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统治阶层的好恶对民间的潮流是有巨大影响的。所以慈禧的喜好很多都流传到了民间。今天要说的这种民间艺术,是因为需要满足慈禧的需求,而直接产生的,流传到了现在,还是受到大家的喜爱。
话说慈禧除了喜欢听戏曲之外,也喜欣赏欢吹拉弹唱。在北京天桥有许多的民间艺人,其中有一个叫做黄辅臣的单弦艺人以其悠扬的嗓音,深受慈禧老佛爷的喜爱,经常被邀请入宫演唱。
但是后来老黄老了,嗓子不好了,可是慈禧又邀请老黄进宫表演,可怎么办呢。老黄有一个儿子小黄,小黄说自己有好主意。于是儿子就随着父亲进宫了。
进宫后,表演很顺利,舞台上单弦演唱的悠扬高远,耐人寻味。舞台下老佛爷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没有想到忽然,老佛爷忽然来到了老黄的身后,还噗嗤一声的笑了出来。
原来,小黄的主意就是父亲坐在椅子前面空张嘴不出声,自己在椅子后面演唱单弦。父子俩见“阴谋”败露,赶忙跪下祈求慈禧饶恕。
哪晓得,慈禧不但不怪罪他俩,还夸他俩忠心,说老黄带病给自己表演,让自己开心,值得表彰。
慈禧又说这种有趣的表演形式缺个名字,不如自己来赐名。父子俩连声道好。慈禧说你们俩都姓黄,父子俩一起来给我表演单弦,满足我听曲儿的需求,不如就叫双黄吧。父子俩赶忙说好。
但是慈禧转念一想,不行啊。她又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堂堂大清只能有一个皇帝,怎么能出现双黄(皇)呢!还是换一个,既然你俩表演是学唱一个人的样子,那不如叫做双学吧。
自此以后,黄辅臣和儿子小黄双学的表演就开始出名了,也因为给慈禧表演,并被慈禧赐名,所以名扬京城,受到了达官显贵的追捧,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表演形式流传了下来,在天桥也流行开来。
到了民国以后,人们认为清朝已亡,皇帝不再,民主体制深入人心,不必再避讳皇帝,因此双学又被改回双黄。
再后来,因为双黄表演需要乐器配合,且是一前一人在后的操控表演,所以人们想到了这个“簧”字,这个字本指的是乐器上的发声金属片,可代指乐器。
用这个字会更形象,所以便把双黄再次改成了双簧,这种艺术形式以其滑稽幽默、富有趣味、道具简单,最终流传到了现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流传到了国外,外国朋友也很喜欢。
这标题起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