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我们每个人都将面对的课题。
很多人都想知道,晚年生活,只能是简单地“老有所养”吗?
有没有一种模式,能让我们不仅“老有所依”,更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真正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
在这种情况下,互助养老悄然兴起。
什么是互助养老?
互助养老,顾名思义,就是社区邻里之间、老年朋友之间,本着自愿、互助、共享的原则,互相提供养老服务和支持的一种模式。
它不是简单的“你帮我,我帮你”,而是一种有组织、可持续的社区养老生态。
比如:
张阿姨多做一份饭菜,给行动不便的邻居李大爷送去;明天,李大爷的儿子小李会帮张阿姨修理台灯。
王奶奶需要人陪同去医院复查,她在社区的“时间银行”发布了需求,很快就有志愿者“接单”,用自己之前帮助他人积累的“时间币”来兑换这次服务。
这就是互助养老的缩影。它强调参与、共享和情感连接,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既能得到帮助,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养老”到“享老”
传统的“养老”概念,往往侧重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吃饭、穿衣、医疗、安全。
而“享老”,则是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质量、更有尊严、更加快乐的晚年生活。互助养老恰恰契合了这一转变。
互助养老通过日常的互助活动、共同的兴趣小组,建立新的社交联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排解孤独感。在互助模式中,老年人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照顾的对象。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技能去帮助别人,体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就感和尊重感。相比于昂贵的机构养老或雇佣全职保姆,互助养老通过邻里间的资源共享和时间置换降低了养老服务的成本。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互助养老以社区为基础,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养老。“蔚蓝互助养老服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应运而生的。
它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可靠、充满温情的互助养老平台,连接有能力帮助的老年人和需要帮助的老年人,通过提供时间银行、技能交换、生活照料等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蔚蓝至善实行“千城万店”战略,联合合作伙伴在全国各地的社区内外建设“蔚蓝至善康养之家”,同时,秉持“互助养老”、“大家健康”的理念,扶植培养有意愿进入大健康赛道的个人、夫妻成为“蔚蓝至善社区健康大使”,在楼寓、小区、乡村设立虚拟的mini蔚蓝至善康养之家,进行上门养老服务和适老化改造服务,推广销售百芯通药食同源产品,把康养服务和健康产品带进社区,带进家。
蔚蓝至善构建“时间可存取,爱心能互换,服务可增值”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