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的房间杂乱无章,大多数父母会特别生气,然后立马替他们收拾。虽然每一次整理的时候,都会告诫孩子:以后不要再搞这么乱,但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帮忙。
要不要替孩子整理房间呢?父母们有不同的看法
赞成派:孩子不懂收拾,平时又忙于工作,作为父母理应为他们善后。再说整理屋子,本来就是很顺手的事情,多做一点没什么。
反对派:哪有人生来就会整理房间呢?若连这样的小事都替孩子做了,那他们永远学不会整理屋子,而且还容易滋生出其他的坏毛病。
父母们各执一词,关于要不要整理房间这件事,只能仁者见仁。但需要澄清的是,一旦孩子的动手能力被剥夺,那以后请不要说他们懒惰,更不要说他们“笨”,因为孩子还没有机会去实践呢。
站在教育的角度来说,看到孩子“一片狼藉”的污渍,此时正是好的教育时间。父母可以通过这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很多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秩序感,可谓是一举多得。
聪慧的父母,都在这样教孩子
1、教孩子整理收纳
与其发脾气教育,不如教会他自己整理,学会最基本的归纳、收藏。所有的物品,都需要分门别类的摆放,找到各自适合它们的位置。
发现孩子开始整理时,父母要给予夸赞,肯定他们的做法。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会再弄得杂乱无章。
2、给孩子制定规则
明确告诉孩子:不管在哪里,都不要把东西乱摆乱放,因为乱糟糟的环境不仅影响心情,而且还会影响健康。
为此,父母可以专门制定和乱摆乱放相关的规矩,并且搭配相应的奖惩法则。孩子都喜欢被表扬,他们自然也会为了奖励,努力做好父母的要求。
3、鼓励孩子创造
童年是不应该受限制的,聪慧的父母会鼓励孩子创造,虽然他们会把屋子弄得很乱,但是却锻炼了动手能力,以及想象力。
总而言之,尊重孩子的杂乱无章,让他们沉浸在杂乱中。父母要做的,就是时候引导他们及时整理和收拾,便于下次创造时,能快速找到想要的物品。
写在最后:不要总是看到孩子的“乱”,要看到他们乱的背后,还隐藏着怎样的宝藏。下一次看到孩子杂乱的房间,别急着训斥,而是保留他们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