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要求见火车司机,大家才知道司机的身份:原来他是朱德的儿子

历史的丰碑 2024-01-03 17:44:30

朱德治家

1955年,我国进行了两次改革,一次是军衔制的改革,一次是工资制改革。

自军级制实施以来,朱德元帅就从未领过属于元帅的薪水,并且为减轻国家的负担,他还曾三度要求降薪,就比如说是1955年实行工资制后的649.6元,1957年1月为579.5元,1959年4月为460元,最后到1960年十月,始终是维持在404.8元。

不止是如此,朱德还会常常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人们。

他常教导自己的孩子们:你们在工作上要有高标准,在生活上也必须要有低标准。

1963年12月26日,朱德在为自己的女儿朱敏题词中,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发奋图强,自强自立,勤俭持家,勤俭治家,勤俭去做一切工作,你要去做一个有红色传承的继承人。

“三个勤俭”,既是朱德毕生的革命品质,也是他对自己的儿女、子孙寄予厚望的一部分。

有一回,他的儿媳妇赵力平来到北京探望朱德,一进屋就看见朱德的工作人员们正在缝补着被褥,由于赵力平的缝纫手艺就很是不错,众人一见是赵力平到了,表现的都很是开心:“老赵啊,你快过来帮忙呀!”

赵力平走上前,仔细一看:“这不是父亲用了很多年的棉被吗,我以前也给他缝补过,被里,被面,过去都做了很多遍。”

那人又道:“你修补了这么多次的棉被,现在又碰到了,这次啊,就该由你来修补一下!”

你对“战况”的了解,比我们要多嘛。”

赵力上前就把床单拿了起来,在经过仔细的检查后,然后他说道:“不可以缝合了,我得去买一条新的。”

这时候一旁的警卫李庭良开口说道:“首长不叫我们买新的,首长说只要补一补就可以啦。”

朱德的外甥朱传书自幼离家,跟着朱德在一所中专学习,后来这个孩子便被派往北京一家厂里做起了工人。一直以来朱传书都遵照他叔叔的教导,自愿搬到工程的宿舍中与众位工友们住在一起。

后来,他和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结了婚,朱德对此非常的赞同:“这样做的很好嘛,和毛主席的教诲是完全一致的。”

二人的婚礼也是在朱德的指示下,简单地办了一场。

之后,他的爱人得了癌症,没过多久便离开了人世,只留下来一个三岁大的孩子。于是传书将这几个子女接到了厂子里,住在一个集体宿舍中,这时候的他一边工作着一边养育着孩子,生活过着非常的艰难,可即使这样,传书也从来没有向组织要过一文钱。

每逢佳节,全家团圆之时,朱德总是对家人、儿女们说道: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我这个人,是没有什么财产的,只会留下一些马列书籍,还有毛主席的著作。

在朱德离开人世前的五日,他依旧不忘记对后辈们说:我们要当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

朱德儿子

1943年11月,朱琦在山西方山县作战时,又受了一次伤,而且这一次伤得很重,左脚已是甲等残疾,等于是不可以再上阵了,无奈之下他只好返回延安疗养。

不过,按照朱德的吩咐,有关部门却是并没有对朱琦进行任何的优待。

有一天,在延安开了一个文艺晚会,散场的时候天都黑了。那会儿朱琦因为腿上有伤,所以就想坐着中央领导人的专车回家。

朱德知道后大怒,对朱琦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凭什么坐首长的车子?从现在开始,你不能有任何特权。”

这一刻,朱琦才真正体会到了爸爸那句“为民服务”是什么意思。从那以后,朱琦就一直谨记着父亲的教导,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来。

之后,经过贺龙的介绍,朱琦与赵力平结为连理。朱德与康克清都很满意眼前的这位儿媳妇,而两位老人的亲切,也使赵力平本来存在的疑虑很快的就融入到了这个家庭中。

从那以后,朱琦与赵力平感情恩爱,婚后没多久便是生下了五个孩子。

朱琦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经过几年的抗大学习,现在已是团职,再留在军队里,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但就在这个时候,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一大批基层干部,像朱琦这种出色的干部,就被安排到了基层。

没过多久,因为铁路部门人手不足,朱琦就从军队调到了铁道部。朱德听说朱琦要调走,专门跑到铁道部的有关领导那里,提出:朱琦不能再当经理了,要从最底层做起。

朱琦自然是明白自家父亲的意思。他并不介意自己从管理层变成了一个普通员工,哪怕只是做一个普通员工,也可以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于是,朱琦毫不犹豫地去当了一名普通员工,从见习学员开始,再到后来的列车驾驶员。

