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的江苏,何以陷入自证焦虑?

青记爱观察 2025-02-25 06:35:22

被赋予风向标意义的民营企业座谈,亮相的企业及其背后的省市,自然成为讨论热点。

民营经济第一强省浙江,成为会上当之无愧的焦点,共有5家企业亮相。

这其中,杭州独占4席,包括互联网巨头阿里,大热的“六小龙”代表DeepSeek、宇树科技,以及老牌民企传化集团。

广东同样有5家企业亮相,也同样是创新之都深圳独揽4席,为华为、腾讯、比亚迪、研祥科技。

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GDP与广东同处14万亿量级的江苏,却只有恒力集团1家企业参加,与山东一样。

这种落差,与春节前后的中国人工智能异军突起不无关系。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硬科技属性更突出的企业扛起民营经济发展大旗,受到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甚至,江苏省委机关报接连发文追问为何南京没有诞生“六小龙”,也折射出江苏抓科技创新的发展焦虑。

要知道,江苏在2024年其实拿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据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江苏至少拿下了GDP增量、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等“九个全国第一”。

从GDP表现看,江苏更是在一年里追了广东2200多亿,大幅缩小了与广东的差距。

但面对浙江人工智能的全面爆发,江苏的光辉渐渐变得黯淡。

对于区域竞争来说,这种反思是好事,但过多陷入自证陷阱却很容易拿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长处竞争,进而陷入反复焦虑的循环。

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不同,就算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之间,也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每个城市都在前沿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不可能所有省市都去追逐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产业,就算杭州被包装出来的“六小龙”,只能说阶段性地赶上了风口,最终能活下来的可能都是少数。

无锡的物联网、南京的软件研发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苏州的智能驾驶、常州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爆发共振,都是同样重要的中国先进制造业崛起的典型。

正如,在互联网经济全面爆发的过去十余年,一个个互联网财富自由神话吸引着全国顶尖的创业人才纷纷投身互联网行业;与此同时,仍有一部分人坚守汽车制造,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冲向世界第一。

当下的区域竞争,一定是“让长板更长”的竞速赛。

1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江苏产业结构。

2023年,江苏规上工业营收占比TOP5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766.82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3171.62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2721.05亿元),汽车制造业(11718.2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0362.47亿元)。

在经济四强省中,江苏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营收规模落后于广东,位列第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收高于广东,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收高于山东,都位列第1。

从本土大企业层面看,江苏本土大企业多从事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

以入围2024中国民企500强榜单的企业为例,江苏共有89家企业入选,其中排在榜单前25位的恒力集团、盛虹集团、沙钢集团,都属于化工、钢铁行业。

对比之下,广东入围前25位的是华为、腾讯控股、比亚迪、万科、美的集团、顺丰控股;

浙江入围的是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恒逸集团、青山控股、海亮集团。

一个问题是,江苏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已突破2.3万亿,为什么没有诞生一家本土大企业呢?

这很大程度是由长三角高度一体化的特点所决定。

在长三角,上海无疑是科技创新的领头羊,江苏、浙江、安徽发展新兴产业大多都与上海协作,承接上海产业外溢。

产业高度协同下,长三角多数城市优势产业都在某一细分领域、某一中间环节,地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众多,相关大企业偏少。

比如无锡集成电路的繁荣,便离不开与上海的协同。

在制造端,无锡引进华虹半导体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自2018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历经两次基建、两轮扩产,总投资额超过百亿美元。去年底,该项目二期投产,聚焦车规级芯片制造,建设月产能8.3万片的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

在研发端,无锡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光子芯谷创新中心和光子芯片中试线,后者为国内首条覆盖光刻到封装全流程的光子芯片生产线。

目前,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已从最初聚焦于封测环节,发展到建立起“设计、制造、封测”核心三业。2023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2400亿元,核心三业规模超125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再如苏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与早期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的落地密不可分。

受益于为特斯拉等提供零部件配套,苏州持续发力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前沿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向高端化延伸,产业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

根据《2023年度智能汽车软件细分赛道TOP10供应商》,苏州独揽六席,分别为盟识科技、智加科技、Momenta、轻舟智航、挚途科技、润芯微。

其中,Momenta是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总部位于苏州高铁新城,并在德国设有分公司,致力于通过突破性的AI科技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目前,公司业务覆盖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市场,战略投资者包括上汽集团、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丰田和博世等。

