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33位战将之死,17人病死,1人被淹死,4人死于自己人之手
提到三国猛将,蜀国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那么孙吴有多少能够拿得出手的战将,他们的战绩如何,最终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来给各位看官朋友来个大盘点,一起来看看孙吴到底有多少战将,总结起来上过战场打过仗的战将,孙吴一共有33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99c9e3666f1b47b2d0693249f10f9b.png)
提到孙吴的战将,主要分为三个梯队,第一个梯队武力值不错,战功一流被世人所熟知的战将。第二个梯队,武力水平一般,但是有拿得出战绩的将领。第三个梯队,担当武将之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将领。
孙吴33位战将之死第一位孙吴战将乃是朱桓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县人。
朱桓在孙吴官至前将军、假节,封为嘉兴侯,而朱桓生平最大的战绩便是大破曹仁,斩常雕、俘王双等。原来曹魏在夷陵之战后,便大举伐吴,魏国大司马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fb690a1acfa0ef6e2824a380c35663.png)
而当时朱桓手中只有5000兵力,在几经思索之后,朱桓采取偃旗息鼓,诱敌来攻之计,最终将曹仁打退,因此孙权提升朱桓为嘉兴侯,任奋武将军。
公元238年,朱桓病死。
史料《三国志》记载:年六十二,赤乌元年卒。吏士男女,无不号慕。
因此总结来看,朱桓乃是病死。
第二位孙吴战将乃是孙韶
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富春人,乃是吴国宗室、将领,生平最大的战绩便是镇守边关数年,参与合肥之战,当时孙韶主要负责率军攻打广陵等地,袭击曹丕的军队,夺得副车车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c5925c3e6a9b25926a11ae8caefe83.png)
公元241年,孙韶去世,享年53岁。至于孙韶的去世原因,很大可能是病死。
第三位孙吴战将乃是贺齐
贺齐,字公苗,会稽郡山阴县人。
公元196年开始效力于孙吴集团,公元203年,会稽郡南部的建安、汉兴、南平等地的强族首领起兵反对孙权,贺齐率兵讨伐,斩杀叛军数千人,最终稳定秩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5651dc9100140eb4c966e1cd82ba492.png)
公元222年,贺齐迁为后将军,担任徐州牧。
整体来看贺齐,平定山越有功,身经百战,擅长打水战。
在史料《三国志·贺齐传》之中记载: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休等惮之,遂引军还。
看看,就连曹休也忌惮贺齐。
公元227年,贺齐去世。至于去世原因,可以从贺齐的从军记录来看,很大可能是积劳成疾而亡。
第四位孙吴战将乃是吕岱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
吕岱生平最大的战绩便是安定岭南,抚平山越,历仕孙吴两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e42805af0a708b05b0a83eb8a9cb18.png)
公元215年,吕岱跟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成功平定三郡。公元220年,率兵平定桂阳、浈阳间的王金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
公元226年,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升为镇南将军。
公元256年,吕岱去世,享年96岁,算是寿终正寝。
第五位孙吴战将乃是宋谦
宋谦乃是三国时期孙吴将领,先后跟随孙策、孙权,而在夷陵之战时,宋谦跟随陆逊连破蜀汉五屯。在三国演义之中,宋谦在合肥之战时被李典射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234187bc3670523d644832093621b3.png)
而在正史之上,宋谦在夷陵之战过后,便基本消失于历史舞台。
因此,总结来看宋谦算是死因不明。
第六位孙吴战将乃是陈表
陈表,字文奥,庐江松滋人。
陈表最初以太子中庶子之职,担任翼正都尉兼偏将军,而陈表的主要战绩便是充实部伍,讨平吴遽。除此之外,基本拿不出其他功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fa65f19e314ad47837826402da6f9d7.png)
在平定吴遽叛乱之后,陈表去世,死因不明。
第七位孙吴战将乃是吕据
吕据,字世议,汝南细阳人,郎官出身。
公元231年,吕据跟随太常潘濬讨伐五谿,数有战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e013b9bbb5da855be0b670f9b37967.png)
公元251年,吕据升任荡魏将军,孙权去世之后,吕据升为右将军,公元253年,升为骠骑将军。
公元256年,吕据率军攻打曹魏,而在中途得知孙峻已死,掌权人变成了孙綝。吕据于是不听军令率军返回,意图废除孙綝,只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吕据自尽而亡,并且被夷灭三族。
整体来看,吕据乃是自尽而亡,算是被自己人逼死。
第八位孙吴战将乃是朱治
朱治,字君理,丹阳郡故鄣县人,担任安国将军、吴郡太守之职。
公元188年,朱治讨伐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贼军,立下战功。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压境,朱治向孙贲陈说安危,孙贲便不送子质,也就是说朱治是赞成和曹操开战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f2600f9537f511891643c63047fbc1.png)
公元223年,朱治被封为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郭侯,公元224年,朱治病死,享年六十九岁。
第九位孙吴战将乃是朱异
朱异,字季文,吴郡吴县人。
公元237年,朱异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
公元241年,朱异献计攻破曹魏樊城外围,公元252年,朱异升任镇南将军,在同年击败魏将诸葛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537350b7797a8c9a5c5a78e3a03109.png)
公元257年,吴主孙亮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军援救诸葛诞,但是在公元257年8月,朱异军中由于缺粮而退兵,由此一来惹怒孙綝,最终将朱异斩杀。
