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仲禹回忆13:攻打四平我紧随二连上了天桥,脚下踏的是许多黄豆

玫瑰有溢 2024-08-19 21:39:12

攻克四平车站

这两天,彭师长特别高兴,21日到了路西,头一个夜晚就取得了两个胜利,特别1小时完成了道外突破,这是他意想不到的,在路东,7天徘徊于城外那个郁闷劲没有了,在攻打火车站战斗发起之前,他给我打来电话说:

"仲禹,你们团打火车站,不能拖泥带水的,一定要准备好了再下手,这是宋文洪昨天指挥道东突破的经验,要多想办法呀。"

"师长放心,我马上就到二营去。"我放下电话就离开了团指挥所。

打车站,包括三处:一是"天桥";二是票房子;三是调度室;都是硬仗。以票房为例,两头是三层楼,还有地下室,中间是旅客候车室,一色花岗岩砌成,窗户全用砖堵死了,留下射孔,有碉堡的优势,又有地堡的特点,上、中、下三层火力封锁着西大街。地下室是敌人的师指挥部,大约有一个营把守,要打下票房子真是不容易。当我来到二营时,团长伍坤山已来到这里,正和连营干部研究打法。

伍团长的决心是:二营打票房子,突击连是五连;一营打调度室,三连已有打农民银行的经验,仍由三连主突。伍团长问:"政委还有什么意见?"

我说:"要先把天桥打掉,不然敌人会从天桥侧射五连。这里敌人不多,只有一个排,可是不好打,在半空中啊!"

"天桥",是旅客由票房子进到站台的通路,木质结构,高约五六米,长也只有十几米,上面用麻袋临时垛成的两个火力发射点,堵在"天桥"两头。有人说:打"天桥",只好等到晚上"夜摸"了。

伍团长说:"不行,师长命令我们今天打下车站.…"

三连的同志说:"放火烧他个狗日的。"

我说:"木头桥用火烧,也是个办法,看看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机炮连的同志说:"就是两个火力点,又不是地堡,用"八八式"和六 O 炮轰。"

大家都认为可行,决定一营二营两个机炮连四门六○炮每连负责一个火力点,由一营二连去占领"天桥",然后在"天桥"上架起机枪封锁票房三楼敌人的火力,掩护五连爆破票房子,这可真是个最好的方案,"一举两得"。

进攻一开始,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二连开始向"天桥"接近时,"天桥"上的机枪疯狂的向部队扫射。几发六 O 炮弹在"天桥"火力点周围爆炸了,敌人的机枪成了哑巴。二连高喊着"冲啊"涌上了"天桥",准备捉俘虏了。突然冲上去的人左摇右晃的摔倒在"天桥"上。敌人的机枪又响了起来,倒在天桥上的同志死的死,伤的伤。

我一直注视着天桥,突然滑倒的战士不像中弹倒下的。于是命令道:"六 O 炮,继续打!"一时"天桥"两头浓烟密布,二连趁势占领了"天桥"。

我紧随二连上了天桥,脚下踏着的是许多黄豆。我自语道:"哪来这么多黄豆?是敌人用黄豆作工事撒的?"再看火力点,麻袋里装的是土。我觉得这里有问题,可是找不出答案。本来打天桥没算费劲,可是二连因为这些黄豆付出了30人的伤亡。事后才知道,是敌人特意撒的。

抗日初期国民党八十八师在淞沪抗战时,就用过这个"撒豆成兵"办法,叫日本人吃了亏,今天,又用这个办法来对付民主联军。

已经快12点了,我又去检查五连的准备情况。

五连,隐蔽集结在离票房子一百多米的一垛墙后,等待攻击命令。

五连准备的很充分,从连长到炊事员,每人一个20斤的炸药包,8个手榴弹,由连长朱世泽、指导员常安科带领,决心要把票房子炸烂。

我来到五连队伍前,想说几句话,我看了看战士们严肃的面孔,愤怒的眼睛,蓦然感到这是一群为尊严而战的勇士们,他们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此时的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语言在这里已成为多余的,我们的目光相遇的一刹就读懂了对方的心啊!就是要胜利!胜利!胜利!我的心里翻卷着热浪,伸出手去,从排尾一个个和同志们握手,当走到朱世泽和常安科面前,才挤出一句话:"祝你们成功!"

