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加上后半句意思全变了!老祖宗:话是真就听一半啊?

知一大人 2024-07-02 13:11:27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庄子的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很多人谆谆教诲:人生有限,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啊。

直到有一天,我们看到了庄子这句话的“全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其实庄子想说的是:

人生有限,知识无涯,你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涯的知识,那就“die”了啊。

庄子说的很透彻:人不能去追求知识,而是要将知识为自己所用。

事实上,很多话在流传的过程中,都被传成了“半截话”。

庄子是这样,《论语》也是这样。

难怪有人调侃,如果老祖宗知道了,一定会感慨:

你们这话真就听一半啊!

01、以德报怨?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夸赞他人为人大度,开口就是“以德报怨”。

有人说,这是孔子都赞美的好品质。

其实谬矣。

在《论语》里,这句话是这样的: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这种事咋样?

孔子听后估计要一翻白眼:以德报怨,那用啥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看得很清楚,如果过分夸大众人不能做到的内容,就容易变成“喊口号”。

孔子向来反对“喊口号”。

如果你暂时不能做到,那就往下降一个难度系数。

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给自己时间和逐次的递升,其实就是不想做。

来问孔子的人就是这样,他真的是想“以德报怨”吗?

非也。

他想要的,是听孔子夸赞他的这个说法。

说法永远不等于做法。

孔子一眼看穿,所以直接就揭破了。

孔子的回答,并不是反对“以德报怨”,而是提醒: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那啥。

02三思而后行?

现在很多时候,大家劝人不要冲动,要多思量,总会说出这一句:三思,三思而后行。

其实,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这位同学,做事情总是思虑再三,各个角度都要考虑周详。

孔子听说之后,撇嘴说:太折腾了,没那么麻烦。

在这里,“三思”不是指“想三次”,“再”也不是想两次。

毕竟,孔子不是教数学的,想三次和想两次没什么实质上的区别。

对于这句话,一种解读,很“无我”。

季文子这个人做事谨慎,总是要想好“你、我、他”三个角度的利益,总想一碗水端平。

孔子听说后,就说:把“我”去掉,想好两个角度就行。

这样的解读,一下子就到了老子“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甚至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佛家也讲“无我”,这样在这个角度上,儒释道三家就“合一”了。

还有另一个解读。

那就是孔子是用动态的眼光在看待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思考问题时,是静态的。

我们总想着“我现在很穷困,如果我有100万就好了,那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这就是静态思维。

事实上,当你有100万之后,你的问题不会解决,反而会变得更大。

我们的人生是动态的,所以我们也要在动态之中解决问题。

所以孔子说的是,不要想着什么都考虑周全再去做事,你只管去做,路上遇见的问题,路上解决。

这个思想延续下来,就是后来我们都熟知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

后来的很多新的说法,回头去看,老祖宗早就说过了。

03言必信,行必果?

现在很多人将这6个字当作了“说到做到”“言出必践”的代名词。

其实,这句话的原文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孔子对此不屑一顾。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是子贡跟孔子的对话。

子贡是孔门中的大商人,也是儒商鼻祖。

子贡叫端木赐,所以后世称赞一个儒商,会说他有“端木遗风”。

在这里,子贡问老师孔子,什么叫做“士”?

孔子说到“言必信,行必果”时,非常不屑地说“硁硁然小人哉”。

这是小人习气,不可助长。

因为是跟子贡交流,所以孔子就用了子贡能听懂的语言。

子贡是一个大商人。

他最能理解“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你去看任何一个老板,都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为何?

因为他面临的市场就是随时在变化的,如果不能跟随市场变化,苦守一个“言必信,行必果”,那结局定然非常“不哇噻”。

这才是孔子的鲜活,他告诉你,从来不要拘泥于什么“言必信,行必果”。

你要做事情,就不能给自己戴上太多枷锁。

凡事发生,是为了助你做事,而不是让人束手束脚。

遗憾的是,自孟子以降,后世的儒者,越来越僵化教条,于是在他们口中,孔子也成了一个泥古不化的“老顽固”。

细说起来,看到后世的学生把自己做成画像悬挂于道德高墙之巅,不知道孔子是该笑呢,还是哭笑不得。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