总结来看,朱异死于自己人之手。
第十位孙吴战将乃是朱然
朱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乃是朱治的外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5881ad37cdc64a9f330ebb5d985974.png)
朱然曾经跟随吕蒙擒杀关羽,被升为昭武将军,封为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在夷陵之战时朱然和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事成之后,被升为征北将军,封永安侯,后来朱然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
公元249年,朱然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第十一位孙吴战将乃是孙桓
孙桓,字叔武,吴郡富春县人,官至建武将军,东吴宗室孙河第三子。
公元219年,孙桓跟随吕蒙参与袭击荆州的军事行动,最终关羽大败,而孙桓招揽关羽残余兵力,得到兵力5000及大量牛马器械等物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db1dd366e6723067dace5a529afabd.png)
公元222年,孙桓官拜安东中郎将,跟随陆逊抗击刘备,在刘备败逃之时,孙桓率军截击,险些生擒刘备。不过,孙桓本人在夷陵之战过后不久便去世,年仅26岁。
整体看来,孙桓很有可能是病死。
第十二位孙吴战将乃是陆抗
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人,乃是孙吴第四任大都督陆逊之子,官拜镇军大将军、大司马,被称之为孙吴最后的名将。
公元245年,陆抗刚好20岁,其父陆逊去世。孙权任命他为建武校尉,领其父陆逊部众五千人,驻守在武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524364426bae2ea11dd2158d5325de.png)
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后,陆抗被拜为奋威将军。
公元264年,陆抗率三万人出征,和步协及征西将军留平、建平太守盛曼共围永安城,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公元272年,陆抗在西陵之战中大获全胜,最终大败晋军,攻克西陵,诛杀步阐及其将领数十人。
公元274年,陆抗去世,去世原因乃是病死,在陆抗去世之后,吴国再无良将,因此陆抗被称之为孙吴最后的名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1d98f52c204f3142012c74d172d427.png)
第十三位孙吴战将乃是盛曼
盛曼乃是东吴,建平太守,在其生平并无多大的表现,在蜀汉灭亡时,盛曼与将军谢询奉命率军入巴东,被巴东守罗宪击退,后来盛曼生死不明。
第十四位孙吴战将乃是留平
留平乃是会稽长山人,历任孙吴征西将军、左将军。最后被孙皓大会群臣时被赐毒酒,幸免后忧郁而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0c9609d70c46e74d139b4fefc0b246.png)
总体来说,留平算死于自己人之手。
第十五位孙吴战将乃是步协
步协乃东吴丞相步骘之子,担任抚军将军,永安七年率兵攻打蜀汉,被大将罗宪所阻。公元265年左右,步协去世,死因不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17256e7f2f449a109a166afb617ac1.png)
第十六位孙吴战将乃是全琮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乃是孙吴桂阳太守全柔之子。
早年全琮参与讨伐山越,后来募兵守卫牛渚,迁为偏将军。
在石亭之战中,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魏大司马曹休,因此迁东安郡守。公元229年,迁卫将军、左护军、领徐州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1d7c2aea09cb73a29cbaccebaf62ac.png)
公元249年,全琮去世,去世原因不明。
第十七位孙吴战将乃是马忠
马忠乃是孙吴战将,武力值连三流都算不上,但是他可是三国有名的捡漏王,在关羽兵败突围至临沮之时,被马忠生擒,而在刘备东征之时,马忠又射死黄忠。
只不过,在三国演义之中,马忠最终被麋芳和傅士仁斩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3e2070ed304791cc32875b9ac1a035.png)
第十八位孙吴战将乃是周鲂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县人。
周鲂最大的战绩便是在石亭之战中诈降曹休,并让曹休一败涂地,后来周鲂被升为裨将军,赐爵关内侯,十三年后去世,去世原因不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c5ed17f7cae173bd2b0125e09471c22.png)
第十九位孙吴战将乃是程普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早年跟随孙坚,随后又效力孙策,孙权等人,乃是东吴孙氏三代元勋之一。
整体来看程普战功卓绝,讨黄巾、破董卓,救孙策,定江东,参与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皆立下战功,最终被封为荡寇将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1ae592539aabac94c2754e6e1df7eb.png)
在赤壁之战过后程去世,去世原因乃是病死。《吴书》曰:普杀叛者数百人,皆使投火,即日病疠,百余日卒。显然,程普乃是病死。
第二十位孙吴战将乃是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人。
早期和程普一样,跟随孙坚讨伐董卓,南破山越,北退董卓,后来参与赤壁之战,并且和周瑜上演苦肉计,最终让曹操大本营着火,孙刘联军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只不过在赤壁之战不久,黄盖病死,推测来看和苦肉计有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dcc118ab49460b3556ab294a4d72fc.png)
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第二十一位孙吴战将乃是韩当
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
和程普黄盖一样,韩当也是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掌门人,并且功勋卓绝,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
