和萝卜干的味道。她总说这些可以当菜吃,省钱。
直到那个下着雨的下午,我接到医院的电话。妈在街上突然晕倒了,是路过的好心人把她送到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的那天,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肝癌晚期,已经扩散。医生说,最多还有三个月。
“别告诉你大姐。”躺在病床上的妈握着我的手说,“这个月的钱我还没给她送去。”
我看着妈消瘦的脸,泪如雨下。床头柜里,我发现了一个旧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五千块钱,是新换的钞票。
那天晚上,我还是给大姐打了电话。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压抑的哭声。
第二天一早,大姐就赶来了。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她看见妈正努力地想要坐起来。“姐,你怎么来了?我没事,就是有点累。”妈虚弱地笑着。
大姐扑通一声跪在病床前,泪水打湿了床单。她颤抖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存折:“妈,这是这些年你给我的钱,我一分都没动,全都存着。我知道你不容易…”
原来,大姐早就工作稳定了,但她一直没告诉妈。她说,她知道妈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所以宁愿让妈觉得自己还需要帮助。
妈静静地看着大姐,眼里全是心疼:“傻孩子…”
在医院的最后一个月,我们从邻居口中听说了太多故事。原来妈这些年一直在做保洁工作,经常凌晨四点就出门。她从来不穿新衣服,却总给大姐买最好的。
妈走的那天,阳光很好。她拉着大姐的手,轻声说:“能看到你过得好,妈就放心了。”
整理遗物的时候,我们在床头发现了一个布包,里面是一沓沓积攒的饭票,还有一本发黄的日记本。翻开日记,一行行瘦小的字迹映入眼帘:
“今天腰疼,但想到能帮到囡囡,什么都值得。” “最近物价涨了,得多接几份工作。” “看到囡囡笑了,这个月的苦就都值得了。”
(未完待续) 后来收拾妈的住处时,在她租住的老房子里,我和大姐发现了很多秘密。墙角堆着的饮料瓶,床底下码得整整齐齐的废纸,还有阳台上晾着的已经洗得发白的工作服。
角落里有个纸箱,装满了大姐寄来的信和照片。每一封信都保存得很好,信纸的折痕都被妈小心翼翼地展平,泛黄的照片边角都用透明胶带加固过。
邻居王婶告诉我们,妈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先去附近的小区做保洁,然后去菜市场帮商贩搬运蔬菜,晚上还要去饭店刷碗。王婶劝她别太累,她总说:“我身体好着呢,多干点活没事。”
“你们知道吗,你妈这些年从来没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王婶擦着眼泪说,“夏天的衣服都是在地摊上买的两三块钱一件的,冬天的棉袄穿了十多年都舍不得换。”
在妈住的小区门口有个面馆,老板娘也来送行。她说妈经常来吃面,每次都是要最便宜的阳春面,还要少放油少放调料。“可是每次问起你姐的情况,她都笑得那么开心,说你姐现在过得很好。”
大姐听到这些,哭得说不出话来。她翻出一个旧信封,里面是这些年妈妈给她的汇款单,整整八年,从未间断。每个月的五号,雷打不动。
我找到了妈的工资卡,余额只有287元。卡里的流水记录显示,每个月工资一到账,第一笔支出永远是给大姐的五千块钱。
在医院的时候,我们从没见妈抱怨过疼痛。护士说,她晚上经常疼得睡不着,但只要听说大姐要来,立刻就会打起精神,脸上挂着笑容。
“你们的妈妈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主治医生感叹道,“癌症晚期的疼痛非常难熬,但她从来不喊疼,说怕你们担心。”
大姐在妈的遗物里发现了一个红色的小本子。翻开一看,是每月的收支记录:
“早餐:馒头2个,2元” “午餐:阳春面,5元” “晚餐:咸菜,自己腌的,不用钱” “房租:600元” “水电费:98元” “给囡囡的生活费:5000元” ……
密密麻麻的数字后面,是妈细心的记录:“今天给囡囡打了五千块钱,希望她能吃好点。”,“听说囡囡最近工作很辛苦,多攒点钱给她。”,“做了两份夜班,多赚了三百块,可以给囡囡多买些东西。”
在妈去世后的第七天,大姐收到了一个快递。是妈生前寄出的,里面是一条崭新的连衣裙,还有一张字条:“囡囡,妈妈想看你穿新衣服的样子。”
那天,大姐穿上这条裙子,跪在妈的遗像前痛哭:“妈,对不起,这些年让你太辛苦了。”
整理完所有遗物,我们在妈的枕头底下发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张张省下来的饭票,还有一些发黄的零钱。旁边压着一张纸条:“留着给囡囡买点好吃的。”
大姐颤抖着手拿起那些饭票,泪水模糊了双眼。原来,妈这些年省吃俭用,不是因为节俭,而是想给女儿更好的生活。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有一种情叫做心甘情愿,不计得失。妈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母爱,用她的方式告诉我们:爱,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最好的都给你。
在那个下着小雨的秋天,一个普通的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用生命诠释的母爱,将永远温暖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