12点到了,全团的十几挺重机枪和一营的十几挺轻机枪,每挺机枪分工封锁一个窗口一齐开火,像刮风一样,打得票房子大楼火花飞溅,朱世泽命令第一组上。

第一爆破组组长孙柏玲带9名爆破手冲出去了。全连同志屏住呼吸,睁圆了眼睛看着第一组。70米、60米、50米……到20米处、突然十个人一齐倒下了。原来,谁也没有人注意,在离地半米高,敌人设下了一条线网,把孙柏玲他们绊倒了。敌人机枪疯狂向倒下的战士扫射,4名同志当场牺牲,一颗炮弹在孙柏玲身边爆炸,他也昏过去了。

"第二组上。"副连长何玉清带领2名同志一跃而起,又在距票房子20来米处,敌人突然推开堵在二楼窗户上的砖,丢下了一排手榴弹,又有7名同志牺牲了。

第三组还没等命令下达就冲出去了,离票房子还有50米,从右面侧射来的机枪子弹把第三组也压在地上,抬不起头。

朱世泽看清了敌人的机枪是从票房右角打出来,原来这里敌人还有个暗堡,朱世泽带第四组冲上去,要把暗堡炸掉。刚冲了30米,他的左臂负伤了,"我掩护,快上。"他抓起一挺机枪,对准暗堡的枪眼射击。朱世泽是老机枪手,射击技术很高,一梭子子弹,在暗堡枪眼处打了的火星乱飞。敌人被压下去了,一个战士冲到暗堡前按上了炸药,暗堡被打掉了。

这时昏迷中的孙柏玲苏醒过来,只觉得有个木捶不断打在头上,疼痛难忍,他看着周围倒下的20多个同志,意识到自己没完成任务。抱起炸药包又向票房子冲去,没有几步,他的炸药包被敌人机枪打掉了,他就势卧倒,观察着地形,算着怎么行动有利。他捡起了牺牲同志的两个炸药包,一跃而起,冲到票房楼下隐蔽在一个台阶旁。敌人知道有人到了楼下,一连掷下十几颗手榴弹,可是都在台阶上面爆炸了。孙柏玲把两包炸药靠墙摞在一起,又从腰间拔出两颗手榴弹放在炸药包中间作为引信,一拉火,转身就地一滚,滚到台阶下面。"轰隆"一声巨响,整个票房子都摇晃了,炸药把墙炸开了3米宽2米高一个大口子。

这一切动作朱世泽看的清清楚楚:"同志们,冲啊!"

司号员霍思祥吹起了冲锋号。

指导员常安科首先冲进票房子。

三排长李风臣带三排紧跟在后面。

"交枪不杀","优待俘虏"。票房子里一片喊声。

常安科冲下地下室,敌人师长带十几个人已经顺地道逃跑了。五连仅用了49分钟,占领了票房子,消灭300多敌人,战后师授予五连"英雄爆破连"光荣称号,孙相玲荣获"爆破英雄"称号。指导员常思科和20多位同志记大功一次。

此时,三连也打下了调度室。在打调度室时,又是八班长袁芸薪把楼房炸开了缺口,但缺口太小,部队冲不近楼内。敌人在三楼固守。二班长邵玉功负了重伤。还挣扎着与战士刘志才爬近楼内,安放下40斤的大炸药包,把大楼炸开,消灭了敌人。

天主教堂上飘扬着红旗

九团接受了攻打天主教堂的任务。天主教堂,在四平市区东南,在一马路和三马路之间,有一道两米高的围墙,围着两栋三层楼房,一座白色的,一座是红色的,白楼是天主教堂的主建筑,是路东南部防御的支撑点。守敌为八十八师一个团部和一个营、居高临下,控制着周围的几条大街。是我军向北进展的最大障碍。

两天以前,八连连长卞献荣代表全连向营团请求任务,副团长孙洪道问:"要是叫你们连打天主教堂行吗?"

卞献荣说:"行!"