列车上的工作非常艰苦,但是朱琦不怕吃苦,这一干就是好几年。

后来有次,朱德乘坐的火车便是他的儿子朱琦来当的这个司机。那天朱琦接到了一条消息,说有一位中央领导想见他。当时的朱琦也顾不上休息,就灰头土脸地跑到了首长面前。

直到见面,朱琦才明白,这位首长,就是他的爸爸。看到朱琦,朱德顿时就变得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的儿子终于是长大了,如今的他真的是在为人民做实事。

朱德勉励朱琦道:“当好一个列车驾驶员是很不容易的,你不能松懈,列车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危。”你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

他这番话,不仅是对儿子的勉励,更是对他工作的认可。朱琦非常珍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继续留在这里。

摆脱了父亲的光环,朱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把为民服务的真谛演绎得淋漓尽致……

长年累月的劳作,也是让朱琦的左腿越来越痛,不过他却依旧沉浸在工作之中。到了1974年的下半年,五十多岁的朱琦已是虚弱的连路都走不动了,不过他并没有和父亲说自己的病情,只是让妻子每天给他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但是朱德也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他也是从这些话里看出了自己孩子的难处,所以就把自己的儿媳叫了过来,让他告诉自己儿子如今的情况。

然而,还没等儿媳妇到自己的这边,朱琦便是因得了一场重病离开了人世。

6月10号这天,朱琦与世长辞,这一年朱德已年过90,没有人敢把这件事告诉他。

十多天后。朱德察觉到了众人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也猜到了什么,于是他就质问自己的儿媳妇。

最后,所有人只能如实的把朱琦死了的事情告诉了他。

“你们怎么可以不把事情告诉我,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啊……”朱德说完这句话后便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从那以后,他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父慈子孝,自得知儿子离世之后,他便常常睡不着急了。

朱琦病离世后,赵力平觉得公公膝下无子,便想起了在青岛军区服役的儿子朱全华。赵力平直接跟朱全华的领导说,有机会就把他调去北京,好让他好好照顾朱德元帅,首长们对朱德元帅有着无与伦比的敬爱,所以便答应了下来。

朱全华从北方调到北京的第一个周日,就去看望了自己的外公外婆,一进屋,朱德就有些疑惑了,这个孩子不是在军队里吗,怎么又回来了,难道是来参加会议的?

朱全华有些心虚,去北京的事情他可不敢跟爷爷说,只好临时编了个谎话,说是去北京的海军部队帮忙,朱德这才放心下来。

两个月之后,周日,朱全华又像往常一样来探望朱德,这下子朱德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他把自己的孙子喊进卧室,严厉地问道:“你在海军帮了多久?怎么还没有会去?你现在是不是调到北京工作了?”

朱全华见事情已经无法隐瞒,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撒谎,只好低下头,老老实实地说道:“我被调回北京了。”

这时候朱德立即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后来,朱德把海军司令叫到家中,详细地问了一下孙子为什么被调往北京,后来又对这位领导说:“你们呀,还是最好让他到军队的底层去历练,而不是北京的那些大部门。朱琦离开了,组织上会照顾我的,不需要他们。”

又过了两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朱全华回家跟自己爷爷说,如今组织上已经决定,要把他调往南京军区一个基层部队中,明日就要启程了。

朱德很是同意这样,让他离开到基层去历练,这对他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那时候,朱全华觉得等个几天也没什么,过年的时候就让他留在北京,再说过年的时候,部队还是放假三天的,于是他就想与军区的领导们说一声,过完这个年再离开。

朱德眉头一皱,他是一名军人,就算是除夕之夜,他也要服从命令,并不同意这个想法。

朱全华被爷爷训了一顿后,也是彻底放弃了回北京过年的念头,除夕之夜,便离开了北京。

朱德之女

1940年,十四岁的朱敏,远赴延安,与自己的爸爸朱德相见,上次见面时,她还只是个婴儿。

朱德搂着朱敏,眼中含着泪水,14年来,他一直想念着自己的女儿,这次见面,朱德对女而很好,也许是想弥补这十多年来所缺少的父爱吧。

毛主席得知自己的好朋友朱德的女儿来到这里,立即赶了过来,当他走进山洞的时候,发现里面坐着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正是朱德的女儿。

朱敏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主席,她以前在一些城市中见在通缉令上,也见过毛主席的照片。

“您就是毛泽东!”怎么跟画上的不太一样啊?那颗痣并不在画像上。”

小女孩似乎显得很是兴奋,似乎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会主席也很是喜欢朱敏的坦诚,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说道:“不怕,不怕,我就喜欢这样的孩子!”

