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哭一把笑一把,青春期更是担惊受怕过大坎

Penny贝妮 2019-10-30 15:50:36

群里聊天,因为有人提到最近那则14岁男孩杀害11岁女孩的新闻,于是大家便开始聊起了孩子的话题。

有人说自家孩子为了考个重点高中,每天只能有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因为上下学时间是死的,回家后还得做功课,根本不能早休息。想不学吧,又不行,竞争太激烈了,人人都这样,不学就意味着直接放弃。但是看着孩子一天只睡6小时,做父母的心里又开始怀疑,这样糟蹋身体去换一个重点高中,到底值得吗?

大家一听纷纷附和,都说现在的孩子真的比我们当初学习辛苦多了,而且学习任务之重,导致大家为了学习,生活上别的事情都顾不上了,生活能力基本为零。

这时,有人就说了一个案例,说她认识的一个孩子在这方面真的荒谬到匪夷所思。这个孩子已经上高三了,暑假自己在家吹空调扇,不知怎么空调扇起火了。

这位朋友在此卖了个关子,让大家猜,这孩子接下去做了什么。

我猜孩子用水去灭火。但群老大到底是老大,一下子就猜中了。原来,这孩子随后就关上家门,离开了家,既没报警,也没灭火。最后家里烧得一塌糊涂,还是小区保安看见后才叫了消防车。

孩子这样的举动,简直让人目瞪口呆。按照正常的思维,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会那么做——哪怕不知道该怎么灭火,做了错误操作,也好过他这样无动于衷、逃离现场啊。

是的,他的这个举动其实就是在逃离现场。为什么要逃离现场呢?因为怕人家发现这个火跟自己有关,怕丢脸。——你要说这样一跑,大家都知道了,不是更丢脸吗?但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遮掩,觉得只要逃离了现场,人家就不知道这个火跟自己有关了,会以为它是自己着起来的。

老大还给我们分析,这种类型的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在大约初中的时候,会有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形象特别在意,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导和满足,那么他会很难放下对自己形象的执念。于是,他的行为总会第一反应去保护自己的面子,而顾不上其它。

这样一解释,我们都明白过来。我也想起了那个青春期大脑发育的典型特征。

这个时期的孩子做事易冲动,明显异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主要是因为这时候大脑发育到了一个特殊阶段:这个时期的大脑,负责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已发育成熟,而负责复杂性思考和决策的前额叶皮质却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们很难让理智控制突如其来的情绪冲动。就像上面那个例子里的孩子感受到情绪的压力之后,就做出了荒谬的行动。

无独有偶,我还从闺蜜口里听说,我们那儿一所著名的中学里又有孩子自杀了,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据传可能是源于情感类问题。

闺蜜们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如此脆弱,但我却觉得这个问题从来都存在。记得小时候在报纸上也看到过青少年自杀的新闻。现在网络发达,让新闻瞬间传遍大街小巷,时不时听上那么一例就造成了频繁发生的错觉。不过,换句话说,也正是因为信息传播快,某些新闻就会带来效仿作用,这确实也会促进悲剧的增多。

当然,具体是否有增长,还是要用数据来说话,但网络上的数据也无从判断是否准确,所以我在这里也就不引用了。

但不论如何,这个孩子身上,同样表现出了青春期孩子的特性:情绪化、易冲动。在这一时期受到的挫折,在他们眼里会无限放大。有的孩子得不到适当的排解,就容易做出无法挽回的行动。

那说这么多,绝不是为那个杀害了11岁女孩的14岁男孩开脱罪责。

这个男孩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算正常,因而用为正常人服务的《青少年保护法》来保护他,实在有违天道。如果法律不能判决他应有的惩罚,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恐怕不会只死一个小孩那么简单。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总体都是情绪化、易冲动,我们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应对呢?

1.认识大脑发育规律

大脑边缘系统,通常在10-12岁之间走向成熟。这部分大脑负责情绪反应和管理记忆,因此,这个时期家长要给孩子进行正面鼓励和激发,为孩子带来正面积极的人生记忆;避免责难、挖苦,甚至体罚,因为这会嵌入孩子记忆,给他带来终生的负面影响。

发育更为缓慢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则负责解决问题、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它们通常要到25岁以后才会逐渐发育成熟。成熟的前额叶皮质,可以让人通过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而做出假设,进而认识到潜在可能性而做出合适的判断。因此,前额叶皮质会帮助人们去考虑更长期更深远的影响,而不是只考虑短期奖励。

此外,前额叶皮质还是主导社会认知的关键部位,人们在社交中能否驾驭复杂的社会关系,能否明辨敌友,在社交群体中保护自己,都跟这部位的作用有关。在青春期,前额叶皮质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交功能:吸引配偶。遗憾的是,正因为这时期的前额叶皮质还没发育完善,孩子们既开始萌生青涩的情感,又极易在感情问题上遭遇挫折。

大脑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质,这两个部位的不协调发育,造成人会有近十年的时间会显得非常情绪化,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出格行为。在这个时期内,人在未经深入思考之前,负责传递情绪的边缘系统已经先行一步。但已经有所发育的前额叶皮质也会让孩子产生复杂思考,只是不够深入,于是,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们会在情绪化和复杂思考之间纠结,甚至出现出尔反尔的现象。

