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人浪费食物64斤被处罚,“粒粒皆辛苦”是背着玩的?

评底郭 2025-04-05 10:34:29

2025年以来,江苏苏州姑苏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强化餐饮浪费监管执法,为发挥执法典型警示作用,近日公布一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在“金阊街道某单位食堂采用固定套餐模式供餐案”中,该单位食堂采用固定套餐模式供餐,当餐就餐人数316人,食物浪费量达64斤,平均每人浪费2两多食物,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八条规定遭到行政处罚。

(4月5日《现代快报》)

单位食堂、机关食堂,本应该是爱惜食物、珍惜食物的正面表率,却成为了食物浪费的负面典型。在这家单位食堂,当餐 316 人就餐,产生浪费 64 斤食物,每人平均浪费 2 两多。

表面上看,每个人才浪费2两食物,似乎也不多,甚至有人会认为不值得一提。可是需要知道的是,日子不可长算。316人浪费食物64斤只是一顿饭的浪费数据。这家单位食堂采用的供餐模式是固定套餐,理论上来说,这种浪费会是常态化的,而不是偶然化的。一顿饭浪费64斤,一月下来呢?一年下来呢?十年下来呢?浪费是不是就是十分惊人的?

再延伸了来说,一家单位食堂的浪费是这样的,全国的单位食堂加起来的浪费量会是多少?

316人浪费食物64斤被处罚,“单位食堂”本该是反浪费的表率。开设单位食堂的,除了企业之外,多数是机关事业单位,甚至是政府机关的食堂。我们呼吁老百姓爱惜食物、珍惜食物,单位食堂理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做给群众看”,形成良好爱惜食物的氛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歌,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作为机关单位的食堂,都是成年人,都是有知识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难道不理解“锄禾日当午”的意思?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316人浪费食物64斤被处罚,反对食物浪费,就是要拿单位食堂开刀!单位食堂,作为职工日常用餐的场所,人员相对集中且用餐稳定,其食物浪费现象影响更为广泛。每一份食物的处理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职工的价值观。如果连单位食堂都无法有效遏制浪费,又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反浪费的良好风气?

单位食堂应该根据职工用餐量和口味偏好调整套餐搭配,推行小份菜、半份菜,提高食物的利用率,而不是浪费食物不知道心疼。“锄禾日当午”不是让你背着玩的,不能说的比唱的好听!“单位食堂”更要有一颗“天地粮心”!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