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傍晚,那暮色就像一块染满鲜血的破布,沉甸甸地铺在辽阔的草地上。一个瘦弱的小身影,孤独地站在那里,似乎被这广阔的荒野吞噬。罗玉琪,13岁,是红四方面军里的一名普通宣传员,他的眼神里满是困惑和绝望。刚才,他只是去了一下厕所,因为腿上的老伤走得慢些,回来时却发现队伍不见了,眼前只有无尽的草地和寂静的沼泽。恐惧像条冰冷的蛇,紧紧地箍住了他的心,他知道,自己走丢了。
草地,那地方红军战士们管它叫“死亡陷阱”,现在正用最可怕的样子映入一个小红军的眼帘。出发前连长那严肃的话——“同志们,草地很危险,得紧紧跟着队伍,别一个人走丢了”——现在在罗玉琪耳朵里就像是个不停响的警钟。心里满是懊悔,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他只能硬着头皮,一边忍受着害怕,一边忍痛拖着那条伤腿,一步步朝着队伍的方向走去。
可是这草地可真难走,他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危险。走一步就像踩在刀刃上似的,两条腿都肿得像大萝卜,脚指头泡在泥里都黑了,而且脚上的伤也开始发炎了。剧痛让他眼泪直流,身上仅剩一个又硬又干的小馒头。饥饿和累劲就像两头发狂的野兽,不停地吞噬着他的意志力。吃掉最后一个馒头后,他腿脚发软,重重地栽倒在地,意识开始朦胧。他原以为自己要在这荒野里永远消失,没想到运气来了,一个同样迷路的战友摇摇晃晃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有人也被伤了,走得慢吞吞的,但还是吃力地把他扶了起来。俩人一边走一边搀扶着,在广袤的草地上跋涉,像两片在风中摇曳的叶子,相互支撑着。后来,他们又碰到了几个同样迷路的战友,这让他们心中又燃起了一线希望之光。希望之光亮了,一个大高个儿站那儿,感觉更旺了。他就是28团三连的副连长李玉胜,三十多岁,那皮肤晒得挺黑的,是个结实人。他本来在找那个走丢的通信兵,没想到碰到了这些迷路的战友。数了数人,李副连长知道一共是56人。他马上决定,自己跟四个老兵成立了个临时党支部,还让那些伤得不重的战士去照顾那些重伤的战友。他还派人去找吃的和烧火的材料,想带着大家摆脱这个困境。
运气不错,李副连长抓到一只山羊。这烤好的羊肉,先给那些受伤的战士和小罗玉琪。尽管大家饿得要命又累得不行,可谁也没去抢,我们都知道要和战友们一块儿吃苦,这种团结精神我们都记在心里。在艰苦的赶路途中,意外总是可能突然发生。有回,一个伤员不小心陷进了泥潭,眼看就要被泥水吞没。关键时候,李副连长二话不说,把自己腰间的绳索系好,和大家一起努力,把战友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粮食变得紧张,那些受伤的战士状况也越来越差。李副连长心里明白,他得做个硬仗。于是他决定把队伍分成两拨:三十来个伤得不太重的战士得继续追上大部队,剩下的二十多个伤得严重的就只能慢慢走,省着点力气。
这事儿虽然让人挺难受的,但实在是在那种状况下能想到的最对头的办法。到了分开的时候,那些轻伤的战友把所有的食物都给了那些伤得严重的兄弟,还把两把枪和一些子弹留给他们,希望他们能挺过去。李副连长对重伤员们说:“大家要是真的走不动了,安全最重要,可以先躲起来,等有机会再找组织接头。”这几句话,透着连长对战友们的深厚情谊,也让人感觉到了他们即将面对的未知的未来。轻伤员们开始赶路,想追上大部队。他们每天晚上只能休息3到4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不停地赶路。渴了就喝点沼泽里不太干净的水,饿了就啃几口野草。
就这样,他们靠着坚韧的意志,连着三天三夜不停地战斗,最终赶上了大部队。一看到那些熟悉的脸庞,每个人激动得都流下了眼泪,那种死里逃生的幸福感和重归队伍的温馨,让他们把之前的疲劳和苦楚都抛到了脑后。罗玉琪也投身到了战斗行列,后来在战斗里表现得特别勇敢,还立了不少功。以前只做文艺宣传的那个小红军,现在可不一样了,成了一位真真正正的战士。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考验后,他变得很快,越来越稳重了。可是,那20多个人受了重伤的情况,一直让人心里没底。他们是不是安全到了地方?能不能跟原来的团队再联络上?这些疑问到现在还是没个准信。
后来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回忆录里,很少能找到他们去向的只言片语。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可能就那样被历史的风沙给埋没了,就像是一首永不消逝的悲歌,静静地讲述着长征路上的艰辛和红军战士的英勇。草地上,那是个让人心惊胆战的“死亡陷阱”,这里留下了红军战士们无数的艰辛和牺牲。可就算是在这样艰苦无比的环境里,红军的小伙子们始终没有丢掉希望。他们互相扶持,相互鼓劲,靠着一股子坚韧的劲头和坚定的信念,硬是克服了那些想都不敢想的困难。面对生死关头,他们那种团结互助、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成了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革命这条路可不容易,总得遇到些坎坎坷坷。为了整个局面,有时候得忍痛做些不容易的决定。这事儿里,好多普通兵哥哥都不声不响地献出了自己,他们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可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后来能打赢。他们的故事,虽然没有写成厚厚的书,可是在我们心里头,那可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为什么这些年轻人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挺过来呢?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念,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还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种精神,不拘年龄,也不关个人,变成了一种大家共同的力量,就像推动着革命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样。罗玉琪的事迹,不过是长征途中众多动人故事中的一小部分。可就是这些点点滴滴,拼凑出了长征的全景,彰显了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们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志。
这种精神会一直鼓舞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停前进。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也更加懂得了现在幸福生活的宝贵。那些为理想和信念拼搏、献身的英雄们,他们的名字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刻在我们共和国的纪念石上,激励着一代代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