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下旬的一个清晨,两辆汽车,一大一小,驶出南宁市区,缓缓行驶在通往桂西北的山路上。韦国清坐在小吉普车的前排,眼前是连绵的山峰,清澈的河流。崎岖的山路上,不时遇到行人牵着比木凳稍高的小马,村头的池塘旁,或站或卧着几头庞大的水牛。
刚从北方雪地走来的警卫员看到这一幕,错愕地低声问道:“这是到了越南吗?”曾去过越南的老警卫笑着答道:“什么?越南还远得很呢!”唯有韦国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无比的亲切感。在9个月后,韦国清被授予上将军衔。这授衔的背后却与我们的邻居越南有着一段尘封的故事。
一:西南硝烟
早在1954年8月,当人民代表酝酿选举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时,韦国清的名字便已出现在候选名单中。大会主席团介绍说,他是从广西东兰县走出来的一位战将,战功显赫,目前担任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在此次会议上,根据中央的推荐和大会主席团的提名,经过人民代表的充分讨论,韦国清被一致选为省长。
然而,韦国清并没有出席这次会议。在随后的整整一年多时间里,他也始终未在广西露面。这位省长为何迟迟未到任?广西的干部和群众不免心生疑惑。人们哪里会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韦国清便肩负起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重托,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抗法援越。
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越南从此以后就彻底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本土被德国占领,越南被日本占领。日本战败后,胡志明1945年9月2日在河内宣告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是法国人并不甘心,又卷土重来,使越南的处境十分危险。
1950年初,毛泽东和周恩来前去苏联访问的时候,越南主席胡志明也去了。在苏联,斯大林和胡志明与毛泽东,周恩来共同讨论了越南问题,胡志明提出希望中国能给与越南援助,打败法国侵略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9563066a71b1459c828de115246212.png)
胡志明和一些越南干部自中国第一次大革命以来,积极参与中国革命,有的为此献身。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支持。面对胡志明的请求,尽管当时国内困难重重,中央仍决定向越南提供军事装备和物资,并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南进行作战和建设。
1950年4月,刚出院的韦国清就接到中央命令:前往越南,援越抗法。韦国清不顾身体的虚弱立即做出承诺,坚决完成中央任务。临行前毛泽东同韦国清握手,而后对大家说:“现在,越南人民需要我们帮助,韦国清同志愿意去,这就好。共产党人,舒服的环境可以去,艰苦的地方也可以去。韦国清同志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这一点,你们要学习韦国清同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a59fbeb93b93f472de701be5e381ab.png)
二:抗法援越
8月11日,韦国清抵达越南后,立即受到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的热烈欢迎,并迅速与胡志明、陈赓、罗贵波会面。陈赓是位传奇将军,曾在长征中担任红军干部团团长,韦国清则是其部下,任特科营营长。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陈赓与韦国清带领工兵连,成功架起浮桥,帮助红军渡过乌江,为夺取遵义创造了条件。
此次在越南重逢,两人十分高兴,陈赓打趣道:“老弟,我们两人真是有缘,今天又在这里重逢了!”韦国清则笑答:“国外会面,实在是奇遇,你捷足先登,我晚到一步。这次边界战斗,但听你首长吩咐我一定服从命令听指挥。”两人关系深厚,言谈间充满了默契和幽默。边界战役胜利后,陈赓奉命回国,而韦国清开始独当大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088845f05deb0da32ec21b86fa8945.png)
韦国清在越南的工作非常有条理,特别重视处理与越南高级干部,尤其是胡志明和武元甲的关系。在胡志明的全力支持下,取得了边界战役的成功,韦国清展现了卓越的才智与权威。同时,韦国清也尊重武元甲的智慧,即使面对不同意见,他也耐心说服,并最终取得武元甲的采纳。
1954年3月13日-5月7日的奠边府战役,是抗法援越战争中的决定性胜利,而韦国清则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奠边府战役的初期,越军与法军的战斗十分胶着,越军伤亡十分巨大,当时越军的司令武元甲将军面对巨大的伤亡数字顾虑重重,仗打的畏手畏脚。
在奠边府战役最关键的时刻,韦国清坚持要打下去,他也请示了中央,中央也赞成打下去。在韦国清的坚持下,让武元甲下定了决心,这才有了奠边府战役越军的大获全胜。武元甲说:“中国顾问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之间团结也很好。
越南军队的干部不仅对韦国清同志很佩服,而且很有感情。”甚至多年以后的1991 年,武元甲到北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此时,韦国清已辞世两年。韦国清的夫人许其倩与武元甲会见时,武元甲深深地怀念着韦国清。他对许说:“现在我的办公室还放着你们那年来时送的花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b4220dec3992a6763c204a55ea087b.png)