孙副团长说:"天主教堂又高又大,还有个红楼呼应,外面有围墙,有很多明堡和暗堡,你怎么办?"

"就是铜墙铁壁我也把它砸个稀烂!"

孙副团长说:"这是你的决心,我问的是你怎么打。"

卞献荣想了一想"我组织连续爆破。"

"好,连续爆破",孙副团长一包烟和一个火柴盒,放在地下当成天主教堂的的楼和红楼。又画了一道围墙,用几个石子作地堡,对卞献荣说:"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你回去想个连续爆破的方案,想好了向我报告。"

今天,八连接受了炸天主教堂的任务,他到天主教堂对面一栋房子里一看,和两天前孙副团长摆的一模一样,他借着敌人打出的照明弹仔细的观察着天主教堂及周围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反复思索着,一条理想的方案在他心中形成了。他向孙副团长报告:"我从全连挑出了32个作战勇敢又有爆破经验的同志,组成10个爆破组,编成了两个爆破梯队,我是第一破爆梯队的队长。"然后又说了怎么接近敌人,先从那里下手,遇到情况如何处理。

孙副团长说:"行,还要想到发生意外,这些东西,不要只装在你自己肚子里,还要叫32个同志都知道,打起来,就不是一个卞献荣,而是几十个卞献荣才行。"

夜深了,卞献荣命令三排在天主教堂西南面佯攻,掷几个手榴弹,然后一齐喊"冲啊!"他又叫机枪在西侧,隔10分钟,向预定的爆破点猛烈射击一次。开始敌人很警惕,三排"冲"一次,敌人机枪六 O 炮就打一次;八连机枪打一阵,敌人机枪加倍的还击一阵。两个钟头过了,三排在西南面"冲",敌人也不打了,机枪在西侧打,敌人也不还击了。

23点30分,两棵信号弹升空,第一爆破组,在组长郑友的率领下每人带着40公斤炸药,向冲锋出发地奔向外墙的地堡群,几声轰响,两个地堡飞上了天。围墙也炸开了7、8米宽的缺口;同时,第二破组,在二班长王保林带领下,把另两个地堡炸了,突击部队七连发起了冲锋,敌人从白楼窗口以密集的火力封锁了突破口,西侧的两个暗堡也以侧射的火力封锁了南一马路。这时全营十几挺轻机枪一齐向白楼射击,掩护八连第三爆破组又炸了白楼西北的两个地堡。这时,就剩下天主教堂大门的一个地堡,还在向我射击。卞献荣命令第四爆组上,因为只有一个地堡,四班长,朝鲜族战士李德福一个人,抱着炸药冲上去,把炸药放好,一拉火,把雷管拉出来了没爆炸;索性回头,又抱起了第二个炸药包上去了,这包炸药受潮,又没爆炸:他又送上了第三包炸药,这次成功了。随着一声巨响,地堡盖掀开了。李德福擦着汗。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可是五分钟后,掀开盖的地堡里的机枪又响起来,李德福一看,原来这是个双层地堡,上层炸了,下层没有受到破坏。李德福又扛起了一个50公斤大炸药包。向前跑,累的喘不过气来,卞献荣立即派王玉堂去帮助,两人抬着炸药上,半路上王玉堂又负伤了,李德福再也扛不动了,只好拖着炸药包匍匐前进,敌人机枪子弹一串一串在李德福身前身后,打得土花乱扬,炸药破穿了几个洞,全连同志都为李德福担心,李德福仍继续匍匐前进。终于把大炸药包靠在大地堡边上。随着一声巨响。砖、木片和敌人的尸体一起飞上了天。天主教堂外围敌人的地堡全炸掉了。

