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是毛主席对彭德怀的称赞,也是他戎马生涯的最佳写照,从1928年入党之后,他就开始在军中大放异彩,带领战士们打了无数胜仗。
不过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彭德怀自己当了元帅,他手底下的名将却不多。
这是为什么呢?陈毅的评价一语中的。

1898年,彭德怀出生于湖南湘潭乌石乡彭家围子,家境贫寒,后来母亲还去世,父亲病重,只读了两年私塾的他就被迫辍学去砍柴、放牛。
后来他又外出做工,可因为参加饥民闹粜被官府通缉,逼得他直接加入湘军当兵,从此开始戎马生涯。
凭借他的勇猛和头脑,在军中很快晋升,然而因为杀死一名恶霸被逮捕,逃脱后又改名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回到湘军。
此时的他空有报国志,湘军根本就没有真心救国之志,只是混个军饷而已,直到段德昌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

1928年他正式入党,与滕代远、黄公略等人领导平江起义,从此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军长兼任第13师师长。
对于打仗,彭德怀有自己的方法,早在1927年他率领湘军一个营进攻杨森部队时,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杨森部队驻扎在长江边,恰逢长江涨水,大家看着都很危险,然而彭德怀却说:“我们要趁大水渡江强攻,出敌不意。”
有人反对,称现在涨水强行渡江太过危险,而且敌人有所防备肯定伤亡惨重。
没想到彭德怀很有自信地说:“看似危险,其实并不危险。”

在彭德怀的坚持下,黄昏时分江面最宽的地方部队强渡,竟然真的如彭德怀所说敌人没有丝毫防备,一战即溃,大家都对彭德怀刮目相看。
1929年,彭德怀率领第5军一部在莲塘休整,只有200多人,恰逢驻扎在于都的刘士毅带着一个旅来袭击。
人数相差实在过大,彭德怀就想出一个避实击虚的办法,不与敌人正面对抗,而是绕过他们突袭他们的大本营于都,将守城的600多人全数歼灭。
在解放战争中,他同样能利用敌人的特点进行打击。
1947年,国民党对陕北地区发起重点进攻的计划,当时彭德怀是西北野战兵团的指挥官,与胡宗南在黄土高原上周旋。

他利用胡宗南急于找到我军主力决战的心理,就派出小部队兵力与胡宗南部队打游击战,我军主力部队则逐步分散敌军,逐一歼灭。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让毛主席都惊叹不已,称这种作战方法为“蘑菇战术”。
次年彭德怀的部队又与胡宗南在宜川针锋相对,彭德怀就利用胡宗南“好大喜功”的特点,先包围宜川吸引胡宗南大部队前去救援,然后在他们必经路上设伏。
胡宗南果然派出两个师前往宜川救援,结果在瓦子街被提前埋伏的我军伏击,3万多人全军覆灭。

这一年沙家店战役,国民党是蒋介石亲自指挥,第36师从榆林南下,胡宗南则是9个整编旅北上。
两路敌军相距只有几十里,北面是沙漠,东面是黄河,西南是无定河或敌军,我军的形势十分凶险。
然而彭德怀却很镇定,表示情况没有那么糟糕,他认为敌军并没有完全摸清我军的确切位置,我军可以趁两路敌军还没有会合的时候,先灭掉一支部队。
于是在沙家店上,我军进行了设伏歼灭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36师6000多人,直接扭转西北的战局。

在朝鲜战场上,彭德怀也仍然料事如神,在第一、二次战役胜利之后,大家都处于喜悦之中,只有彭德怀心事重重。
他觉得战争可能会长期化,果然在第三次战役时志愿军虽然进抵三七线,但并没有大量歼敌,后勤更是困难,此时以美军为首“联合国军”很有可能大举反攻。
苏联驻朝大使此时还看不清楚局势,要求志愿军乘胜追击,直接解放全朝鲜。
对此彭德怀没有听,而是及时命令志愿军停止进攻,甚至退回三七线以北,才避免志愿军大量伤亡。

可以说彭德怀是10位元帅中打仗最多的一位,在战场上料事如神,英勇无畏。
然而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1048个将帅中,就数他手底下的名将最少,而且有些名将的军衔还明显被评低了。
这是为什么呢?陈毅的评价给出了答案。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一共1048名将帅被授衔,10大元帅我们都知道,而10位大将我们也了解。
此外,还有55位上将、175位中将、798位少将。
在这些名将中,人们发现从一野中被授衔的人数明显与其他野战团的人数要少。
比如在10位大将中,只有许光达一个大将来自一野;55位上将来自一野的只有5位,比二野少了一倍,而且有些名将的军衔显然是评低了。

对此大家很是疑惑,此时陈毅的评价就显得十分精准。他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是一野的底子太薄,这是客观条件限制的。
一野的基础部队规模本来就小,原来是贺龙领导的120师,不仅兵力不足,武器弹药也十分匮乏、落后,难以进行大规模战役。
长期在西北地区作战,他们的弹药配给和其他野战军对比十分明显。
在一野每次打仗,山炮只能打5发,迫击炮只能给5—15发炮弹。
而其他野战军比如华野,配给就高得多,有时能得到200多发。

没有好的武器,一野的战士只能近身肉搏,或者用身体挡子弹,伤亡尤其多。在这个情况下,一野很难做到像其他野战军那样以少胜多。
而且他们所在的西北地区还不是解放主战场,虽然他们依旧是打了不少胜仗,但是相比于其他野战军来说,功劳上就显得弱了一些。
除了弱之外,有人说没有太多名将的原因是彭德怀性格不好,与其他人相处不好。
其他野战军都是军长和政委相配合,只有一野是彭德怀军政一肩挑,造成这样的原因只因为他性格太暴躁。

其实并不是这样,彭德怀虽然性格直率,但是他也不是完全的固执不听人劝,曾经杨尚昆、滕代远等也都和他搭档过。
只是搭档的时间都不长,所以大家印象不深,很多时候他都是一肩挑,直接就能做决定,因此就不用给他配政委。
总的来说,彭德怀综合素质很高,带着底子薄弱的一野在西北地区也打了不少胜仗,只是因为胜仗没有其他野战军多这种客观因素,被授予军衔的名将就少一些而已。

参考信息:
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彭德怀的为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