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臣庾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有人说他差点葬送东晋?

泉说历史 2024-12-20 09:44:56

东晋可乱,刚建国没两年就接二连三的叛乱。生命线晃晃悠悠的,看着可一点都不稳当。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期门阀政治崛起了。如果说世家还是可以压制的,门阀就是完全控制不住了。甚至在东晋刚成立的时候,司马睿都得屈尊于王家之下。

可以说,王敦卷起的那场叛乱,里面未尝没有世家的默许。毕竟当时,司马睿已经开始着手削弱世家了。世家自然不会允许司马睿继续操作下去。

是的,东晋朝堂皇帝说了不算,得门阀点头才行。权力可不在皇帝那个吉祥物手里,且看朝堂,这“四大执政”才是真正的船长。

这四个人里面,相比于王导、谢安、桓温,庾亮应该是最漂亮的那一位。这个漂亮说的可不是政治能力,而是单纯的外貌好看。

庾亮有多漂亮?虽说不能算是貌胜潘安,但也算是光彩照人。毕竟当时司马睿跟他交谈的原因,就是因为长得好看。

你还真别说,一谈论,司马睿就发现这小伙子不但长得好看,还有能力。这样的才子名士可不能放过。

就这样,因为庾亮那出色的外表,他的妹妹成了皇太子司马绍的妻子,他也成了东晋的国舅爷。

也正是靠着这层关系,庾亮才能在司马绍驾崩之后,以国舅爷的身份执掌朝政。

虽然当时王导也是执政大臣,但很显然争不过这位国舅爷,朝堂的权力,都被庾亮握在了手里。

但是吧,咱这位国舅爷,虽然长得好看,也有才能,但很显然比不过王导他们。毕竟他刚上位没多长时间,就一意孤行,把苏峻给逼反了。

苏峻可不是一般人,这位手里可是有兵权的,实打实的实权派。你说就不管他,让他消停摸鱼得了呗,让庾亮一搅和,直接来了场叛乱。

咱来个前情提要,公元322年,王敦发起叛乱,公元324年,王敦之乱平定。公元327年,苏峻被逼反,苏峻之乱开始了。

咱就是说,这还没过两年安稳日子呢,这又来了一场大叛乱。谁家建国初期就这样啊?这怎么国祚看着忽忽悠悠的呢。

咸和二年,也就是公元327年,王敦之乱结束的三年后。苏峻起兵造反,兵锋直指建康。

你还真别说,苏峻这兵力也不差,一路干到建康城下。甚至一鼓作气,把建康城打下来了。

吓得庾亮着急忙慌的跑路,先跑去投奔温峤,后来又跟温峤一块,去向陶侃求救。

也算让他找对了,陶侃是谁啊?当年平定了湖南湖北叛乱的大将军。他这一出手,直接救了庾亮一命。

就这样,在强力外援的帮助下,公元329年,这场席卷全国的叛乱总算结束了。晋朝就又能进入苟活状态。

后世评价庾亮“志大才疏”,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能干出来不听朝臣劝阻,一意孤行的诏苏峻归朝这种事,也就不怪后世这么评价了。

但你要是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似乎庾亮的一切行为,都变得有迹可循,且逻辑清晰了。

东晋的第三位皇帝,司马衍继位的时候,刚六岁。六岁小孩可还什么都不懂呢,虽然说权力在世家,皇帝是吉祥物,那你也不能真摆个小吉祥物上去。

司马绍当然不能忘了这茬,死之前弄了七个辅政大臣。司马羕、王导,卞壸、郗鉴、庾亮、陆晔、温峤。

这几位要是都老老实实辅政,未尝不能缔造一个盛世出来。但奈何这是东晋,皇帝不管事的朝代,不出几个权臣才算少见。

这里头庾亮看着不起眼,毕竟又司马氏本家,还有个“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但庾亮有一个压倒性优势,太后是他妹妹。

也就是说,庾亮这算是正宗的皇亲国戚,还是古代相当亲的舅舅。现在皇帝年幼,太后临朝没问题吧?我身为国舅,帮太后站场子也没问题吧?