2

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江苏正在不断深耕自身优势特色产业。

一是,发挥外资第一大省的优势,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聚焦高质量外资项目引进,优化产业结构。

从利用外资规模看,截至2024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已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占到全国六分之一;世界500强企业中,江苏已引进408家企业合作。

具体看,如SK海力士、通用电气、松下、霍尼韦尔、博世等已在江苏落地了一批高质量制造业外资项目,让江苏在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电子产品等新兴产业领域走在前沿。

比如SK海力士,已深耕无锡20年,在无锡投资额超100亿美元,是江苏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外商投资企业。

再如博世,正在加大布局苏州和南京,且各有侧重。

在苏州,博世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技术。继去年10月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落成投用后,2月18日,博世中国新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将为新基地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数字赋能。

在南京,重点布局储能项目。2024年1月,博世南京储能项目落成,为博世集团中国区第一个储能项目,装机容量为2MW/4MWh,每天可削峰填谷8000度电,并可以快速响应政府和电网的负荷需求,积极配合大电网负荷调控。

二是,围绕优势产业不断延链,做优做强细分产业。

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苏州、南京、无锡正围绕不同方向发力:南京聚焦软件研发、信息服务,无锡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制造,苏州聚焦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

这其中,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已超8000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据悉,针对中小企业众多、缺乏龙头平台的现状,南京以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一谷两园”等园区载体为主阵地,加大产业集聚、壮大头部企业实力,并主攻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和信创软件等细分赛道,推动产业加速起势,诞生了润和软件、诚迈科技等头部企业。

其中,润和软件起步是南京软件外包的“龙头”,后转型为自主开发芯片、硬件、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商,并成为华威鸿蒙系统的发起单位之一,年营收近30亿。

当前,南京正以工业软件为核心引擎,撬动万亿级软件名城建设。

如南京国睿信维孵化打造了20多款自主工业软件产品,为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10余个领域的400余家重点用户提供服务;南瑞信通研发的瑞盾安全操作系统是国内首款通过新国标第四级测评的安全操作系统,填补了电力工控嵌入式领域高等级安全操作系统空白……

随着工业软件蓬勃发展,南京传统产业也在加速转型。

截至2023年底,南京“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73.1,较2021年提升2个点,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1个点、5.2个点。

再如新能源产业,江苏已在光伏、锂电、风电等多个细分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尤其在光伏领域,2023年,江苏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75GW,占全国比重32%。

目前,江苏已聚集了一批光伏头部企业,涵盖从上游材料、组件、电池设备到下游电池生产的全链条。

如组件出货量十强阿特斯、天合光能、无锡尚德,光伏材料龙头协鑫集团,光伏支架龙头中信博、赛伍技术,光伏胶出货量领先的斯威克,光伏电池出货量领先的润阳股份、爱康科技等。

深耕新能源,江苏还诞生了常州这一普通地级市通过新能源“逆天改命”的例子。

自2010年发文在全国率先发展新能源产业以来,常州在国资支持、政策引导、科研平台搭建、创新企业孵化等多方面不遗余力地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诞生了理想这一“新势力”,形成了新能源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储能、材料等全产业链优势,其中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已高达97%。

2024年,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储送用网”规模超8500亿元,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越发响亮。

目前,常州正不断加大新能源外资、研发类项目引进,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去年9月举行的2024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投资常州大会上,总投资397亿元的42个项目签约,包括产业类项目24个、科创类项目10个、基金项目8个;其中还有9个外资项目,总投资11.6亿美元。

1 阅读:744

评论列表

能戈善武

能戈善武

5
2025-02-25 11:19

江苏的高科技,在二十年前算,各种电子厂,机械厂。现在再说这些,只能算制造业了,谈不上高科技。这一点上确实被广东浙江拉的有点远。

逆时针★吻痕

逆时针★吻痕

4
2025-02-25 13:55

最近查腐败很严 看抖音 好多个大大小小的体制内被查

有点抑郁的陌笙

有点抑郁的陌笙

2
2025-02-25 17:06

苏锡常没问题,问题是南京,那么多高校资源不去利用发展高科技,居然又回头捡化工[呲牙笑]

helloqinlei

helloqinlei

2025-02-25 11:47

江苏省会在上海啊

青记爱观察

青记爱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