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山竹
出品 | 锌产业
据IDC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出货量达2060.3万台,同比增长11.2%。
经过过去十年的迅猛发展,扫地机器人已经成为年出货量千万台的爆款产品,与此同时,近年来新崛起的洗地机,在经历了第一波爆发式增长后,依然行驶在快车道。
一边是作为智能家电创新品类代表的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势头迅猛,另一边则是相应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以扫地机器人为例,年出货量千万台的扫地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依然不足10%,如今又面临着高端化、全球化的双重产业趋势。
正是在智能家电这样的产业背景下,在AWE 2025上,年初曾在CES 2025崭露头角、定位智能家电高端市场的MOVA再次引起围观。
01 家庭清洁赛道,留给MOVA的发挥空间作为智能家电领域家庭清洁这一赛道的集大成者,在过往这些年里,诸如激光雷达、AI视觉、智能语音,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和不断迭代,扫地机器人开始进入越来越多普通家庭,尤其为一线城市上班族和宝妈一族所广泛接受。
然而,由于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和需求的多样化,在家庭地面清洁这一场景,用户对于扫地机器人的自动化和深度清洁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高端消费市场,用户往往对扫地机器人的深度清洁有着更为极致的追求,如何更高效、更轻松地完成清洁任务,就成了身在这一市场中的诸多企业在用户洞察和技术研发上面临的最大挑战。

MOVA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市场变化,自团队成立伊始,就将目标定位到了更具挑战性的高端市场。
高端市场的定位,也决定了他们需要有更全面的布局,据MOVA官方透露,MOVA产品研发与设计团队占比高达70%,与此同时,在团队诞生时,无论是供应链、销售、营销体系的搭建,还是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团队的布局,均立足全球市场布局。
例如,MOVA在法国设立了全球美学中心,在德国设立了全球创新中心,在上海设立了全球用户体验中心,而在MOVA仅仅成立三个月时,他们就已经入驻了法国线下零售店。
这样的团队结构和市场布局为MOVA带来的好处是,他们不仅可以利用全球供应链和人才优势进行产品设计和技术测试,还可以在前期市场调研过程中洞察各类用户群体的需求,并在产品上市前提前进入到内测用户家中、在广泛的真实家庭场景中进行上市前的集中测试和调优。
MOVA的团队由此也建立起一整套从用户反馈到产品研发的动态产品测试研发机制。
2024年,外扩“机械臂”已经成为扫地机器人的标配,不过,初代外扩“机械臂”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是,通过“机械臂”外扩出去的拖布由于受机械结构的影响,对地面的下压力往往会有所减小,这直接影响了其原本要解决的边角区域的清洁能力。
MOVA正是在用户调研和产品测试中注意到了这一点,并通过自研的增压方案的加入,MOVA在这一年研发的P60扫地机器人上补上了这一短板,8N增压去渍也成了这款产品的一个特色功能。

今年1月在CES 2025上首次亮相,就被观众围观的MOVA的Space Hub多功能分区换拖布系统,同样是在这样的产品研发机制下设计出的典型创新方案。
据MOVA扫地机器人产品负责人透露,“MOVA每年都会有定期针对用户的深度访谈和入户调研,在进行入户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高端产品的用户一个共同的使用习惯,在扫地机器人进行全屋清扫时,他们会把厨房的门和洗手间的门先关上。”
为什么这些用户不希望扫地机器人进入厨房和洗手间呢?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厨房和卫生间地面会有重油污、异味细菌等污渍,扫地机器人在拖完厨房和卫生间再回到客厅和卧室工作时,会导致客厅和卧室地面被油污、异味细菌等污渍二次污染,这是这类对清洁有着极致追求的用户所不能接受的。

为此,MOVA团队在2024年开始针对这类需求研发Space Hub多功能分区换拖布系统。
这一系统的工作逻辑说起来并不复杂,MOVA扫地机器人研发团队是在扫地机器人基站中内置了三组圆形拖布,扫地机器人在对厨房、卫生间和其它区域进行清洁时,会分别换上特定的拖布进行分区清洁。
这样的系统设计从根源上解决了,扫地机器人在不同空间拖地时共用一组拖布遇到的二次污染问题。
不过,这一看似简单的功能,实现起来却并不简单,它需要引入大量人工智能控制算法。
实际上,人工智能如今已经成了扫地机器人这类自动化清洁工具再进化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
02 用人工智能变革清洁工作流在如今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所有的产品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这自然也包括本就追求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智能家电产品。
在近日的AWE 2025上,MOVA发布的V60 MOBIUS扫地机器人搭载的Space Hub多功能分区换拖布系统也再次在国内引起关注。