既然都没问题,那现在朝堂不久是庾亮说了算吗。同为辅政大臣,庾亮借着这层身份,还就把王导他们几个压住了。

但是,庾亮毕竟是个外戚,还是个没有任何功绩的外戚,不能服众啊。

王导不一样,他当时一手带着司马睿建立东晋。大臣们服他,自然以他为领袖。但你庾亮除了是国舅之外,没有能让大臣信服的。

虽然你是掌权者,但没人服你,你也不好办事。要是他和王导两个人理念相同,那还好说。但庾亮可是要干大事的,自然不会与王导同队。

这话怎么说呢?王导当时的执政风格,叫“宽和得众”,那么什么叫“宽和”呢?就是世家犯事,他睁只眼闭只眼,糊弄一下就过去了。换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敷衍了事。

王导当时是世家代言人,谁会傻到损害自己集体的利益呢?更何况王导要统合世家,从而掌控东晋朝堂的,当然要“宽和执政”。

对于世家来说,自己有个领头的,自己犯事还有人保着,这样的好事可难找。自然也就顺从王导。

可庾亮不同,别忘了,他“志大才疏”。他的志就是挽救东晋,最少最少,也得让东晋看上去不那么畸形。

为了能让国家机器运转,他必须打击违法乱纪的行为。这下可就把世家们惹到了,毕竟上一个执政的宽和,到你这风格直接转了个弯。

对东晋是好事,官场运转效率高了,但世家的利益受影响了。别的不说,至少在庾亮手底下,往常的贪赃枉法是别想了。

这可不行,世家要的不是什么安稳的国家,他们只惦记自己手里那点银子。至于国家?边玩去,谁乐意管你。

庾亮借着辅政的名义,惩处了不少世家子。虽然起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但也得罪了世家。

所以,史书上记载,庾亮执政“任法裁物”,“颇失人心”。秉公执法的遭遇抵制,敷衍了事的得人心,这东晋迟早要完。

庾亮也认识到了这点,所以得想办法啊。世家势大,可不好处理,暗地里削弱不仅慢,还容易被发现,不如一巴掌扇死。

但一巴掌扇死还是有难度的,毕竟手里没兵权,就算有兵,也没正当理由。

正在那思索呢,扭头就看到边上的苏峻了。苏峻好啊,流民出身,离建康近,手里还有兵,这太符合庾亮的要求了。

要知道,苏峻任历阳内史,要想打建康可太简单了。要是按照庾亮的设想来,一巴掌能把世家的势力打回解放前。

所以从这方面来考虑,当时庾亮未必是一意孤行,也有可能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庾亮当时也见识了王敦叛乱,王敦这世家出身的都没能把东晋灭了,苏峻就更不行了。

要是真来场叛乱,发起的还是流民出身的苏峻,没准真能来次洗牌。把建康城里的那些顽固势力,给消灭一二。

而且苏峻无论怎么选择,庾亮都稳赚不亏。要是选择接招入京,那庾亮就多了个有兵权的帮手,要是叛乱,那也是削弱世家的一种方法。

北方的前赵后赵打得正欢,苏峻本身也闹不起大波浪。内外都算安稳,这正是搞事的好时机。

苏峻叛乱了,一鼓作气直指建康。温峤想回京帮忙来着,庾亮拒绝了,毕竟他要是回京了,庾亮到时候可就没地跑了。

说来也好笑,庾亮不让温峤回京的原因,说是要防范陶侃。但等到庾亮跑路了,第一时间带着温峤找陶侃平叛。

庾亮这时候也看明白了,中央朝廷,那是尔虞我诈的地方。要是想成事,手里还得有兵权。

所以在平叛之后,庾亮就自请下方地方,去了离荆州不远的宣城。等到陶侃死之后,顺手接管荆州,逐渐发育兵力,期待着北伐。

等到公元339年,后赵石勒病死,北方实力空虚,正是东晋北伐的好时机。

但东晋朝廷的那群大臣,可不想回归故土,只想着借长江天险而苟活。毕竟北伐要军费,要粮草,这些都会损耗他们的利益。

这边,庾亮还跟中央争论呢。那边后赵石虎就上位了,很快就把后赵的局面平定了,成功渡过动荡期。

就这样,东晋失去了一个北伐的最佳时机。庾亮也失去了实现毕生抱负的机会。

不但如此,石虎不但不投降,还敢于向东晋进攻。刚上位,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直接率兵攻城,毛宝战死。

也就是说,在这次未进行的北伐中,东晋不但没捞到好处,反而失去了一员大将,血亏。

庾亮志大才疏,虽然想带着东晋好起来,但奈何内部有一大群世家掣肘。以他的才能,还不足以打破世家的垄断。

哪怕是后来的桓温,有着灭国之威,北伐之功,但还是在世家大族面前败下阵来。

只有后来的刘裕,趁着世家被桓玄之乱打的鼻青脸肿,才能走向台前。北伐,灭南燕、后秦,留下个“气吞万里如虎”的美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