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原本北京城中的一座庙宇,在段祺瑞执政期间,在其位置上兴建了一所监狱,这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功德林监狱”。1956年初,全国各地的两百多名战犯,陆续被集中于此接受改造,其中全部都是国民党内的高层决策人员。
单就监狱本身来说,功德林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尽管监狱中对于作息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的管理中却相对较松,无论白天晚上,房门都不会关上,甚至上厕所的时候都不会有人盯着。
除此以外,战犯们在功德林可以进行各种活动,还举行文艺晚会。除此以外,监狱方面还给他们设立了图书室,战犯们还可以选择购买一些自己喜欢阅读的东西。
曾经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被转入功德林监狱后经常感叹:“这才算是解放了!”
为何功德林对于战犯的管理如此宽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特殊的身份,彻底扭转他们根深蒂固的反动思想,比让他们接受劳动改造更加重要。因此,监狱将战犯们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开展互相帮助批评的方式,让战犯们自觉接受改造。
当时正值新中国全军大授衔刚刚结束,在一次闲聊中,大家就着授衔的话题,说起了自己和共产党的关系。沈醉不无遗憾地说,当初要是跟着恋人一起去延安,自己可能也站在授衔的队伍中,而不是被关在监狱。
“如果当年没出意外,我现在起码也是大将。”一旁的韩浚听到沈醉的话,当即冷哼了一声。结果话音刚落,大家哄堂大笑,见大家都不相信,韩浚涨红了脸急忙补充道:
“当年我可是秋收起义的副总指挥!”
此话一出,众人愕然,韩浚“得意洋洋”地讲述起了自己的革命经历。
韩浚出生在湖北黄冈一户名门望族,尽管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但母亲还是省吃俭用送他去读私塾。几年之后,由于实在拿不出学费,韩浚只好辍学在家,帮着母亲料理家务。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辍学在家的韩浚愈发渴望上学。在母亲的支持下,韩浚考上了附近县城的实验小学。当时正值反清浪潮兴起的时候,学校老师经常宣传革命思想,对之后韩浚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辛亥革命爆发后,韩浚听说武昌正在招兵,就一个人偷偷去了武汉。但由于错过了时间,韩浚只好找别的部队当兵。过了几年之后,韩浚得知大姐夫正在北大读书,便毅然决然去投奔大姐夫。
在报考军医学校未果后,韩浚又报考了铁路管理学校。结果只读了一个学期,学校更名改制,韩浚负担不起学费,只好再度选择了辍学。
1924年,黄埔军校招生,韩浚毅然选择报名,以第71名的成绩被黄埔军校录取。在校期间,韩浚和一些进步人士交往密切,思想上也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和陈赓是同学,二人又同住在一个宿舍,因此韩浚结识了不少的共产党人,还在陈赓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
1926年,韩浚被党组织委派去苏联学习,结果只学习了半年,北伐战争在即,韩浚被急召回国参加北伐。回到上海的时候,北伐部队已经去了湖南,韩浚被安排在江苏一带做地下工作。
北伐军打到武汉之后,韩浚奉命赶往武汉。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韩浚被叶挺点将负责安保工作。由于事前工作细致周密,因此韩浚的安保工作非常圆满。
南昌起义爆发后,韩浚、卢德铭等人成立警卫团,准备去与起义部队会合,结果还没到南昌,就听说起义部队已经南下。夏曦坚决要求韩浚、卢德铭等人去寻找起义部队,韩浚、卢德铭等人不肯,干脆离开了部队。
一番化装之后,韩浚、卢德铭等人回到了武汉。在向湖北省委汇报之后,湖北省委严肃指出夏曦的决定是错误的,并向韩浚、卢德铭传达了发动秋收起义的指示。
经研究,省委要求他们立刻返回部队成立指挥部,卢德铭担任总指挥,韩浚担任副总指挥兼参谋长。
结果就在返回江西途中,韩浚等人遭遇民团,卢德铭冲出了包围圈,韩浚负伤被捕。在被关押了半年之后,韩浚经营救获释,但此时韩浚已经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当韩浚听说蒋介石要逮捕他时,立刻跑到上海组织“同学会”反蒋。一直坚持到1931年,韩浚等同学会主要成员被捕,而蒋介石为了团结内部,决定召回重用一批反对过自己的学生和旧部。
就这样,韩浚放弃了反蒋斗争,跟随了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韩浚先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保卫战。1941年韩浚调任国民党第73军77师,通过大力整顿军纪,让这支被称为“害人害到底”的军队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44年,韩浚率领73军在湘西会战中,与日军激战50天,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抗战胜利之后,韩浚率领73军回到南京负担卫戍任务,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1947年莱芜战役失败,仍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韩浚,坚持不公开表态投诚。因此,韩浚在东北被关押了6年,之后,又转到了功德林。
1958年底,张治中专门来看望韩浚,还转达了中央领导对他的关心,希望他能够好好接受改造,早日出狱,或安排工作,或去台湾都可以。张治中的一番话,让韩浚精神一振,开始自觉接受改造。三年之后,韩浚作为第三批特赦战犯被释放。
1962年,韩浚回到武汉和家人团聚,湖北省政协邀请他出席政协会议,还请他在大会上发言。会议一开始,韩浚就被邀请上台讲话,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之后,韩浚对党和政府表示了感谢,希望有生之年为祖国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韩浚的发言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不少人主动与他握手问好。自此,韩浚走上了人民政协工作的道路,在省委同志的帮助下,韩浚还找到了自己新的伴侣,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省政协工作期间,韩浚不顾家距离单位较远,每天坚持上班,而且早上7点必定出现在办公室。除了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以外,韩浚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成文字,给不少外调来访人员写过历史证明。
1978年,中央组织了一部分原国民党将领和黄埔学员到武汉参观考察,韩浚闻讯很是激动,因为这其中很多都是他的老同学,但自从回到武汉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会见当天,韩浚刚一下车,杜聿明、黄维等曾经黄埔的学员就跑了过来,和韩浚握手问候,亲热地称呼他为“老大哥”。当年在黄埔,要数韩浚和胡宗南的年纪最大,因此被大家尊称为“老大哥”。
中央组织的这一次活动,在武汉整整待了三天,韩浚就陪着这些老同学四处参观。临别之际,韩浚还亲自他们送到了火车站,依依不舍与他们挥手告别。
参考文献:
[1]林习珍.韩浚先生九十六载波澜人生(上)[J].湖北文史,2021(02):176-191.
[2]童志清.韩浚:从黄埔一期生到中将军长[J].湖北文史,2014(01):207-211.
[3]邢克鑫编著. 秦城战犯改造纪实.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01.
周士第也只是上将!
革命是艰强,坚持的前进。
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活着成为战俘进入功德林,已经是烧高香了,还妄想什么大将不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