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名称
铭文字数
铭文简要内容
书法特点
出土地点
收藏机构
丰般鼎(或簋)
约10-20字
"丰般作文祖甲齐公"(祭祀齐太公吕尚)
西周晚期风格,结体自然,笔画散漫
山东高青陈庄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丰组铜器(7件)
每件5-10字
多记载"丰"氏家族与齐国公室联姻或册命
字体方正,部分潦草
山东高青陈庄
山东博物馆
引簋(或尊)
约30字
记载周王册命"引"继承祖职,管理齐师
笔画遒劲,布局疏朗
山东高青陈庄
山东博物馆
二、齐国三量(战国时期量器)青铜器名称
铭文字数
铭文简要内容
书法特点
出土地点
收藏机构
子禾子釜
约90字
规定量器标准,违者"当受大刑"
工整规范,行政文书体
山东胶州灵山卫
中国国家博物馆
陈纯釜
约70字
记载陈纯监督制造标准量器
线条均匀,结构严谨
山东胶州灵山卫
上海博物馆
左关钅和
约30字
规定左关使用的量器容积
字体方正,笔画简练
山东胶州灵山卫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贵族礼器与兵器青铜器名称
铭文字数
铭文简要内容
书法特点
出土地点
收藏机构
公子土斧壶(春秋)
约50字
记录公孙灶(公子土斧)功绩
字体瘦长,竖笔垂曳
山东临淄
山东博物馆
陈逆簋(春秋)
约80字
陈逆祭祀祖先,祈求福佑
结体横扁,点画散逸
山东临淄
天津博物馆
齐侯盂(春秋)
约20字
"齐侯作媵盂"(嫁女陪嫁器)
装饰性篆书,迂曲婉转
不详
中国国家博物馆
齐叔弓镈(春秋)
约150字
记载弓征伐莱国,受周王赏赐
长铭典范,布局茂密
山东海阳
山东省博物馆
四、战国时期特殊器物青铜器名称
铭文字数
铭文简要内容
书法特点
出土地点
收藏机构
错金银牺尊(战国)
无铭文
仅盖内刻"木南"(后刻)
错金银纹饰,无文字
山东临淄商王庄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齐王鼎(战国)
约10字
"齐王容一斗"(容积标记)
刻划草率,实用器风格
山东临淄
山东博物馆

多记载册命、祭祀(如陈庄"齐公"铭文)。
保留西周晚期朴拙风格,结体松散(如丰组铜器)。
春秋中晚期内容记录战争、联姻(如叔弓镈征莱国)。
书法装饰性增强,竖笔拉长(如公子土斧壶)。
战国时期实用器铭文(量器标准、容积标记)。
书法:行政文书体(子禾子釜),或简率刻划(齐王鼎)。
区域特色:齐国金文早期受商文化影响(用"祖甲"庙号),后期形成瘦长婉转的"齐系文字"风格。
如需更详细铭文拓片或考古报告,可查阅《山东金文集成》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