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用陶俑代人殉,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狠话

又莲评历史故事 2024-12-14 08:16:54

秦献公用陶俑代人殉,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狠话

世人皆知春秋战国时期,秦献公颁布法令,废除活人殉葬,改用陶俑代替。这一举措在当时可谓是惊天动地,无数生命因此得以保全。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堂堂至圣先师孔子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说出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样的狠话。这究竟是为何?难道在孔子眼中,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吗?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秦献公改革的时代背景

公元前384年的那个深秋,秦国都城雍城内外一片肃穆。秦献公刚刚送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按照当时的礼制,这位大臣的陪葬队伍中应有数十名奴仆随葬。

就在众人准备行礼时,秦献公忽然叫停了这场殉葬仪式。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可是自商周以来的传统大礼,谁敢违逆?

原来,就在前一日,秦献公接见了一位来自东方的能工巧匠。这位工匠献上了一批精美绝伦的陶俑,其神态举止惟妙惟肖,竟与真人无异。这让秦献公眼前一亮。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商周以来的殉葬之风可谓是触目惊心。但凡贵族死后,动辄就要几十上百人随葬。单是秦国一地,每年因殉葬而死的人就不下千数。

更让秦献公忧心的是,当时的秦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西有戎狄虎视眈眈,东有诸侯国虎踞龙盘。秦国要想在这场混战中站稳脚跟,最需要的就是人力资源。

一位老臣曾经在朝堂之上向秦献公进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今我秦国地处西陲,开发未尽,最缺的就是耕种之人、操戈之士。这殉葬之俗,年复一年,耗费的都是国家的根本啊!"

这番话让秦献公茅塞顿开。他派人暗中统计,发现秦国自立国以来,因殉葬而死的人数竟然超过了战场阵亡的将士。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让秦献公下定决心要变革这一陋习。

然而,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秦献公提出要用陶俑代替人殉时,朝中许多守旧派大臣立即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对先祖的大不敬,会招来天谴。

但秦献公的态度异常坚决。他在朝堂上掷地有声地说:"活人尚且难以养活,何况死人?与其让活人去陪葬,不如让他们为秦国开疆拓土!"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就此展开。秦献公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陶俑制作技艺,并专门设立工坊,培养陶俑制作工匠。这些工匠不仅要会制作陶俑,还要深谙礼仪制度,懂得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物造型特点。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了民间的热烈响应。许多原本惶恐不安的百姓,纷纷松了一口气。特别是那些家中有人在权贵家做奴仆的人家,更是欢欣鼓舞。

二、陶俑代人殉的深层原因

公元前384年的那场改革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世人只知秦献公颁布法令废除人殉,却不知这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一年,秦国边境发生了一件大事。一支从西部返回的军队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戎狄部落正在集结大军,准备对秦国发动进攻。面对这个威胁,秦献公立即召开朝会商议对策。

当时的秦国太史令站出来说:"启禀君上,臣翻阅典籍发现,自先王以来,我秦国每年因殉葬死去的壮年男子,足以组建十支精锐部队。若能改变这一陋习,不出三年,我军实力可增加三成!"

这番话引起了秦献公的高度重视。他随即派人深入民间调查,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但凡有权贵过世,周边村落的年轻人就会纷纷逃离,有些甚至举家迁徙到他国。

更令人忧心的是,一位边陲将领上书反映:因为惧怕被选为殉葬者,不少青壮年宁愿投奔敌国,也不愿意留在秦国服役。这对于正处于扩张期的秦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恰在此时,秦国南部发生了一场大旱,庄稼歉收,百姓食不果腹。一位年迈的大夫在朝堂上抱着竹简,声泪俱下地说:"近日一位权贵下葬,竟要百余人殉葬。这些人若是活着,便是百余张劳动的手,百余个纳税的户,如今却要与死人一同入土,实在是国家的重大损失!"

秦献公深知,要让秦国在诸侯争霸中占据优势,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充足的人力资源。无论是开垦农田、修建水利,还是征战四方,都离不开大量的劳动力。

于是,秦献公下定决心推行改革。他先是在自己的家族中率先实行陶俑代替人殉,以此树立表率。接着,他又颁布法令,规定凡是采用陶俑代替人殉的贵族,可以得到朝廷的奖赏。

但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守旧派贵族认为,用陶俑代替活人,有违祖宗礼制。他们甚至扬言,如此做法会招致天谴,使秦国蒙受灾祸。

面对这些质疑,秦献公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下令在王陵之中预先制作了自己的陪葬陶俑,并向朝臣展示说:"寡人百年之后,也将以陶俑代替人殉。礼制虽重要,但民命更可贵!"

这一举动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原本持反对态度的贵族,看到君王都以身作则,也纷纷改变了立场。特别是那些边境诸侯,更是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因为他们深知,在面对外敌时,每一个士兵都是宝贵的战力。

三、鲜为人知的改革细节

当秦献公的改革令在各地传开后,一场轰轰烈烈的陶俑制作热潮随之兴起。然而,世人只知道陶俑取代了人殉,却不知这其中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雍城南郊,一座规模宏大的官方陶俑作坊悄然建立。这座作坊的主事者名叫公输班,此人是当时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一日,他向秦献公献上了一批特制的陶俑,这些陶俑不但形态逼真,更能根据不同身份制作出相应的服饰和器物。

公输班还在陶俑制作中加入了一项创新:他在陶土中添加了特殊的材料,使得成品既坚固耐用,又不会在地下腐蚀变质。这一技艺很快传遍了秦国各地,成为后来兵马俑制作的重要基础。

然而,新政策一出,立即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一位名叫魏庄子的大贵族甚至带领家族中的数百人,跪在宫门外请愿,声称:"陶俑怎能与活人相比?先祖在天之灵定会震怒!"

