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网友留言来大龙潭走走,这里历史底蕴浑厚,会有很多故事可以写,应着网友的留言就来看看。乔建靠近右江边,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乔建镇的博浪村确实靠近右江边。右江边原本有龙床、博浪两个屯,因振兴乡村建设需要,两个屯整体搬迁到二级公路边,以至于博浪村靠近右江这一带处于无人地段。

大龙潭原本是博浪村的一个屯,如果大龙潭不整体搬迁,博浪村应该还有个大龙潭屯,而大龙潭屯消失的原因是1976年建设县办酒厂。以当时国营厂的建设要求必须远离村民生活区,而且还得尽量靠山、靠水,大龙潭非常符合当时的建厂要求,博浪村管辖下的大龙潭屯无偿支持建厂而整体搬迁。

县办国营厂主要生产的是食用酒,同时具备生产工业酒精的能力。县办酒厂于1976年5月6号动工建设,还好不是保密级别高的工厂,要不然就有个代号为56的大工程,不过县办酒厂位于乔建公社博浪大队的大龙潭生产队而得名国营隆安县大龙潭酒厂。酒厂建在大龙潭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有净度极高的泉水,不用过滤就可以直接饮用,更重要的是地处黄金水道的右江边,交通便捷。

另一种说法是生活在大龙潭的村民平均寿命超过60岁,60岁或许在当今不算是长寿,但在缺医少药,粮食紧缺的年代,能够活到60岁比现在活过80岁的老人意义更加重大。大龙潭村民长寿的原因就是饮用这里的泉水,泉水能让人长寿,酿出来的酒肯定好喝,不知是上级的哪位领导脑洞大开,有这么开挂的想法。

国家办事效率就是高,1976年5月份动工建设,1978年1月份投产,整个工期也就1年半的时间。不知是受高效率办事的号召,还是领导们急于喝上长寿泉酿出来的米酒,工期进度快得让人敬佩不已。大龙潭酒厂的酒没喝过,本人没有资格去介绍,不过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大龙潭酒厂应该喝倒过不少领导,更有不少村民为喝到大龙潭酒厂的酒而挤破脑袋。

大龙潭酒厂的产品定位是为县、公社开大会时提供饮用酒,提高酒品质量,争取成为省会、全国两会的国宴酒。大龙潭酒厂的产品定位起点相当高,同时也为国宴酒方向而努力,无奈参加全国两会的都是参加过长征的革命前辈,四渡赤水时都被贵州茅台所醉倒的茅台酒征服,国宴酒只认茅台。国宴酒拼不过茅台就盯上省两会,没想到五粮液、泸州老窖、杜康等名酒的出现,大龙潭酒厂只能为县两会服务。

可能是县领导的酒劲提高,对于大龙潭的低度米酒不大感兴趣,最后连县两会都抛弃大龙潭酒,大龙潭酒厂最后只能盯上广大农村的酒鬼们。进入90年代后随着陆路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大龙潭酒厂为更好的发展而搬迁至县城,而后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各个农村酒坊的兴起,大龙潭酒厂被迫整改,说白了就是破产。大龙潭酒厂的产品定位是国宴,本有机会跟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并驾齐驱,不出意外的话现在的大龙潭酒有可能驰名中外,无奈最后破产而结束大龙潭酒,目前市面上不知还有没有大龙潭酒。

上图是大龙潭酒厂的办公楼,也是老牌地方国企大龙潭酒厂仅剩的一栋建筑,或许它不起眼,但它是一代老国企的兴衰的见证者。本文写大龙潭酒厂,并没有恶意,只是想唤醒大龙潭酒这个曾经隆安县的驰名品牌,即便往后不再见到大龙潭酒,让大伙知道大龙潭酒也不是什么坏事。
大龙潭酒厂的建设弥补隆安县没有国营酒厂的历史,同时还有个震惊中外的收获,那就是1978年修建职工宿舍时意外挖到石铲,经文物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先民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大龙潭酒厂现在成为一家木材厂的办公用地,但大龙潭遗址的发现,显然让这个地方被外界所熟知。2014年因下游修建水电站而对大龙潭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出土的文物数量巨大,为研究古人和文化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大龙潭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比起垭怀遗址低几个档次,但大龙潭遗址是一处古文探究的好地方,感兴趣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走走,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