第二步任务是炸白楼。白楼,是钢筋水泥建筑,小包炸药不起作用。18岁的连长卞献荣,这时显得格外冷静,他在仔细观察着从哪里下手,他观察着白楼的前后、左右。最后,他把手一挥,火力组和十几挺轻重机枪一齐向白楼射击,子弹准确地射向敌人,把敌人的火力压制住了。第二爆破梯队,第六、第七组把炸药送到白楼西南角。六包炸药,200多公斤。摞在一起,一声轰响,震得大地颤抖起来,大楼晃动。西南角塌下来了。七连从西南角攻进楼内,占领了一楼。二楼的敌人还在顽抗。八连二排长赵光正带着五班,从大楼西侧的排水管爬上三楼。破窗而入,敌人没有发觉。在背后突然响起了冲锋枪。敌人举手交枪了。七连在下、八连在上,突击二楼,二楼的敌人也交了枪。地下室还有敌人,八连喊道:"快交枪吧;不交枪我们往下投炸药了。"敌人还是顽抗,敌人不投降,坚决消灭他,向地下室丢了两包炸药,把地下室的残敌炸得粉身碎骨。我军占领了白楼。

八连一鼓作气,又向红楼攻击。红楼距白楼30米,两个楼利用窗口互相对射,卞献荣命令班长刘维高带几名战士绕到红楼后侧向红楼窗里投手榴弹。敌人以为我们要从后面攻击,把注意转向后面。卞献荣派六班长带两个爆破组向红楼接近。不料中途遭到敌人围墙边小树丛下暗堡的火力袭击,六班长牺牲了,4个同志负伤,天快亮了,天主教堂还没拿下,卡献荣决定先打掉暗堡。正在组织战斗,团长马哲武派来团的火箭筒班来支援八连。火箭筒弹无虚发,只打了两发弹,地堡就被打掉了。为八连扫清了障碍,副连长王启奉,亲自带领爆破组向红楼冲去。炸开了西门,三排冲进了红楼,这时一、二排又炸开了东门,八连全连进入了红楼,与敌人展开了逐屋室的争夺。最后终于把残敌歼灭了。

天亮了,天主教堂完全被我占领。太阳升起的时候,天主堂高耸的尖顶上飘起了红旗。

战后,纵队授予八连"战斗模范连"的称号,锦旗上绣着"英勇爆破"四个金色大字。卡献荣、李德福的胸前戴上金光闪闪的"毛泽东奖章"。32名战士,带上了"勇敢"奖章。

怀憾四平

6月24日以后,一纵主力已撤离四平南下打援,三师八团、九团与敌人继续展开了逐屋的争夺战。

正在这时,上级命令三师撤出战斗。

当时,战局完全有利于我方,是敌人的强大,反弹出我们更强大的战斗力。撤退时,我们的脚步都很沉重,都不愿意离开阵地啊!

力量,有时是"激"出来的。

只有亲历战斗的人,才能品味出"战犹酣"这酣字的含意。

当时三师打得正顺手,用句传统语言叫越战越勇。如果林彪不下令撤退,三师集中力量一鼓作气完全能拿下油化工厂,歼灭残敌,四平完全可以攻下来,那么东北战场的局面将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种预计不是毫无根据,当三师撤出四平之后,敌人援军的先头部队才到忙牛哨,离四平还很远。

此时我方的战斗力,虽然受到损失,但是,此时士气高涨,又积累了攻坚战的经验,而且就伤亡的情况与以后的抗美援朝战役相比差的远了,就因为这一道撤退命令,为三师部队留下了一个永久的遗憾。当然憾事不仅属于三师,究竟该属于谁呢?

于是,对烈士的永久的歉疚,对未尽全功之战的永久的怀憾,又注入了这支苦旅那本来就不平静的心海中,磨砺着军魂,也壮大着军魂。

在这样的心路中跋涉,这支军旅的心理承受能力将越来越强了,进而就更加坚忍不拔和不可战胜了。

四平城外我军的撤退,给已经绝生的陈明仁以生机和荣耀。

6月13日,蒋介石接到四平解围的电话惊喜道:"奇迹,真是奇迹,陈明仁以劣势兵力,顶住了比他强大六、七倍的敌军的攻击,为黄埔将领增添了光彩,我要亲自为他授勋。"

