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产儿日|广东专家呼吁规范诊疗理念,科学使用抗生素

南方+客户端 2023-11-17 23:07:00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医学中心主任张华岩表示,希望通过规范化诊疗,运用“高精尖”技术提升医疗质量,积极推动中国新生儿诊治事业发展。

与国际医院合作开展多项研究

“目前,我国新生儿重症诊疗技术已经大幅度提高,但规范化诊疗理念有待提高,诊疗工作需要更加细化。”近3年,在张华岩的带领下,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妇儿”)新生儿中心开展了41项诊疗管理规范制定工作,与国际公认的最新医学证据和理念相接轨。

张华岩以《新生儿转运规程》为例介绍,小到谁负责接转运电话,大到如何更快地将重症患者安全接收过来。“广妇儿有4个院区,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不耽误患者转运,不拒绝患者,尤其是重症的患者。”

据了解,2018年至2022年,新生儿科共救治59656例患儿;2018年至2023年10月,广妇儿共出车转运危重新生儿5707人次。

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广妇儿如何保证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危重新生儿等得到高水平的救治?

张华岩表示,近年来,广妇儿十分重视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质量改进,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联合举办了学术培训班,重点提升儿科医生和护士的技能,并切合实际做一些有助于提升儿童医疗质量的项目。

例如,培训人员针对静脉导管感染问题进行改进,在2020年“降低N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质量改进项目”完成后,该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由之前的5.9例/1000中心静脉导管日,降至2.9例/1000中心静脉导管日,极大地提升了救治水平和质量。

近几年,广妇儿新生儿中心大力提升医护人员救治能力,采用新生儿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亚低温治疗和超早产儿早期精细化管理等多种高精尖技术,保障危重新生儿的成功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至今,新生儿科共开展ECMO治疗21例。张华岩说,其中成功撤机18例,出院前存活15例,此数据基本上属于世界水平。“实际上,大部分患儿可通过强有力的综合治疗抢救回来,ECMO是抢救的终极武器,在我们中心并不会随便使用。”

规范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的产生

近日,广妇儿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肺动脉高压患儿,出生10天后,因严重呼吸衰竭而使用了ECMO进行生命支持。该患儿上ECMO的第一天,张华岩在查房时就将抗生素停掉了。

“这个孩子当时并没有感染,不能因为他病得很重,就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维持。”张华岩团队在2020年制定的《新生儿病房经验性抗生素使用规范》中提到,应选择最窄谱、最有效的抗生素,规范抗生素治疗。

张华岩表示,合理使用抗生素极为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会加快人体产生耐药菌,最终造成感染治疗困难。

她说:“新生儿出生后,他们身体里的菌群会经历慢慢建立的过程,不当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将本应正常的菌群杀掉,这些孩子出现喂养不耐受和耐药菌,甚至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因此,张华岩认为,培养医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很重要。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医生在进行治疗时,一定是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衡量的,要尽可能选择副作用最小、患者获益最大的治疗方案。

[采写]南方+记者厉思璇

[摄影]南方+记者许舒智

通讯员周密

[作者]厉思璇;许舒智

广东健康头条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