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却自作聪明全都没用

历史K先生 2024-12-25 11:00:48

朱元璋的大明王建立后一路顺风顺水,但是在朱元璋晚年却出现了严重的继承人问题。

本应成为名正言顺接班人的嫡长子朱标因病去世了,谁来接管大明王朝就成了难题。

本以为朱元璋会在自己儿子中选一个,但没想到他将皇位交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

朱元璋难道没有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吗?还是说他早已有了准备?

废子立孙酿大乱

人家的晚年儿孙绕膝,颐养天年;朱元璋的晚年惊心动魄,还要为子孙操劳。

尽管他的鬓发已经全都白了,但是他还有需要要做的事。

而现在这种状况,都是由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造成的。不是因为朱标做过什么,是因为他早早去世了,结果没人当皇帝了。

朱元璋经历了这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就面临着一个更加难办的情况:如今他的嫡长子已死,他该选择谁来当继承人呢?

当然他不只有朱标这一个儿子,他的儿子也很多,而且大部分都被封了藩王。

但是朱元璋的心里却还有一些私情,他想让嫡长子一脉的人来继承这个皇位,也就是朱标的儿子们。

不久之后,朱元璋做出了决定,他选择的继承人是朱标如今的长子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此事一出,立刻就在群臣和诸位皇子之间炸开了锅。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就是大逆不道之事,而废子立弟才是被人们称赞的美德。

朱元璋这次都不是废长立幼了,他直接废子立孙,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谁都不知道,或许还会动摇大明的根基,但是没人敢劝阻。

朱元璋其实也预料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朱元璋拼命教给朱允炆一些治国的方法。

但是朱允炆虽然不是笨蛋,但是他也不是天才,他无法在短时间内就达到极高的水平。

因此,朱元璋在临死之前,给朱允炆留下了防止他的叔叔们造反的方法。

朱元璋告诉自己的大孙子,如果他的叔叔们将来不服他,第一步不要太过急躁,你要先安抚他们,用亲情感化他。

你就跟他说:“咱们都是老朱家的人,这皇帝给谁当不是一样的?要不你在北京宫殿里住两天?”

如果他们还不服气,那第二步就可以强势一点,警告他一下,让他明白造反的后果是什么。

这种情况可以从他的家人入手,你就直接告诉他:“最好别做什么不合礼法,有悖道德的事,这样不仅让你自己有危险,也会让你的九族都有危险。”

当然他们应该不会被这些警告吓住,这也只是缓兵之计,而最好的结果就是他们被吓得不敢动弹。

但是世上哪有那么多好事?若是朱标登上皇位,肯定能够镇压一众藩王,他也不会这么焦虑了,也不用安排这么多了。

若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造反的想法,接下来就是第三步了,也就是皇帝亲自出手,废掉藩王手中的权力。

皇权高于一切权力,作为皇帝,可以随时拿回来,他们不服也只能憋着。

若是都做完了,藩王们还不老实,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只能出兵剿灭了。

但朱元璋也强调,这是最后迫不得已才能进行的举动,千万不能一上来就使用,要先使用怀柔政策,没办法再出兵。

他还叮嘱朱允炆多看些兵书,研究兵法,要能够辨别是非曲直。

朱元璋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对朱允炆不放心,但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朱允炆听进去没有。时间不等人,朱元璋一口气没上来撒手人寰,当年雄姿英发的明太祖驾鹤西去。

根据朱元璋的命令,建文帝朱允炆继承大统。

而在各方封地的藩王们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全都来到北京祭拜父亲,一时间,天下守丧。

有路不走非要飞

朱允炆继位之后,一开始还好好的,但是那些大臣们却一直在朱允炆的耳边危言耸听,说那些藩王太过强大了,他们随时都会打进京城来把皇帝拉下皇位。

朱允炆被这些大臣们添油加醋的真话给吓住了。

事实上,各地的藩王们由于治理得当,他们的封地确实是在一直变强。

但是说他们变强之后就要起兵谋反,这件事可就是妄加揣测了。

住在宫殿里的朱允炆可不知道这些,在那些大臣们的怂恿下,朱允炆开始了针对自己的藩王叔叔们进行“削藩”。说是削弱实力,但是把人家不是杀了就是流放了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教给朱允炆的四个方法:安抚、警告、夺权、出兵。

