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就有消息放出美国要于1月份再次登月了,不过,此次他们可不是孤身前往,还拉上了日本作为“合作伙伴”,但鉴于2024年登月的坎坷过往,这次真能顺利完成吗?
美国再度登月提上日程
就在去年,美国接二连三迎来了月球着陆器与登月事故,而此次的登月,美国宇航局则改辙易途选择了私企,随后公布了“蓝色幽灵”的项目,在与日本的着陆器汇合后,就于本月15日被送往太空。
而美方为了不辜负前期的精心准备,便自带了多个有效载荷的科学设备,像是月球反射器、立体相机、真空吸尘器等等,由此可见,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特别是对月球表面的研究,美方更是异常关注,寄希望于通过搜集月球表面尘埃的样本,来推进对月球的认知。
随后“蓝色幽灵”号也会漫游到月球危海盆地中的“月海”,虽然听起来像海域,但其中并不包含水的存在,总面积约有17.6万平方公里,表面较为平滑,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危险,更像是月球上的“桃花源”。
其实,对于月海的探索也极其重要,使得相关研究人员在探寻月球久远的历史时,能够有更加充明确的方向。
日美几度“合作”登月?
事实上,美日合作也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要知道美国在航天技术方面有十分显著的优势,而日本的研究开发机构则更加擅长机械制造,而两国通力合作就能够发挥各自专长,共同推进探月技术的进步。
据两国达成的约定,日本宇航员将得到美方提供的2次机会,作为“回报”日本则担负部分研究“花销”用因此计划,此外,美国也已在去年年底向日本派去了约十人左右,当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双方在太空领域的合作能够毫无阻碍的完成。
令人好奇的是,我国的登月探索又进行到了哪一步?
中国探月:逐步“领跑”世界
对于月球的探测,一直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从上个五十年代末到这个世纪初期,人类共发射月球探测器上百个成功率连一半都不到,而我国对深空的探索也始于月球。
自21世纪初月球探测工程立项,没过几年“嫦娥一号”就完成了环绕月球航行,而“嫦娥二号”也紧随其后圆满完成发射,使得我国拥有了首颗人造太阳系小行星,截至目前,“嫦娥二号”仍在太空工作,具体什么时间能“回家”,现在仍未可知。
再到2014年6月,我国目前最高科技水平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也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地球,正是这来自月球背面的样品,为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
纵观我国的探月历程,就能够发现中国在探月领域的实力,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增强,同样也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