陈明仁来到南京,蒋介石为他挂上了"青天白日"勋章,由军长升为七兵团司令员。

陈明仁成名了,一时"陈明仁防线"也成了神话。

陈明仁打守备战也是积累了经验的,他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用过"抖马套"、"陷号坑"、"撒豆成兵"杀伤过日本兵,这次守四平他的这些招数都用上了,三师也都领教过。路东的外围工事,所谓的五种副防御,除了铁丝网、鹿些、梅花桩、雷区之外,就是"陷足坑"阻止三师外围突破,发挥过作用。七团在打票房子时,遇上了"拌马套",也叫"桩线网"。至于"撒豆成兵"七团在攻打火车站"天桥"时,滑倒么多也确实吃过这个亏。车站"天桥"时,滑倒么多也确实吃过这个亏。

四平难打,说明了敌人的强大,强大的敌人除了武器装备外,还来自他们的良好的军事素养,多年的战事使中国大地上各派军事力量都有较强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水平,国民党部队里不乏懂兵法的军事人才,陈明仁就是其中一位。而且往往在军事上的正规课,还要由我们的对手给我们上。共产党部队就在于取对方之长来壮大自己成长起来的,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军事技术人才上都是兼容并蓄的。

守四平的国民党军队成员,其中有一部分是黑林子追击战的漏网分子,他们所以能逃回四平,因为他们本身是一些死硬坚决勇敢分子,又有一定的军事常识和军事技能,这是四平守军新编部队的骨干。另外是各地逃亡到四平的地主恶霸,伪满警察特务、土匪、对共产党、民主联军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至于机关人员,也都是些老兵,打野战,可能是些乌合之众,但守在工事里,也是个顶个。

那些抓来的壮丁,也拼死抵抗,这与陈明仁的治军和防御工事修筑有关。在四平战斗期间,有的同志问过一些俘虏,他们说:"我们想交枪,可是不敢"。因为守四平的军队,实行一种类似"连座法"的东西,互相监督。地堡群可以互相支援,也可以互相监督,哪一个地堡,哪一组地堡都难于单独投降。至于前后地堡群,也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所谓"陈明仁防线",或叫"陈明仁防御体系",直到1949年国民党军队守上海的防御工事,仍然仿"四平的模式"。

其实,这些也只能在一般情况下起作用,在关键时刻,国民党军队还是"要命不要枪",在四平也是如此,在四平陈明仁的特务团,连他胞弟陈明信,照样举手交枪当俘虏。

忠于蒋介石的陈明仁"英雄"也没当上几天,陈明仁的"辉煌"也就和闪电一样转瞬即逝。

正当陈明仁的荣耀之时,林彪作了三次检讨。四平攻坚战后"东总第二次高干会"上,林彪三次站起来检讨。大意是:这次四平没打下来,不要你们负责,主要是我情况了解得不够,决心下得太快。不马上攻城,围城打援最好。先消灭来援的敌人,再攻城,就能攻下来,另外,这次攻城还暴露了我们攻坚的技术差,这也主要是我平时研究得不够。

此时的林彪蛮有大将风度,勇于承担责任,他一直被称为常胜将军,四平的受挫之时,他是否也想过要为常胜将军的尊严而战呢,显然他还有机会,辽沈、平津等战役在前面等待着。

四平攻坚战正处在大反攻的前夜,该战役当然是关键一仗,由于夏季攻势的胜利进行,我军指挥员与战斗员滋长了轻敌思想,以为蒋军已势如破竹,溃不成军,只要硬打猛攻,便可以攻克。对蒋介石的"重点防御"认识不足,是这次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纵队总结中写道:"我们认为四平之敌系为一半新兵和大部分败军,战斗力不强,仅五十师两个团未受到元气的损伤,其余都是公怀公路与郑家屯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但在新兵和败守在坚固地堡楼房中和野外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估计太低","守在密布的地堡里,逃脱不了监督队的监督之下,只有拚命抵抗。"

其次是对敌军的数量上的判断错误,无论是一纵队还是七纵队,都认为四平敌军不过1万5千人,最多2万人,以后通过战斗证明,在3万人以上(从材料得知为3万4千人)。

我军当时集结在四平周围地区的部队共有二十四个师,但我军只用七个师6万余人攻城,(一纵三个师,七纵三个师,六纵一个师)我军与敌人实际比不足二比一,以这样少量的兵力,去对付隐蔽在坚固堡垒里一定数量的敌人,其攻坚的艰难性,可想而知了。所以,没能集中优势的兵力,也构成了这次战斗的失利的因素。