可是一旁的朱德却是立即责备自己的女儿,不可以这么跟长辈讲话,失礼。

主席却是丝毫不以为意,拉着小朱敏问了个不停,气氛十分放松。

1941年1月,朱敏去往了莫斯科的孤儿院读书,她还写信告诉父亲,她很安全,但两个月后,莫斯科的恶劣天气,还是让朱敏病倒了。

那时因为气温太低,朱敏不断咳嗽,身体也变得更加虚弱了起来,不久朱敏便被送到了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接受治疗。

突然来到了一家满是老外的疗养院,因为语言不通,因此朱敏很快就想念起了远在东方的父亲。

六月二十一日晚上,她给朱德写了一封信,说他的健康状况迫使他不得不离开莫斯科,动身前往了明斯克去了,她说很想父亲。

然而,信件还没有来得及发出,明斯克却是被攻陷了,六月二十二日,德国人入侵苏联,没多久就占领了明斯克,当时还绑架了朱敏等十多个孩子。

朱敏被关在一间阴暗的牢房里两年时间,然后他还被送上了一列列车,送到了德国,在那里,她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非人生活。

集中营的残酷程度,甚至可以和日本侵略者相比,可以说是半斤八两,都是人类的耻辱。

朱敏被留在了火车上,因为恶劣的环境和饥饿,朱敏高烧不退,晕倒在火车上,最后还是一个苏联的战士把她从昏迷中拉了出来。

红军战士见朱敏长着一张东方人的脸,心中充满了同情,他走上前去,照顾她,给她喝水,帮她退烧,朱敏坚持到退烧,然后才被送到了集中营。

那时她的所有家当都被抢走了,包括朱德给她的那支金色的钢笔,也被德国人抢走了,只剩下一个列宁的勋章。

列宁勋章帮助她熬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也是因为她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才可以让她在被虐待和殴打中活了过来。

朱敏怕被人认出来,他也不会去说汉语,德国人一问,她就闭口不言,慢慢的,德国人就把她当成了哑巴,也就不再问了。

当时,她是与五个女孩子一同来到,如今却是只有两个女生活了下来,而且这两个女生还是跟朱敏成了好朋友。

虽然说的是语言不同,但在这种情况下,和同龄人在一起总是好的。

后来有次德军将她们送去擦子弹,因为这些子弹受潮后就会生锈。

朱敏等人只能往子弹上吐一口唾沫,直到嗓子发干,再也吐不出来,这才停了下来。

之后,朱敏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任教于俄语专业、教育学。

在工作中,朱敏也有过一辈子的伴侣,朱敏的父亲也在她孩子出生的时候,到了七十岁高龄了,但是依然将自己的这个外孙当成宝贝一样,直到现在,朱敏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也是需要亲人的。

在与父亲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朱敏从父亲对孙子的态度中似乎也是看到了当年自己出生时父亲的喜悦。

做父亲的会很仔细地将他搂在怀中,久久不愿松开。

一家人其乐融融,朱敏本以为好不容易找到了爸爸,自己也学到了东西,和老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可是谁知道,这一次的重逢,却是被父亲给破坏了。

一开始,她跟父亲住在一起,就是想着等她生完孩子,好有个照应,可她的父母总是计算着距离产假还有多少天,所以,等她休完假,朱德就催促朱敏早点上班。

当然,朱敏也想找份工作,可是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老爸竟然这么绝情,所以朱敏只能搬到了自己的宿舍。

朱德跟朱敏说,现在祖国急需人才,你要报效祖国,不要再回来孝敬我,你要为祖国奉献,那才是对我最大的孝心。

朱敏搬出去以后,朱德常常把小孩带来看,尽管朱敏对爸爸有很多怨言,但是一看见眼前的一幕,所有的怨气都消失了。

作为朱德的女儿,她怎么能够让自己的父亲失望,所以朱敏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后来父亲过世,朱敏便一直惦记着姨妈,也就是康克清,自从父亲过世之后,康克清的亲人也就只留下来朱敏便只一人,所以朱敏也时常过来看望。

姨妈家里很穷,村里的领导也没少打报告,想要给她家更多的帮助,朱敏还特意跟姨妈商量过要不要给点钱,结果被她给婉拒了。

朱敏于2009年4月13号在他83岁时离开了人世。

当时在八宝山公墓举行了一场送别她的葬礼,那天有八十多岁的老人,有十几岁的孩子,也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也有很多士兵。

原本他们是想好了一千二百份关于朱敏的资料,可是没想到,竟然还不够用,可想而知,这一次来的人有多少。

1 阅读:306
历史的丰碑

历史的丰碑

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