在这一系统中,MOVA扫地机器人研发团队通过AI视觉技术的引入来识别出卧室、客厅、厨房、洗手间等不同家庭空间,将不同空间在地图上分区呈现,并将提前预制好的拖布适配方案推送给用户。
考虑到现在AI视觉技术尚且无法实现100%的识别准确率,MOVA扫地机器人研发团队还预留了微调功能,借助这一功能,用户可以手动修改地图上的分区空间和拖布适配方案。
这就实现了厨房、卫生间、客厅和卧室不同空间分区换拖布清洁的功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提升扫地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同时,也会对扫地机器人的清洁能力带来更为直观的提升。
同样被带到今年美国CES 2025和中国AWE 2025两大展会上展出的,还有MOVA在2024年12月对外发布的Z50 Ultra扫地机器人,在这款产品上,MOVA首次为自家扫地机器人搭载了三重AI脏污识别技术。
传统扫地机器人在进行地面清洁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弓字形+边角清洁策略来对地面进行广覆盖清洁,这样的清洁策略的好处是,可以高效完成对整个家庭地面的清洁任务,不足之处自然是精细化程度不够,无法针对重油重污的地面进行针对性清洁。
于是,脏污识别功能开始进入扫地机器人厂商研发团队视野中。
时至今日,扫地机器人针对这一场景设计的脏污识别策略已经从基于基站的污水检测房间级脏污检测和复拖复扫,进一步升级到了基于AI视觉方案的实时地面脏污检测和复拖复扫。
不过,MOVA扫地机器人研发团队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他们在2024年研发了一套三重AI识别脏污技术。
所谓三重AI脏污识别,是指MOVA扫地机器人研发团队通过机身AI摄像头、拖布内置的脏污传感器,以及基站内置的脏污传感器,分别在扫地机器人进行地面清洁和拖布自清洁过程中,对地面脏污程度进行更精准的实时监测。

通过AI摄像头和拖布内置的脏污传感器实时监测地面的清洁程度,并实时动态调整扫地机器人的清洁策略,再结合扫地机器人基站内置的脏污传感器对污水脏污程度的检测,实现对拖布的精细化清洗,从而实现三重AI脏污识别。

在这套工作流中,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重构了扫地机器人清洁工作流。
AI摄像头对地面脏污程度进行实时识别并制定清洁策略,拖布内置的脏污传感器用于补充现有AI视觉在识别能力上的不足,基站内置的脏污传感器则用于确定拖布自清洁的策略,以及整个家庭的空间级清洁策略。

诸如多功能分区换拖布、三重AI脏污识别这类由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创新和变革,也将成为接下来扫地机器人此类智能家电产品提升用户体验,继续向下渗透普及的一个关键因素。
03 给机器再加点“温度”在这个技术极度内卷的时代,什么样的技术,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技术?
像用户一样去到真实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像工程师一样用先进的技术解决问题,这是面向消费市场的智能家电产品必须考虑的产品进化逻辑。
洗地机是智能家电领域另一个超乎想象的产品,根据奥维云网2024年年初给出的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洗地机销量有望达到659万台,同比增长29%。

