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说史
故宫号称“水患终结者”,600年来,不论北京城下多大的雨,宫里都不会积水。琳琳说史
有数据统计:明代276年,北京有104个年份发生过水灾,其中严重的29次;而清代268年,北京的水患更是多达128次,其中特大水灾5次,严重水灾30次。如此多的水灾,北京城里都开启了“看海模式”,可故宫却是“大水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故宫之所以有600年不积水的“美名”,主要是因为宫里有几大排水黑科技:从平面上看,故宫似乎是“平”的,走在宫里也感觉都是平地,但实际上,它并不绝对水平,有一点小坡度。
这种有点小坡的设计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我们都知道,北京城的地形北高南低,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因此水是向东南流。故宫这样的坡度设计也是顺应了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工匠们的凭空创造。
琳琳说史
不仅整体上北高南低,而且地面本身也不平,比如太和殿前这条最中心的“御路”,走在上面,会发现中间拱起了一块,古人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熊背”。
琳琳说史
“熊背”的设计有利于水往东、西两侧排,然后顺着广场上的明沟向南排,通过地上铜钱一样的小孔流入地下暗沟中,由于地形西高东低,最后这些水又往东南流,导入文华殿区域的内金水河中,排出宫外。
整套排水系统严丝合缝,配合紧密,一环扣一环,真是上面大雨,下面“大戏”,一出排水大戏!
故宫里的地下排水系统非常精密,它们纵横交错,衔接紧密,每个区域都有设置,任何死角都不放过。
比如神武门内南段宫墙的北侧,就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排水道,它的起点在东北角,然后向东延伸,穿过了东西六宫、乾隆花园等,最后把这些宫殿的雨水向南运送到内金水河中。
说到宫里的排水,最应该浓墨重彩书写的当数三大殿的台基。其实这个台基最怕水,如果雨大,水排不出去,会因存水、渗水而下沉,所以在做排水设计时,工匠们也是绞尽脑汁,费了一番功夫。
琳琳说史
首先,三层台基每层都有3%~5%的坡度,这样使得上层台基的水直接排到下层;其次,每个栏板上都有半圆形泄水口,还有一些小孔,这样有利于积水的排出;最后,工匠们还巧妙地给台基安上了皇家“水龙头”。
这些小龙头(螭首)总共1142个,据说它们的形象是龙的儿子--霸下。它们的口中有一个圆形的小孔可以吐水,每当大雨如注时,三大殿台基的水就会从口中吐出,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
宫里的排水,屋顶也是一大“帮手”。几乎所有的宫殿设计都带坡面,这样有利于雨水顺坡排下,而且这个坡还专门做成了和缓的曲面,使得雨水降落到屋顶后,能够迅速往下排,到了坡底的位置,又能够向前方排出,保护屋檐下的立柱、门窗不受雨水侵蚀。
琳琳说史
同时,在屋脊的底端有一个三角形的“红领巾”,它叫“滴子”,就像水滴一样,通过它雨水将汇集成一条直线下落,免得水流到屋檐下侵蚀木构件。
另外,在宫墙上还有一种“滴子”,尤其在东二长街上最多,它们就像舌头一样伸出宫墙,其学名叫“水滴子”,它们的作用是把墙后的积水给排出去。
对于紫禁城来说,城墙是安全防护最重要的屏障,万一下大雨,水积在城墙上排不出去,久而久之,雨水会渗入城墙地面引起地面下沉,甚至还可能导致墙体开裂。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城墙上会每隔10米左右安置一个石质水槽,它凸出墙体,雨水可以通过它排出去。同时,为了避免水顺着水槽底部回流到墙体侧面,聪明的工匠们在石槽下方安装了铁皮,铁皮多伸出去一点,利于雨水向前方排出。
琳琳说史
紫禁城的排水系统精妙无比,但要保证它正常持久地运行,尤其是600年这么久,还得靠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人!因为日常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
到了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故宫人也在完成着这项任务,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故宫免遭水患,永远也启动不了“看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