他是一条也没用上。上来就如此暴力削藩,让各地的藩王们全都感觉到了危险。

为了自保,一些实力强的藩王开始屯兵备战,一些实力弱的已经依附于实力强的,或者联合起来了。

本来在朱元璋的计划里,他有两个比较厉害的儿子,那就是朱棣和朱权。

他们二人都十分擅长带兵打仗,但是谁也不服谁。因此他们就形成了一种互相牵制的作用,谁也不想先开战,否则就会让另一方得利。三角形果然是最稳定的形状。

但是如今朱允炆的削藩操作却相当于同时对所有的藩王宣战了。

如果实力强也可以,但是朱允炆刚刚继位,一点实力没有,他为何敢这么做?

朱允炆削了一波藩时,朱棣为了祭拜朱元璋而回到了北京城,居住在自己京城的家里。

朱棣得知朱允炆削藩的消息后,为了保命,就在家里装起了疯。

朱允炆见自己的四叔已经疯了,便认为他已经没有了威胁,于是就把他放了回去。但是朱棣回去之后便开始厉兵秣马,准备把朱允炆赶下皇位。

其实他最初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皇位,而是为了自保罢了。

而且此时不只是他在准备着兵力,所有的藩王都在人人自危。

于是,朱元璋最害怕的但他认为最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发生了。

燕王朱棣与宁王朱权联合了起来,他们两个联合起来便是对朱允炆来说最不妙的情况了。

那么朱棣一开始没有反攻,为什么最后又出兵发动了靖难之役呢?那自然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出兵理由。

朱棣作为除了朱标以外的最佳皇子,他也不是没有野心的人。

他的心里一直也有个当皇帝的梦想,只不过朱元璋和朱标这两座大山压着,他只能将这个想法埋在心里。

如今这两座大山全都没了,朱棣说没有篡位的心那肯定是假的。

再加上朱允炆如此对待这些藩王,正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朱棣的起兵也就是非常合理的。在朱棣起兵之前,他还有一件事需要确认,那就是朱权的态度。

朱权的势力不容小觑,倘若他还是站在朱允炆那边,那朱棣起兵这件事无异于自投罗网。于是,朱棣派人去了朱权的封地,想试探一下朱权。

但是朱棣也不会傻到直接跑到朱权的地盘上问他一句:“你造反吗?”他采用了另一种机智的方法。

朱棣的使者来到朱权的地盘后,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向朱权借兵。

而且借的不是普通的兵,而是朱权最为精锐的颜朵三卫,这样便能看出朱权的态度是何态度。借兵就是要告诉朱权,我要谋反了。

如果朱权对使者不利,那么说明朱权还不愿意造反,这件事就得往后推迟。

如果朱权借兵,那么就说明可以造反,朱权也是看朱允炆不顺眼的人。

只要把朱权的颜朵三卫借来,那么朱棣军队的实力将会飙升,击败朱允炆的机会也是大大增加。

朱权这边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

当时的他身为最强的藩王之一,估计很快便会迎来朱允炆的清算。

他想反抗,但不想背上一个叛乱谋逆的罪名。然而,不反抗的话,十有八九就是要死的。

当时朱权得知朱棣是来借兵的时候,他心里突然有了主意。在横竖都是死的情况下,他决定让朱棣赌一把。

如果朱棣获得了胜利,那么他当上皇帝之后,一定会念着自己借兵的恩情,也许会提防自己,但是肯定不会把他杀了。

如果朱棣输了,那么他肯定会因为是叛乱的同党而被抓起来。出兵死,不出兵也死,那还不如赌上一把。

当朱棣接收了朱权的颜朵三卫之后,马上就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战争。

随后很多地方的官员都响应朱棣的叛乱。

这场战争一开始,朱棣的战斗并不顺利,毕竟他拥有的地方很小,而朱允炆则是背靠整个大明江山。

但是这场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朱棣最终还是攻入了京城。建文帝朱允炆烧了自己的宫殿之后不知所终,据说没有死在火里,但是他也没有再出现过。

可惜的是朱元璋费尽心思为自己的孙子想好了计策,却还是没能阻止这场战争的爆发。或许他也没有想到,朱允炆竟听信谗言,与天下为敌吧!

0 阅读:44
历史K先生

历史K先生

揭开历史迷雾,用心讲解历史,一样的事件不一样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