这时,洗地机在国内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刚刚迈入第五个年头。
由于洗地机是诸如宝妈类用户针对家庭地面深度清洁的手持产品,无法像扫地机器人一样在用户出门后自动工作,噪音问题就成了这类产品长久以来的一个痛点,尤其是在对拖布进行5分钟快速烘干时,持续的工作噪音就更为明显。
MOVA团队在前期市场调研中特别关注到了这一点,并将这一问题带给了研发团队——能否研发一款既能保证滚刷自清洁和烘干效果,又能尽量不带来噪音的洗地机?
在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时,MOVA洗地机研发团队发现,洗地机自烘干过程中的主要噪音来自于三个方面:滚刷旋转产生的噪音,底座发热产生的噪音,以及将热风传递给滚刷的风扇产生的噪音。
这其中,大部分噪音来自于洗地机主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OVA通过对洗地机的气流和风道进行了重新改进,让洗地机在拖布烘干过程中仅需底座内的电机和滚刷上的电机运行,洗地机主电机无需再工作,从而实现了官方口中的“图书馆级AI静音智能烘干”。
洗地机自清洁过程中噪音问题的解决,扫除了一个影响洗地机购买决策的负面因素。
对于那些对清洁有极致追求的高端产品的用户,洗地机要面对的另一个精细化使用场景是诸如客厅的沙发底部、卧室的床底这样低矮空间。
由于本质上依然是手持设备,传统洗地机往往无法深入此类低矮清洁空间,直到2023年支持180°躺倒方案的出现,洗地机的清洁范围才得以覆盖这样的低矮空间。
不过,MOVA进入这一市场后发现,即便是当时支持180°躺倒方案的洗地机,用户依旧需要弯腰、甚至蹲下去清洁那些低矮空间,是否可以做到几乎不弯腰,就能实现低矮空间的清洁?
当时MOVA洗地机研发团队想到的是人形机器人关节,能不能再给洗地机加一个自由度,让用户使用洗地机清洁低矮空间时,尽量让洗地机“弯腰”,避免用户弯腰。
为此,MOVA洗地机研发团队想到了如今MOVA M10 Pro+上应用的Flex-Master折叠手柄方案。

实际上,在折叠屏手机盛行的当下,想到应用折叠方案并不难,难在如何能让用户使用起来足够舒服,让伸缩折叠方案成为洗地机深度清洁的加分项,而非槽点。
于是,MOVA洗地机研发团队当时特别就洗地机的伸缩折叠功能在内部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洗地机的连接杆不能加粗,不影响日常使用状态的轻便体验;
第二,折叠手柄的收放要足够轻松,状态切换没有负担;
第三,折叠手柄的高度要符合中国用户的身高设定。
基于这样的考量,MOVA洗地机研发团队在M10 Pro+上设计了一键释放、一键提拉,并针对中国用户选择了57cm的折叠手柄高度。

这样的产品设计,也成了MOVA在用户体验上追求极致人体工学设计的一个典型案例。
04 12项技术齐发布,MOVA冲击高端市场3月20日,一年一度的AWE 2025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电和消费电子展,今年的展会有超过1200家企业参展,观展人次预计将达到40万人次。
而首次参展的MOVA,在这场智能家电新品林立的大会上一口气发布了Space Hub多功能分区换拖布、100℃沸水AI浸泡洗、图书馆级静音AI烘干、折叠伸缩手柄等12项行业首创技术。

与此同时,除去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吸尘器等清洁电器外,MOVA还在此次展会上对外展示了搭载多维水流智能自清洁技术的全自动咖啡机、配备低速慢榨技术的原汁机、拥有名厨AI烹饪功能的电烤炉,以及拥有AI喂养算法、多猫识别功能的智能喂食器等多款厨电、宠物、个护等新产品。
MOVA的全场景智能生态布局也就此悄悄展开。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大手笔,与MOVA的产品理念,以及过去一年的深入布局不无关系。
在技术内卷、价格内卷的当下市场,定位高端智能家电市场的MOVA将视野放到了全球市场。
MOVA团队发现,在如今的全球市场中,完全依赖性价比打法已经不再是企业中国出海的最优解,他们希望可以通过打造更具辨识度、能够穿越周期的高端产品和品牌,从而获得品牌溢价和自主定价权。
从过去这一年市场表现来看,MOVA在2024年双十一期间在抖音拿下了1.1亿元的GMV,多款扫地机、洗地机、吸尘器产品在京东、天猫、抖音等电商渠道初现锋芒。

从全球市场布局来看,自2024年9月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后,已经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进行了市场布局,西南欧黑五期间,MOVA全渠道GMV突破2400万元。
根据IDC预测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1亿台,同比增长7.8%。全球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智能家电已经成为如今又一个焦点市场。
已经身在这一市场中的MOVA,2025年将会在线上布局的基础上,大力开拓线下渠道,据悉,MOVA预计年内将会在国内线下开出700家门店,在产品上则会从清洁电器继续向全场景、全品类智能家电布局。
全场景生态可以为高端化提供价值支撑,高端定位反过来又保障了生态战略的可持续性,MOVA认为,作为一家定位高端智能家电市场的团队,全场景布局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那么,接下来一年里,年轻的MOVA能否在智能家电市场冲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