再如,在打法上,我军采取由西向东面推的攻城方法,一面攻击的结果,不能将敌人分割解决,使敌人有轮番战斗和喘息机会。这一教训,给我军以攻坚中等以上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创造"多路向心"的攻坚战术,是这次攻坚一个收获。

这次四平攻坚战值得记取的教训也很多。我军虽取得歼敌16000人的胜利,但我也伤亡了13000多人。特别是未能将四平全部攻克,一定程度上使敌人低落的士气得到了恢复。国民党政府又是提升陈明仁为兵团司令,又是颁发青天白日勋章以示嘉奖。这些,在国内外都对我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对四平攻坚战的经验教训,战后参战各部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检讨。东总首长也主动承担了一定的责任。这些经验教训主要是:

部队上下都存有一种麻痹轻敌的思想,致使准备工作还不充分即仓促作战。

在兵力使用上没有造成绝对优势,战斗开始后即感兵力不足。

在具体战术上不大灵活,敌不但能抵抗我进攻,还能在防御体系内机动组织力量进行反击。

在步炮协同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教训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最大的代价是人的生命的付出!要说死在四平的敌人是罪有应得,那些为正义、民主、生存、理想而战的战士至今又有多少人被我们的记忆所留存呢?是的,战犯可以改造成为有良知的公民,硝烟很快就会散尽,可是烈士倒下去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怎么样才能让英灵得以安静,让烈士的献身感到欣慰呢?

我们不会忘记在四平攻坚战中,那些英雄和模范,更不能忘记在残酷的攻坚战中光荣战死的烈士们。在这个战场上,有冒着弹雨和炮击首先登城把第一面红旗插上长城头的"史德红英雄集体";有连续十一次爆破,搬运二千斤炸药的某部班长李广正和他们的战友们;有某部指导员,率领他的战士,以果敢、机敏攻占敌八十一军军部刘梅村同志;有负伤三次依然坚持指挥的孟宪胜连长;有被炸伤十余处,不下火线最后壮烈牺牲的某连连长李欣兰烈士。在这个战场上,优秀指挥员,身经百战的将领马仁兴师长,他在撤离四平时,不忍离去,回眸环顾战场时,被流弹击中,不幸殉国。有的连队,全部负伤,都是连续组织再战。有的连队打得只剩一人,最后他闯入敌阵,英勇拼搏,壮烈牺牲……某部四团大胆穿插敌人阵地,被分割了三、四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而敌人想尽一切办法,企图消灭这支部队。但他们发挥了独立作战的光荣传统,克服困难,无比英勇地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坚守阵地……又有多少有名和无名的烈士,构成了一组组高大的英雄塑像,叫敌人心惊胆颤,让人民永远赞颂和怀念。

在四平攻坚战这个局部战场上我军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在东北夏季攻势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正如东北野战军在总结夏季攻势指出,夏季战役的胜利,超过了以往一年的作战,东北战局从此完全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上开始有了重大的变化,为今后东北我军的反攻与继续大量歼灭敌人创造了良好条件。

还应提及的是,攻坚中,部队的坚毅顽强,死打硬拼的战斗作风得到了极大的考验和锻炼,干部战士真正做到了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战斗中,仅一纵就有5361人受伤,1447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各级指挥员的指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从团到师,从师到纵队,各级指挥员都身先士卒,始终和前沿部队战斗在一起。一纵指挥所竟设在距敌油化工厂大楼200米的交通沟里,这是受命在环城10公里内反复侦察轰炸我高级指挥机构的敌飞行员做梦也想不到的。

同样一首《大风歌》,在四平唱得格外悲壮、恢宏!

【翟仲禹(1919年11月—2002年3月),原名翟家乐,曾用名翟友乐,山东济阳人。1936年参加革命,学生时期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曾去前苏联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留学。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抗战时期曾在一一四师的前身东北军当过兵,当时是中共地下党员,历任指导员、团长、副师长、师长、第三兵团副参谋长、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参谋长、二十三军副军长、吉林省军区政委、沈阳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离休前的最后一个职务是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

0 阅读:3

玫瑰有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