在史料《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之中记载:会病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e1ccf8694be66ac27363afe066ba9f.png)
公元226年,韩当去世,去世原因乃是病死。
第二十二位孙吴战将乃是蒋钦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
公元208年,蒋钦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斩首七千,参与合肥之战,和袭击荆州之战,只不过蒋钦最终在讨伐关羽之后的回军途中便去世,原因乃是病死。
史料《三国志》记载:权讨关羽,钦督水军入沔,还道病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83b0b71cd21e22a2d8906eb6b283ca.png)
第二十三位孙吴战将乃是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
周泰和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并且参与征讨黄祖,参与赤壁之战,算得上是东吴名将之才。
只不过在公元222年左右,周泰病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991292ab24d4e5b857c4ffdbdaa200.png)
史料《三国志·周泰传》: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黄武中卒。
第二十四位孙吴战将乃是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武力值不俗,早期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后来又跟随孙权参与合肥之战,只不过陈武最终为了保护孙权撤退而战死。
在史料《三国志·陈武传》中记载:建安二十年,从击合肥,奋命战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a75e2b43c2e9f3fa97e7d479c6abbd.png)
第二十五位孙吴战将乃是董袭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
董袭早期跟随孙策,后来跟随孙权,参与征讨黄祖,讨平彭虎,武力值非凡。但董袭最终的结局却非常不友好,乃是战船倾覆而死。
在史料《三国志·董袭传》之中记载:曹公出濡须,袭从权赴之,其夜船败,袭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3b31d7562dd9afa81a839b3663f834.png)
总结来看,董袭算是被淹死。
第二十六位孙吴战将乃是甘宁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
公元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后来甘宁率军和关羽对峙,并且阻止关羽进军。在合肥之战中甘宁拼死保护孙权,让孙权得以脱身,总结来看甘宁武力值非凡,有勇有谋。只不过最终甘宁却是病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d06b63ccb9af9d3b6741353aaf0085.png)
甘宁的死亡时间大概是在公元215年到公元219年之间,由此总结来看,很有可能是病死。
第二十七位孙吴战将乃是凌统
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乃是孙吴名将,替孙吴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在逍遥津之战保护孙权撤退功劳卓绝。
在公元217年之时,凌统病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c1f21e37bd0f2c6f4a351f2ef832f1.png)
第二十八位孙吴战将乃是徐盛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人。曾经用200兵力打败黄祖十倍之众,后来又用计谋让曹丕撤退,在夷陵之战中打破刘备多处营帐,被封为安东将军兼庐江太守。
公元229年徐盛去世,原因很有可能是病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9a97ca76047eb285219feee6c58869.png)
第二十九位孙吴战将乃是潘璋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虽然武力值不怎么样,但是却非常机灵,在合肥之战中,遏制溃退。征伐荆州,生擒关羽。
公元234年潘璋去世,原因很大可能是病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39c313ee03c3f8fa70eb34fcf9b853.png)
第三十位孙吴战将乃是丁奉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丁奉先后隶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其主要战绩便是在东兴之战中大破魏军前屯,诛杀孙綝。
公元271年丁奉去世,原因乃是病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395c795c2254940b5a7e4e22fc2b53.png)
第三十一位孙吴战将乃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武力值一流,跟随孙策平定江东,被封为折冲中郎将,建昌都尉。公元206年,太史慈去世,去世原因乃是病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67c4a4314a1a06a5e12443957a5063.png)
第三十二位孙吴战将乃是孙策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县人,乃是一统江东的开创人。武力值一流,统军有方,擅长攻城。只不过孙策最终被仇家除掉,孙策本人中箭而亡。
第三十三位孙吴战将乃是孙坚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乃是孙策之父,江东政权的创建者,其主要成就便是斩杀华雄,大破董卓。公元192年,江东猛虎孙坚被刘表下令射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a16cabddab8b4c18a73ff1d801e52e.png)
总结来看,江东33位战将大多数乃是病死,1人被淹死,4人死于自己人之手,对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为何孙吴战将大多数都是病死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