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控制好空腹血糖,控制好这6个指标也非常重要

全映安 2024-03-27 10:43:02

糖尿病控制好6个指标,可以延缓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只知道监测空腹血糖,认为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平安无事了,就算血糖达标了,这样认为是错误的,我们不但要空腹血糖达标,还要让以下6个指标也达标,这样才能避免糖尿病并发的发生。

1、餐后2小时血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只知道空腹血糖的重要性,确忽略了餐后两小时血糖的重要性,餐后血糖水平反映了胰岛素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对指导用药有重要意义。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然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就会很高,这样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不利的,也是医生指导用药的重要意义,大家一定要重视。

2、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它可以反应近3个月平均血糖的水平,也是决定医生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重要的依据。正常值为4%至6%。在糖尿病开始治疗时建议3个月检测1次,血糖一旦达到治疗目标时可以6个月检测1次。

3、糖化白蛋白: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价糖尿病患者短期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重要的依据,对短期内血糖变化比糖化血红蛋白更敏感,正常值为11%-17%。

4、控制血压: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60%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也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还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加重。反之,控制高血压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糖尿病患一般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特殊人群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尿蛋白正常通常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若蛋白尿>1g/ 每天、 需要控制在125/75mmHg及以下,年龄较大或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需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5、控制血脂: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升高。这些血脂异常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和死亡的风险。糖尿病患者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毫摩尔每升,如果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梗等,要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毫摩尔每升。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检查1次血脂。接受降脂治疗的建议4-12周后复查血脂,了解降脂治疗的效果。

6、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会进一步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减轻体重,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其中有部分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停用降糖药物,达到糖尿病“缓解”的状况,另外还可以延缓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糖尿病进展。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这6个指标,只要把这些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避免并发症的早发生。

0 阅读:0
全映安

全映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