另外,这时候孩子大脑发育的特征还主要体现在:追求新奇事物、富于冒险精神以及与同龄人的互动上面。这些特点也同时促使孩子们想要脱离父母的管控,极力融入同龄人的圈子。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特别让父母头疼。其实这些行为不分贫富、地域,普遍存在于全人类中,甚至出现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因为其益处可以防止近亲繁殖,创造更健康的基因群体;而其危害则在于不假思索地冒险,易于受到来自外界新奇事物(往往带来危险)的诱惑。

理解了这个大脑发展规律,对于家长们理解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不再以看外星人的姿态去看待自己的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也提醒家长在这个时候可以跟孩子适当保持距离,当感觉孩子越来越希望挣脱自己怀抱、投向同龄人的怀抱之时,我们可做的就是站在一旁默默观望、守护,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前往,而不是仍然像小时候那样,保持时时呵护和掌控的状态。

以前,我看过一个例子,有一位博主称他几乎没有感受到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去了寄宿学校,每周末回一次家。这样一来,父母天然地和孩子形成了适当的距离,反而每次回家,孩子会显得很想念父母。

这个例子能否借鉴,主要还得看一个家庭过往的情况和学校的情况,如果前期父母和孩子一直在一起生活,亲子关系良好,学校又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机构,那么可说是皆大欢喜。但相反,如果前期亲子关系不好,聚少离多,这个时期又全交给社会,那么,隐患还是相当高的。

所以,与其说在这时期加把力,还不如说从小就要把孩子教育好。

2.从小给孩子自由的同时,制定规则

我们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也不是一天之内变坏的,很多问题青少年,其实在儿童期就能发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往往与父母的教育有关。

那些做事出格的孩子,往往是父母没有边界的溺爱造成的。

我们总说给孩子爱和尊重,给孩子自由,于是,在有的父母眼里,执行起来就变成了溺爱。

但其实,自由一定是有规则的自由。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伪自由。

因为你没有限制地给孩子自由,也是不够尊重他的表现,比如孩子到点该上床睡觉了,如果你放任他自由选择晚睡,那么,你就不尊重孩子得到充分休息的权利,你也不尊重孩子需要第二天准时上学的权利。

所以,对秩序和规律的培养,是给孩子尊重和自由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一个对立面。

只有明确说明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孩子才能有条不紊地成长。但如果有些父母自身就存在不正常的观念,那就没办法了。

相反,如果对秩序和规律的培养,做得过分严苛,不给孩子自由,又容易造成孩子内心匮乏,对父母没有信任感、好感,在青春期,也会容易产生自伤的冲动,这也是需要警惕的。

这里面的度确实很难把控。虽说现在的父母越来越不好当,学校减负把责任全都甩给了家长,我们抓孩子的学业已经很累了,几乎都顾不上其它,但是,像这类问题,涉及到孩子的个性和品质,其实是根本,我觉得比抓学业更重要。

这方面的把握,内容非常多,碍于篇幅限制,这里就简单提一下,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探讨。

3.多元教育、促进认知

这里说的多元教育,千万不要误会成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让孩子时刻处于不停的学习中。

而是应该适当让孩子放松,让孩子休息,转换环境、改变视野,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多元教育。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学业压力更加大,我们就该见缝插针地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出门去公园散散步,去郊外爬爬山等等。

较小一点的孩子会比较喜欢参与家务,就像我儿子喜欢自己切点菜做做什么好吃的,可能上学之后,有的家长会阻止孩子做这些事情,觉得作业都忙不过来,还做这些乱七八糟的做什么,但我觉得,只要不影响作业的完成,还是可以让孩子做的。

另外,兴趣应该从小学起,等到青春期的时候,孩子有了一定的技艺,可以供他们更好地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我认为这才是兴趣多元教育的作用,当然,这也偏理想化,因为很多技艺,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学成的。

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在我整个初中阶段,朋友并不多,除了寒暑假很多时间在外婆家过之外,平时在家几乎都是一个人。而父母也忙于工作,并不在家。

那个时候,我会看电视,但我也经常会画画,有时候做做作业,就拿出纸来先涂一幅画释放下压力。

我做作业从来都跟一般的好学生不一样,从不会回到家就开始做,一做就一气呵成,但初中时候我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我父母在生活上对我的管控欲,可说还是很强的,但幸运的是,他们还比较专注于自己的喜好和工作,在我的初高中阶段,给了我充分而独立的成长空间。

而今,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总是回想当年我做孩子时候的想法,努力总结父母做得对的地方去继承,做得不好的地方去改进。

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还得去结合如今的情况去教育。

不得不说,现在当父母真的太难了!不是以前像我们父母那样散养就可以的。

尤其是最近南京的减负消息一出,家长们真的个个亚历山大。我们做父母的,又要面对职场压力,回来还得照顾孩子,学校又把责任推还给家长,怪不得都说中年危机,真的太难了。

可难归难,既然养了孩子,我们还是得跟上孩子的节奏。在生活中,谁不是边哭边笑的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