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全家人失望爷爷卖掉传家宝供我复读十年后我在拍卖行哭了

一颗柠檬绿吧 2025-02-02 10:14:45

人们常说,高考改变命运,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个改变,一个家庭可以付出多少。现在我想讲一个关于高考、传家宝和亲情的故事。

我是张建国,今年32岁,在北京一家拍卖行做古董鉴定师。说起我能有今天这份工作,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2013年夏天,我们县城笼罩在一片燥热中。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站在县一中的公告栏前,盯着我的分数发呆:530分。这个分数,连二本线都够呛。

在我们河北这个小县城,考上大学就是农村娃最好的出路。我爸是个木匠,妈妈在菜市场卖菜,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不过他年轻时爱好收藏古董。

我清楚记得那天回家的场景。小院里,爸妈坐在板凳上,连头都不敢抬。爷爷倒是一脸平静,坐在他那张老藤椅上,手里摆弄着一个青玉如意。那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听说是太爷爷传下来的。

“530分,差了50分。”我低着头说。

院子里静得连蚊子叫声都听得见。夏蝉不知疲倦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我们家的落魄。

“明年再考一次。”爷爷突然开口,“咱家就这一个念书的苗子。”

“爸,复读要不少钱。”我爸为难地说。

“我有办法。”爷爷站起来,把那支玉如意举到太阳底下看了看。

那天晚上,我听见爷爷和奶奶在隔壁房间嘀咕。“老头子,那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啊!”奶奶的声音带着哭腔。

“传家宝有什么用?能让娃儿上大学,那才叫传家。”爷爷的声音低沉却坚定。

第二天一大早,爷爷就出门了。等他回来时,手里提着一个旧布包。他把布包往桌上一放,里面哗啦啦掉出一沓钱来。

“三万六。”爷爷说,“够你复读一年了。”

我傻了,我爸也傻了。三万六,那可是我爸一年的工资啊。爷爷从哪儿弄来这么多钱?

直到看见爷爷手上少了那支玉如意,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当年太爷爷留下这支玉如意时说过,等家里出了大学生,就拿出来给他长脸。可现在,它却成了我复读的学费。

我不想复读了,觉得亏欠太大。可爷爷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念,比啥都值钱。”

就这样,我开始了复读生活。县一中复读班在最偏僻的教学楼,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总觉得肩上扛着全家的期望。

每个周末,爷爷都会来看我。他提着自己腌的咸菜,在校门口等我。有时候我偷偷观察他,发现他的头发白得更快了,背也驼了。

复读班里有个叫刘浩的同学,家境很好。他听说我爷爷卖了传家宝供我读书,笑着说:“你爷爷真傻,那种老古董能值几个钱。”

我没说话,心里却疼得要命。

[未完待续,请继续] 复读的日子不好过。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能休息。班上六十多号人,都憋着一股劲要改变命运。我的座位在教室最后一排靠窗,每到傍晚,夕阳西下时,总能看见爷爷佝偻的身影在校门口晃悠。

那年冬天特别冷。十二月的一天早上,我正在教室做题,班主任突然进来叫我。“你爷爷住院了,脑梗。”

我扔下笔就往医院跑。病房里,爷爷躺在床上,半边身子动不了,说话也不利索。看见我来了,他急得直摆手,用仅能活动的右手比划着要我回去。

奶奶拉着我在走廊里说:“你爷爷这两个月一直在砖窑厂打零工,想给你攒点生活费。”

我哭得喘不上气。原来爷爷卖了传家宝还不够,还要去砖窑厂干活。那可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啊。

“不读了,我要回家照顾爷爷。”我对奶奶说。

“你敢!”病床上的爷爷突然吼了一声,把我们都吓了一跳。他断断续续地说:“考不上大学,就对不起那支玉如意。”

那天晚上,我在医院陪床。爷爷睡着后,我听见他在说梦话:“当铺老板说三万六,值,值。”

我这才知道,那支玉如意可能不只值三万六。爷爷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可第二天问他,他又装糊涂了。

寒假里,我白天去医院照顾爷爷,晚上回学校自习。爷爷的情况慢慢好转,能开口说话了。他最常说的就是:“好好念书,书念好了,啥都有了。”

2014年的高考前一天,爷爷坚持要来学校看我。他拄着拐杖,走得很慢。在校门口,他给了我一个布包,说是太爷爷传下来的护身符。

我打开布包,是一块普通的青田石,上面刻着”福”字。爷爷说:“玉如意是外面的福,这才是真福气。”

高考那两天,我很冷静。也许是经历了这么多,反而不那么害怕了。考完最后一科,我知道自己发挥得不错。

果然,成绩出来那天,我考了680分。这个分数在我们县城是个神话,足够上北京大学了。

全家人都哭了,爷爷哭得最厉害。他扶着墙,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值了,值了。”

那个暑假,我总觉得爷爷有心事。有时候看着我发呆,欲言又止。直到我去北京上学,他也没说出来。

我学的是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大学期间,我慢慢懂得了古玩的行情。有一次跟爷爷视频,我旁敲侧击地问那支玉如意的事。爷爷只是笑,说:“好好学习,以后你就知道了。”

毕业后,我留在北京,在一家拍卖行工作。去年冬天,我在整理一批拍品时,突然看见了那支玉如意。

那一刻,我的手都在抖。标签上写着:“乾隆年间御赐如意,起拍价388万。”

我急忙查询这件拍品的来源。原来,当年那个当铺老板转手就卖了200万。爷爷,他是知道的啊。他知道这是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却只换了三万六。

我哭着给家里打电话,可爷爷已经听不见了。他去年走的时候,最后跟我说的一句话是:“好好念书,比啥都值钱。”

现在,那支玉如意就在我们拍卖行的贵宾室里。每次经过,我都会驻足看上一会儿。它依然那么漂亮,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有客人问我这件拍品的来历,我就说:“这是一个爷爷用来换孙子前程的传家宝。”

0 阅读:7
一颗柠檬绿吧

一颗柠檬绿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