在越南的工作中,韦国清和胡志明等越南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感情最深、最亲密、最关心他的当属胡志明主席。胡志明比韦国清大23岁。1950年8月,韦国清抵达越南后,两人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韦国清解说在越南的工作之后,胡志明仍然念叨着韦国清。在1960年12月,胡志明还通过何伟大使,邀请韦国清全家到河内过春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e88b9da4624a5f680a3d8ef33f7f43.png)
通过抗法援越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信息:第一,韦国清能力过硬,军事素养强大;第二,韦国清处理对越关系有方,得到越南方面的交口称赞。这两个信息对于后面韦国清授予上将军衔有很重要的影响。
三:授衔上将
1955年,在国内外基本和平之后,中央决定对军队开展授衔,这次授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军衔授予,标志着新中国军队正规化的重要一步。在开国的过程中,人民军队一共诞生了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而韦国清就是这57名开国上将其中之一。
当1955年我国决定进行授衔的时候,胡志明得知了这个消息,强烈建议我国授予韦国清上将军衔,最后韦国清也确实被授予上将军衔。难道胡志明有这么大的能耐,甚至能干预我国内政吗?其实不然,说到底胡志明也只不过是“慷他人之慨”罢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350b69251de5bb510e26c9e52dde2e.png)
我们知道,授衔不是随随便便授的,需要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军官的革命功绩、战斗表现和职务等。元帅和大将是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卓越功勋的重要军事领导者,甚至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他们在军中拥有深厚的资历和崇高的威望。
与元帅和大将相比,上将的评定标准相对宽松一些。根据中央军委颁布的《军衔指示》,军衔的评定需综合考察德行、才能和资历,并结合干部所担任的军队职务级别和编制军衔,最终确定适当的军衔等级。一般的说,解放战争中正兵团级别的将领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cdeaa8834c04ef9983811bbd94964d.png)
韦国清是广西东兰人,参加过百色起义。在土地革命期间,他担任中央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在抗战期间,他担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皖南事变后,他调任新四军第3师第9旅旅长,随后升任新四军第4师副师长。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委员。从资历上来说,韦国清毫无疑问满足了被授予上将的资格。
什么说胡志明是“慷他人之慨”呢?而韦国清被授予上将又会对其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刚才说过,要被授予上将必须要有正兵团级的资历才可以,不是什么人都能轻易被授予上将军衔,倘若胡志明随便的举荐一个师长做上将,能成功吗?显然不会。
说到底,胡志明不过是做了个顺手人气罢了。我们前面说了韦国清参加抗法援越体现两个信息:第一,韦国清能力过硬;第二,韦国清处理对越关系有方。韦国清之所以能被评为上将,根本上是他自身实力够硬。而与越南良好的关系,又让他在授衔的时候,收到越南方面更多的关注而已,这才有了胡志明的“慷他人之慨”。
那么韦国清被授予上将对他人会有什么影响吗?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韦国清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所属第三野战军(华野),华野的九个纵队司令员:一纵叶飞、二纵韦国清、三纵何以详、四纵陶勇、六纵王必成、七纵成钧、八纵王建安、九纵许世友、十纵宋时轮。九大司令出了五名上将,其中何以详、陶勇、王必成、成钧却未被授予上将。我们之前说过,授衔考虑的因素很多,三野一共10位上将,看起来很少,但是当时上将一共也就57名。中央授衔肯定要考虑多个方面,有些人资历够了,但是从综合方面考虑,就非常遗憾的落选上将了。
参考:
《韦国清传》 (朱宝庆)
《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纪录》:(宋国涛编著)
《韦国清上将 主政广西二十年》 (何绍榜)
很痛 所以哭
不喜欢这个人
我心仍旧 回复 01-03 22:41
他惹你了吗
用户13xxx05
胡志明是个老狐狸
用户55xxx46
胡编乱造也要有下限💩,韦国清48年就是兵团司令员了,评个上将还得靠人求情
Sam 回复 01-03 23:41
兵团级一般都中将保底。上将不一定。韦在朝鲜的战绩也不咋地。没有人提估计也就中将了。
用户39xxx58 回复 01-19 22:35
你没有认真读文章吧?
雨过温存
华野栗大将当副司令员和代司令员的时候下属有他
四大令
援越战争最好是打的不输不赢,和朝鲜一样形成南北分治,如今这个局面显然不符合我国利益。
我想起个违规昵称
谁说的上将必须正兵团?有二十多个副兵团级上将,外带一个准兵团级的独臂上将贺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