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轨道线网优化

天府动态飒 2024-03-24 12:39:38

消息:成都未来科技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优化方案编制招标​​​​​​​​​​​​​​​​​​​​​​

​​

东部新区福田地铁站已经开通

有网友问:为何在目前既有的轨道交通基础上还要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网优化呢?

就这问题谈谈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首先从成都未来科技城,处于交通网位置说起。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东至金简仁快速路,南至南干渠,西至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路,北至成自高铁。距离成都主城区约50公里,距离2公里(一站路)即可到达天府机场。

未来科技城交通图(来源成都高新)

外部交通网布局!

就目前交通方面有成渝高速与机场高速对接,还有成宜高铁三岔湖站,成宜高速,及其它规划其他交通线都相较于线网地理位置几乎是科技城边上。就是S2线(市域轨道交通)看图示也没有深入未来科技城腹地。

成都高新区发布:成都未来科技城福田TOD依托“空、轨、铁、路、站”的交通优势。

围绕18号线(及未来的19号线)福田站点构建树状延伸慢行体系,无缝衔接交通、总部办公、商业休闲、精品酒店等功能业态,结合环抱公园的科技之树,打造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企业总部园和城市会客厅。

同样也是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市国际枢纽的首站门户。

也同样预示着未来在福田站基础上,无缝衔接其他制式的轨道交通。

上面提到(树状延伸慢行体系)地铁、高铁作为主干再以慢行体系支持,从十四五规划中看到,东部新区多条D系S系轨道交通,及近期L级低运量慢行轨道交通规划。

如何将城区外围与而科学城60.4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组团,交通要想更丰满一点,那么低运量轨道交通就有可能纳入规划。更对于更多企事业单位入驻,级组团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可能在低运量(L级)轨道交通上着手研究规划优化。

内部与外部线网

在招标公示第二条提到核心问题:从未来科技城既有线网对外联系和内部组团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调整、城镇开发边界成果、城市功能结构优化、近期建设重点片区等方面的新变化、新要求出发,分析轨道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线网对外联系和内部组团)充分说明外部交通大环境已经构成,内部组团交通动脉“血管”布局进行深入科学具体研究。为未来科技城更有效赋能。

低运量:

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概念及制式分类

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概念及制式分类

低运量轨道交通服务于城区、外围组团、工业园区、旅游景区,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在0.5~1.0万人次。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标准,主要有5种制式,国内应用最多的为有轨电车系统和导轨式胶轮系统。

有轨电车系统

导轨式胶轮系统

悬挂式单轨系统

自动导轨系统

电子导向胶轮系统

系统制式划分

系统制式是指综合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功能、性能、技术参数和支撑导向方式的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按照系统制式划分为地铁系统、市域快轨系统、轻轨系统、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跨座式单轨系统、悬挂式单轨系统、自导向轨道系统、有轨电车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十类,各分类的技术特征见下表:

从往期信息可以看出与未来科技城有关线路:

D2线:该线路主要服务于空港新城,起于东部新区经天府奥体城,止天府国际机场南部。(大致站点:三岔街道、蓝绸带社区、奥体城公园、六环高速三岔出口、玉成街道、机场商贸区、机场北等。该线路将接起D3、D6线、S13线、18号线。

其中D6线起点为未来科技城

D6线:该线路主要服务东部新区。该线路起于未来科技城、止天府奥体城。

丹景街道轨道交通:

D3线:该线路主要服务于空港新城,起于三岔湖西侧经未来科技城后延天府奥体城附近。(大致站点:丹景街道长岛国际酒店、新民乡(丹景街道)站、未来科学城、成都东部七中、三岔街道、汪家村、福田街道、草池街道等区域,详情以实际为准)如果此线落地,昔日的新民乡(丹景街道)毕竟以此搭上东部新区快速发展的列车,对今后的文旅产业又是一个动力引擎。D2、D3互为交互交通网络。

还有关于东部新区2023规划新增

未来医学城L3天府动植物园L4

公众号天府动态:东部新区未来两条轨道交通线

科技城以现有交通为基础,做适应长远发展,做环境,配套分析,优化,设计,采纳,落地。打造未来科技城中心城区组团、工业园区、旅游景区轨道交通路网。未来科技城迎来繁花锦簇的时节也为时不远了!按公示期限2024年3月底,将会呈现规划结果,期待优化结果早日出炉。

总而言之:东部新区未来轨道交通线,终极目的,适应发展需求,组团需求,环境需求,人流量需求,各线路闭环需求。做深度研究优化,外围,与内部交通互容的模式。期待新篇开启!

0 阅读:0
天府动态飒

天府动态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