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河南发生一起退伍兵枪杀他人事件。而导致事情发生的深层原因,其实值得很多家长反思:那就是为什么当事人会走上不归路。
当然个人认为,是成长过程中,养成的负面性格导致的。
【1、赵晓东的军旅岁月】
当事人叫赵晓东,其实相对来说,也算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
在1980年代的时候,其实学历赛道并不是一个大众的赛道。当然当时学历赛道的含金量很高,但多数人对于这个赛道是无感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那时候高考没扩招,所以大部分人参与学历赛道属于陪跑,类似于现在资质一般的人搞艺术赛道、体育赛道、棋牌赛道一样,能够熬出头的概率很低,所以没多少人愿意奉陪。
赵晓东的父母在河南南阳当地算是体面人。因此在面对赵晓东不适合学历赛道,又不希望当工人的情况下,倒是给赵晓东找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那就是当兵——其实我在别的文章里也多次说过,即便是在2025年的当下,当兵也是不错的路子。最起码大学毕业后如果没有合适的工作,可以当兵,军方也有相对不错的升迁途径。熬到三十多岁,转业到地方也可以成为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成员。
赵晓东被送到了部队里。其实不可否认,赵晓东确实出色:因为在射击方面,赵晓东很有天赋,如果不出意外,赵晓东单就这个天赋,被提干(最起码可以做士官学校的教学岗)是非常有希望的。但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存在问题,所以赵晓东的性格毛病,也让上边的首长非常不喜悦。所以赵晓东在服役一段时间后,被军方借故安排返回地方工作。
其实世事难料。本来赵晓东的父母是打算让他参军给自己积累资本。但却不曾想,赵晓东积累到了射击的资本,会在后来毁了自己。
【2、赵晓东杀人放火】
赵晓东退役后,在家里安排下,在当地的行政机关工作。但是因为赵晓东性格孤傲,而且经常看不起同事,所以在单位人缘极差。而且,因为双方没啥沟通,所以赵晓东和一些同事之间的误会也越来越大。
当然此时如果双方能有个有效沟通,或者有人给赵晓东做一下心理疏导,或许悲剧不会发生。但问题是并没有。
当时赵晓东把单位的东西擅自拿回家里,然后被部门主管视为盗窃。赵晓东其实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自作主张做错了,但是赵晓东却觉得自己拿的这点东西不值几个钱,居然被视为盗窃?赵晓东觉得自己名声坏了,更感到自己被人欺负了。
于是赵晓东搞到了一把枪,然后利用自己经过射击训练的优势,将和自己关系不好的一些同事悉数射杀。
赵晓东的行为很快惊动了当地警方。因此当地警方对赵晓东进行追捕——在这之前赵晓东还给当地行政单位大楼放了一把火。同时警方了解到赵晓东是神枪手,所以警方的领导专门下达通知:对于这样的危险分子,必要时可以考虑直接击毙。而赵晓东也确实在逃亡路上被击毙。
【3、结语】
其实赵晓东的人生悲剧,很大程度源自性格。而造成这样足以要命性格的原因,不外乎成长过程中,其父母没有让赵晓东做一个心胸宽广、正直的人。
其实一个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好的性格、品行匹配,那么,这种人的结局也是最惨的。
赵晓东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