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紫气,降祥云。梅花香馥郁,流韵喜盈门。
一一迎春诗酒邀嘉友,除夕天涯共翠樽。
大家好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网友不分青红皂白的追着我的足迹!!
对此呢,我也只能是默默的报以苦笑。
这些网友有没有认真的想过,你饱含情绪的说了很多,我压根就没有点开看呢??
说一句老实话,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你去珍贵的看待它,它就会很珍贵。
换句话说,除了时间精力和情绪也是有价值的。
一个人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挥霍自己的精力和情绪!我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更不是很明智的选择。
好的,我言尽于此…
正文:
陈杰先生的著作《大染坊》里面有一个人物叫卢家驹的,他在书中有一句名言:“金榜题名虚富贵,动房花烛假姻缘!”
我个人也觉得:“人生,其实就是为了自己而活!其它的,都是废话…
人生,就是自己的“价值观”能不能在自己的圈子里行的通,获得认可。”
在《大染坊》这部人生大戏中,作为“小孟尝”的苗瀚东,在书中仅仅是出场过三五次!但有这么一个“精神领袖”压住阵脚,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读者心情不至于太压抑。
即使是旧社会如此的“黑暗”,人心如此的叵测,可以说是重重阻碍、步步艰辛、人生艰难,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性的光辉同样的存在。
这位一一苗哥!一直以来都是陈六子效仿和追赶的对象,全书看似是在讲陈六子的奋斗史,实际上《大染坊》讲的是做人做事的经验教训。
陈六子刚刚到青岛的时候经商环境什么样?陈六子到了青岛之后用计策斗败了元亨染厂,特别是在“义释了孙明祖”之后,整个工商界的风气也为之大变!
到了后文书孙明祖说的那一番话,不禁让我们后人动容,感叹当时民族工业家的不易。
“泱泱大国,天朝上邦,让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逼得是走投无路啊!…”
古语云,“知耻而后勇!”
一一吾辈一定要自强啊。
圣人不也说了:“见贤思齐,见不贤自醒之!”
身边有一个好的榜样,人们都会争相模仿,有一个坏的例子,人们同样的会去效仿,因为一般人是没有自觉自醒的能力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跟风罢了。
一一赡养锁子叔二老,包容大昌的王掌柜的,把通和送给了跟随自己的柱子兄弟(也是周家的干儿),义释孙明祖,资助车夫,收留难民、帮助落难的东北女大学生沈远宜……
26岁的陈六子是生生杀入“染织业”的一匹黑马,正是因为有这匹黑马的存在,他把人性的光辉重新的注入到了人间。
陈六子刚刚到达青岛不久,闻之消息的渤海大酒店的老东?苗瀚东就专程发来了电报:“我弟在青,事业初兴,食宿免费,俱归瀚东!”
陈六子不过是与人家苗瀚东一个馒头的交情,可正是因为这一个馒头,两个人在数十年间处成了莫逆之交。按说一个要饭的,一个英国的留学生!地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但陈六子用自己的作为一一接住了这段交情!
我有理由相信陈六子后期不努力的话,这根线早早晚晚都会断掉的。
苗、陈之交,充分的说明了两点:“让人瞧得起,首先是你自己要争气;有一个榜样在前面开道,后来者居上也不是不可能!”
看到了苗先生的这封信,连当时财大气粗的孙明祖都自觉心虚,明显的底气不足!
“苗瀚东是开面粉厂的,人家可是山东第一工业家!我手里这俩钱,跟人家压根就没法比…”
正当元亨厂磨刀霍霍之际,山东第一工业家发来这封电报,不仅公开表明了二人的关系,还有点儿护犊子的意思。
“看在我苗某人的薄面之上,大家伙不要刻意为难我的六弟。”
晚清名臣,湘军悍将左宗棠有一副对联提得好:“都想要拜相封侯,却也不难,这里有现成榜样;最好是忠臣孝子,看来容易,问他做几许功夫。”
古往今来,我们吃亏就吃亏在了,耗子扛枪,窝里斗上面。这个不仅仅是家和万事兴,“厂和”万事也兴旺发达!
陈六子的青岛大华、乃至于后来的济南宏巨染厂!风风雨雨十几年,能在商海里持续的站稳脚跟,很重要的一点,陈掌柜的拿工人们当兄弟处…你像什么八月十五领肘子,过了腊月门领腊肉!
一一甭管他是看门的,还是扫地的人人有份儿。
就是后面这一句话厉害。
陈六子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把两个“残废”放在厂门口,两个人都是“因为工伤”才失去的胳膊!当时要是换作了别的厂子,早就给俩钱打发了。
而陈掌柜的不仅提供工作机会,而且呢每个月的工资照发,连年下的奖金也比一般的工人要多的多。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在别人眼里,俩残废什么也干不了,可到了陈六子这里他们就是一块宝…
陈六子把自己的“哼哈二将”放在了厂门口。厂里面来来往往的客户、上下班的工人都看着呢!这样一来,既为他陈六子的为人做了喧传,工人们上班下班看见了有这样子的掌柜的,心里面也踏实。
话又说回来: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就这样在点滴间迅速的形成了。许多年以后,宏巨厂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是跟着我陈六子干的一一人人有赏,闷声发财。”
相比较起“大号”的苗瀚东,“小号”的陈寿亭!济南三元染厂的大掌柜赵东俊也不甘落后。
这个俗话说得好:“同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身为门外汉的訾文海笑陈六子厂门口摆俩残废煞风景,而人家赵东俊则认为小六子在厂子门口摆两个残废这一招挺高。
于是乎,也照猫画虎,有样学样!
当自己三元染厂里面的员工,因为“滴水檐事件”打官司,到了最后一一被刮地皮的訾文海逼得拆了一堵后墙不说,自己气得也连吞了“6包老鼠药”,连牙齿都被毒黑了!!
在得知了消息之后,赵东俊第一时间先给人家砌好了后墙,然后每月发给这家人3块钱!
“有了这点钱,这娘仨吃糠咽菜也够了。”
一一瞧瞧这就是一个好榜样的作用。
济南府地界上,自从有了陈六子为他们提腰打气,连这个一向谨小慎微的赵老大也不再惧怕“宏盛堂”的白志生了!到了最后,他甚至是连訾文海都不放在眼里了,后来訾文海的一一模范染厂开业大吉!不仅仅是没去捧场,自己还跟赵老三,一道烟似的溜了…
后文书陈六子到了上海与林祥荣谈合作办厂,结果呢到最后居然发现,他林祥荣压根就没有半点儿合作上的诚意!
于是干脆“花重金”挖空了上海的高级印花技工!不仅如此,有一半人还分给了赵东俊的三元染厂!因为三元的罗兰印花机,印出来的花布也是个“乌眼青”。
赵东俊在向陈六子表达了谢意之余,陈六子也说出来了自己的心里话:
“东俊哥,这水有源,树有根,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替你卖命,当初我花了20块大洋,才给老藤井留下了一座空厂!”
一旁的赵东俊也幽默感十足的说:“六弟啊!你什么时候要想办我?一定要提前告诉我啊!”
“一一东俊哥!我要是提前告诉你了,我还能办得了你吗?”
哈哈哈…
说到底人这一生,无非就是个礼上往来。
借用陈杰先生的话说:“咱没行下春风,望不来秋雨!”
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