面对这样的阻力,秦献公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下令在皇陵中预先制作了一批精美的陶俑,其中不乏将军、大臣的形象。这些陶俑的容貌、服饰都惟妙惟肖,甚至连胡须都一根根清晰可见。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陶俑的制作还遵循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将军俑身披铠甲,文官俑手持简册,侍从俑俯首帖耳,每一尊陶俑都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其身份地位。

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贵族们的兴趣。他们发现,用陶俑陪葬不但能保持礼仪排场,还能将自己的威仪永远保存下来。很快,一些开明的贵族就开始效仿,纷纷定制属于自己的陶俑陪葬品。

在民间,陶俑制作也逐渐兴起。一位叫做韦造的陶工,原本在集市上制作陶罐谋生。后来他学会了制作陶俑,手艺越发精湛,甚至被推举为当地的陶工行首。韦造不但自己制作陶俑,还收徒传艺,为陶俑制作培养了大批人才。

更有趣的是,一些民间艺人开始在陶俑中加入地方特色。比如关中地区的陶俑多为魁梧壮实,而陇西的陶俑则带有浓郁的戎狄风格。这些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推移,陶俑不再仅仅是殉葬品,更成为了一种艺术品。有的富商会把精美的陶俑摆在堂前,用来彰显身份。甚至有些外国使节来访,都会特意求购秦国的陶俑带回国去。

在这场改革中,秦国的手工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据记载,仅雍城一地,就有上百家陶俑作坊,工匠数以千计。这些作坊不但制作陶俑,还研发出了各种新的烧制技艺,为秦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孔子言论的真实含义

世人皆知孔子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却不知这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

话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路过秦国边境。当时,一场大型丧葬仪式正在举行。孔子看到墓前摆放着数百尊陶俑,便向当地人询问缘由。

有位老者告诉孔子:"这是秦献公新定的规矩,如今我们秦国改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了。"说着,老者还向孔子展示了一尊形态逼真的武士俑。

这时,孔子的弟子子贡忍不住问道:"老者,不知这'俑'字该如何解释?"孔子在一旁答道:"'俑'者,用也。取其可用之意。"

这番对话被记录在当时的史册上。有意思的是,孔子并没有对陶俑代人殉表示反对,反而对"俑"字的含义作了详细解释。

再说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古籍中还记载了一段有趣的对话。一日,鲁国大夫问孔子:"秦国用陶俑代替人殉,此举是否有违礼制?"

孔子回答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一出,在场的人都露出疑惑的神情。只见孔子接着说道:"先王制礼,本为教化。既可用陶俑代替活人,何不索性废除殉葬?"

这段对话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并非是在谴责秦献公,而是在表达"既然有人开创了用陶俑代替人殉的先例,为何不继续推进,彻底废除殉葬制度呢?"的意思。

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儒晏子也对此事发表过看法。他说:"孔夫子此言,是在赞许秦献公开创善举,并希望后人能继续推进,最终废除殉葬。"

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多次看到各国贵族大肆殉葬的场面。有一次在卫国,孔子见到一位老妇人在路边哭泣,原来她的儿子被选为殉葬者。孔子当即叹道:"礼不可废,但更不可失其本意。"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礼制固然重要,但礼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化民众,而不是残害生命。从这个角度来看,秦献公用陶俑代替人殉的改革,恰恰符合孔子所说的"礼之本意"。

后来,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解释这句话时说:"夫子所言'无后',是问后人为何不继续推进改革。这正是夫子期望后人能够完全革除殉葬陋习的深意。"

这样看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实际上是孔子对秦献公改革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人的期望。他希望后人能够继承秦献公的改革精神,最终彻底废除殉葬制度。

五、历史对秦献公改革的评价

时光荏苒,当后世史家翻开历史典籍,重新审视秦献公的这场改革时,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细节。

公元前2015年,陕西考古队在秦国故地发掘出一座大型贵族墓葬。墓中出土了数百尊保存完好的陶俑,每一尊都形态各异,神态逼真。考古专家通过碳14测定发现,这批陶俑正是秦献公改革后不久制作的。

在这座墓葬的随葬品清单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份珍贵的竹简。竹简上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生前的一段话:"今秦王革新殉葬之制,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吾死后当以陶俑随葬,以全活人性命。"

这份竹简的发现,印证了秦献公改革在当时已经得到了贵族阶层的普遍认可。更有意思的是,在这座墓葬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陶俑作坊遗址。

作坊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制作工具和半成品,其中包括精细的模具和各种雕刻工具。这说明当时的陶俑制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

在秦国统一六国后,这项改革被推广到全国范围。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陶俑代替人殉的政策。著名的兵马俑,正是这一政策的最高体现。

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秦献公的改革:"秦献公之改,救万民于水火,开创礼制之新风。"这段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这场改革的重大意义。

到了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在为《史记》作注时说:"秦献公革新殉葬之制,开创用陶俑之先河,此举不但保全了人命,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宋代大儒朱熹在解读孔子"始作俑者"一语时指出:"秦献公此举,既合礼制之本意,又顺应民心。此乃圣君明主之举措。"

明代的考古学家徐中行在考察秦俑时感叹道:"秦献公改革之功,不仅在于废除人殉,更在于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今天,当我们走进西安博物馆,依然能看到那个时代留下的陶俑。这些陶俑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更见证了一场改革对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为人类文明的杰出代表。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秦献公那场改革性的决定。

二千多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博物馆的展柜前,凝视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时,仿佛能看到一位富有远见的统治者,为了改变一项残酷的陋习,毅然开创新风的身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沉默的陶俑,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古代文明进步的见证。

0 阅读:0

又莲评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