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火器已经非常先进!为何到了清朝,清朝不继续发展火器?

泉说历史 2024-12-20 09:43:28

清朝不发扬火器的原因大抵有两点。一方面,清政府十分重视自己弓箭游牧的传统,害怕先进的火器。另一方面,清朝僵化的体制,不支持研发新型的火器。

这一来二去,清朝的火器自然就落后了下去。

想要理解为什么清朝人不用火器,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火器是什么东西。以及明朝的火器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中国人使用火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末年中国人就发明了火药。到了宋朝就制造出了管状的射击武器,已经有了火枪的雏形。

当然,这时的火器还没有多强。能打死只兔子都得是老天开眼。

但即便如此,当时的许多人都看见了这种武器的强大。和将来会发生的巨大作用。

直到元朝的建立,火器这一武器的发展被拦腰打断。其实不只是火器,当时但凡沾点科技含量的东西都发展不起来。

因为元朝人贬低知识分子,瞧不起科学。只信从草原上带来的那一套统治方法和迷信作风。火器这种东西自然被元朝人看作歪门邪道,不再发展。

后来到了明朝,火器的发展得到了一些恢复。但也仅限于是有限的发展。

因为明朝太集权了,朱元璋和之前的几个朝代的皇帝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线的。简单来说朱元璋把明朝的朝廷变成了完全围绕自己转的机构。皇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权威的强化为明朝带来了相当的稳定。明朝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稳定。因此任何挑战这种稳定格局的物件都会被针对。火器自然也在这列中。

同时明朝僵化的儒家体系,为明朝提供了许多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学习的都是治国理政,人情世故。大家发现问题了吗?没错,他们都是文官啊!

这就是明朝的一个问题,科学人才的极度缺乏。而以种地为主的汉族人也大多会选择去当农民。而不是去当一个工匠或者是锻造师什么的。

也因此明朝的火器确实是有创新,但不多。

最重要的一点是,明朝用不太上火器。

用不上火器的原因也很简单,明朝的骑兵实在是太强了。真正做到了扫清六合,席卷八荒。

从理论上来说明成祖带领的三千宫廷骑兵有着可以击败任何欧洲骑兵集团的能力。就连俄国的沙皇铁骑看见都得绕道走。

大家都知道,在战场上骑兵一般是用来偷袭地方侧翼的。正面一般是靠步兵阵列向推进。

但明朝的骑兵强悍到可以完全把握侧翼的同时在正面顶着步兵阵列取得相当不错的战果。可以说明朝骑兵是能掌握战场的。

因此火器的存在好像不那么必要。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啦,忽兰忽失温之战里面。明朝的火器大放异彩。把瓦剌打的找不到北。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明朝的神机营是分成了好些组。一个组大概有五十个人。但这不代表真的有五十把火枪。一组一般只有不到二十把火铳,剩下的人都是辅助。

十几发火力,其实射击的密度,也就那样。一旦被对面的骑兵近身突脸,那就是案板上的肉。

而在忽兰忽失温之战中,神机营之所以能大范围地展开阵型。还是三千营骑兵提前出动,牵制了很久的瓦剌人。才给了神机营射击的机会。

而神机营本身的强大也是永乐皇帝亲自监督的结果。永乐皇帝调集了大量的钱财来训练神机营。每一个神机营士兵都是用大量钱财堆出来的。

可以说神机营强的不在火枪,而在于永乐朝强大的财政。

但即便是这样,明朝火器也是不弱。许多人都认为明朝的火器天下第一。其实明朝的火器没有那么恐怖。三眼铳,拐子筒都只是传统火器的延申而已。

但明朝的火器绝对也是世界上数得上数的。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把一批火器运送到了朝鲜半岛用来抗倭。同时也把火药技术带到了朝鲜半岛。

而且明朝的火器技术还流露到了东南亚。把当地的部落冲突一下子提升到了火器互殴。据说现在缅甸语中的“铳”字,就算源于汉语中的“铳”字。

而大明也在和洋人的抗争中得到了红夷炮。这东西可是会实打实威胁到明朝的。因此在皇帝的主持下,明朝的科研能力和经济资源被迅速调动起来。

当时洋人的红夷炮重量大多超过了一吨,还有的已经达到了两三吨。而明军的火炮大多是几十,几百斤。十分落后。

等到后来和荷兰人的海战中,明军的战舰已经基本上全部列装红夷炮。

后来在和倭寇的交战中,明朝还学习了倭寇比较先进的火绳枪。并立刻为神机营进行了替换。

可以看出,明朝自身对于火器的创新虽然不多。但是很能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火器。再加上明朝雄厚的财政,明朝的火器技术才能在世界上数一数二。

到了清朝,这些优点不能说是发扬光大了吧,也得是都抛弃掉了。

前文说过,清朝人是相当重视传统的。而且他们相当害怕自己的政权垮台。清朝人自己清楚,自己的政权完全是趁着明朝的内乱趁虚而入,捡到的政权。

而清朝人正是靠着马匹和弓箭来统治的,自然不会允许火器的继续发展。更是对火器的发展有着恐惧。

所以清朝定下的法律里面就有着禁止民间训练马匹,联系弓箭。更是不允许火器的继续发展。

这就有点奇怪了,无论怎么说。火器都是远胜弓箭的。美洲的苏族人一用上火枪,就立刻替换掉了弓箭。甚至用手里的火枪和美国人打的有来有回。

那为什么清朝人还要坚持使用弓箭呢?这里我们说一个小故事。《微阅草堂笔记》里讲了一个小故事,纪晓岚曾经在营里面发现过一款可以连发的火铳。虽然说肯定赶不上现代的冲锋枪。但在火绳枪时代还是属于佼佼者。

但就这种大杀器,营里面居然没有量产。纪晓岚很疑惑,询问营地主管。这东西这么好用,为什么不量产呢?

大家猜猜主管的回答是什么?大家肯定想不到。主管回答:老天爷不愿意看到杀生,这种火器量产的话。肯定会造成不少杀孽,不吉利啊。

好家伙,这个答案还真有清朝那味。看到这大家也知道为什么郑家军可以在台湾一带抗清抗这么久。毕竟郑家军是有自造火器的能力的。打弓箭和火器混用的清军还不是太难。

而清朝人本身是游牧民族,没有统治经验。因此清朝的统治模式基本上是照抄的明朝。顶天是个明朝plus版。

是学习到了明朝的稳定,但是也把明朝的那些弊病给学了过来。其中就包括了自主研发能力底下。

再加上前文提到过的清朝顶层贵族过度依赖马匹弓箭,对火器的发展存在恐惧。也不再主动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一来二去清朝的火器水平就落后于世界。

而此时的世界已经处于一种突飞猛进的状态了。各种新式的武器发明层出不穷。

火绳枪被先进高效的燧发枪代替。火绳枪是用一根火绳当作引线,等到火绳燃尽子弹才能发射出去。在这段时间里面,燧发枪已经能装弹打出四五枪了。

而很不幸,火绳枪就是大部分能用得上火器的清军的标配。 但此时火绳枪和燧发枪仍然是同一个梯队,滑膛枪的选手。

直到膛线在西方的普及,“枪”才算是真正展现出了可怕的一面。

膛线的作用也很简单,就是让子弹飞的更远打的更准。

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大概是200米左右,其实不是很远。只要射击出现了空挡,很容易被骑兵近身。随后就是骑兵的屠杀了。

但膛线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一局面,火枪的射程直接翻了一番。而且精准度大大提升。基本上做到了在四百米内的距离内指哪打哪。

只要列装了新式膛线的火枪兵一列阵,能对付他们的只有另一队列阵的火枪兵。骑兵现在冲入列阵火枪的唯一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连人带马被打成肉末。

而等到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已经连落后的火绳枪都装备不起了。

总有人说第一次烟片战争的时候清军和英军的武器装备差不多,这就是瞎扯了。

一鸦中英军主要装备棕贝斯,布伦瑞克等枪械。在1853年前后更是大规模替换成了恩菲尔德线改滑膛枪。射程甚至比清朝的大炮还要远。

而且这可是能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效能可想而知。

而清军一般列装的都是兵丁鸟枪,一种低端的火绳枪。落后了西方足足五六代。甚至赶不上明朝末年的火铳。工艺粗糙,没有枪托准星,连火药盖子都没有。

就这清军还不能大规模列装。还要去搜剿汉人猎户私藏的列强来给军队使用,更别提清军中还有在使用弓箭的士兵了。

这已经不是原始人对抗近代军队了,简直就是草履虫对战霸王龙。这种实力上的鸿沟,也难怪清政府难以抵抗入侵。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不死鸟

不死鸟

3
2024-12-30 13:56

通篇都在造谣,已举报。

泉说历史

泉说历史

泉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