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最后一战:大捷换来屈辱,国威未扬愤恨而死,城墙崩裂两丈

温读pro 2024-11-29 11:04:33

回顾晚清对外作战,写满了屈辱二字。

一次次战败,一次次割地赔款,一次次丧权辱国,是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记忆。

不过在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中,还是有不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在对西方反侵略中取得了宝贵的胜利。

左宗棠,作为满清最后一根硬骨头,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1882年春,法军攻占了河内,这是一起筹备已久的侵略阴谋。

贫弱的越南的不败而败,中越两国国境毗连,唇齿相依。消息传回清政府,左宗棠十分警惕,开始向光绪帝请奏派兵。

1882年4月,左宗棠在朝堂上据理力争。

他的观点很明确:“若不派兵,今日之安南,明日之大清!”

可是清廷另一大佬李鸿章是主和派。

他为了保存淮军实力,不但拒绝前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的诏令,还上奏慈禧,极力反对对法开战。

1882年12月,李鸿章同法国公使在天津签订了《李宝协议》。

这份协议约定,如中国从越南撤军,法国就不侵占越南的土地。

但这一纸协议,也仅仅只带来了四个多月的安宁罢了

中法之间,必有一战。

1883年底,法军突然对广西发动进攻,清朝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不知所措。

此时的左宗棠早已经风烛残年,病体衰弱,但是他仍然上书清廷,希望能带兵抗击法军。

他在奏折中写道:“(臣)督师有年,旧部健将尚多……尚有可为……不效则请重治其罪,以谢天下!”

一边是左宗棠主动请缨出战,一边是李鸿仍然寄希望于谈判,力主求和。

终于在1884年5月,求和派又一次占了上风。

清廷与法国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这个条约的本质是让清政府后撤防军。

可惜的是,这次谈判也没有带来长久的和平。

不到一个月,法军便又卷土重来。

直到此时,清廷大多数人才意识到,中法之战已经是箭在弦上。

1884年8月,在慈禧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主战派和主和派还在激烈争吵。

已经72岁的左宗棠猛然站起来,痛陈利弊:“中国不能永远屈服于洋人,与其赔款,不如拿赔款作战费!”

至此,清廷决定与法国摊牌。

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闽海军务。

他又一次为国出战,拉开海防大幕,奏响了悲壮绝唱。

左宗棠一抵前线,立即布置防务。

他亲自组织了以王德榜为首的“恪靖定边军”,开赴前线,与法军直接作战。

对于这支定边军,左宗棠花了很多心思。为了加强部队的指挥力量,他在自己的亲军中选拔了杨文彪、陈厚顺等久经沙场的老将,交给王德榜调配。

同时,他还命令金陵机器局为这支队伍配备了比较精锐的军火武器。

因此,“恪靖定边军”虽然筹备的有些仓促,但是也算得上兵强马壮。

然而可惜的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主要在两广一带,其中不乏很多李鸿章的嫡系,他们都受到了李鸿章“退避”的密函。

例如广西巡抚潘鼎新是李鸿章淮系骨干。

他受到李的指使,对王德榜处处排挤、刁难,甚至将战事失利的黑锅直接栽赃给了王德榜。

左宗棠了解真相后,给下属写信,鼓励他勇猛作战,不可贻误战机。

1885年,王德榜忍受着不白之冤,振作精神,率领“恪靖定边军”参加了冯子材领导的镇南关战役。

当冯子材与法军激战之时,王德榜突然袭击法军据点,两人配合默契,打出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谅山大捷”。

王德榜的赫赫战功,让一再为难他的潘鼎新都不得不承认,“关前大捷,王居功最伟。”

可惜的是,尽管清军取得了胜利,但李鸿章畏战主和的心思从未改变。

1885年6月,李鸿章代表清廷,与法国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中国承认越南归法国保护,并同意允许法商进入中越边界开埠通商。

这份实质上没有给清朝带来任何利益,甚至还承认了法国吞并越南,让中国西南门户大开。

消息传出后,中外震惊。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之后,莫名其妙签了一个丧权辱国条约,简直是闻所未闻。

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惨淡收场。

全国舆论哗然,群情激愤,弄得李鸿章狼狈不堪。

而最痛心疾首的,莫过于左宗棠。他口吐鲜血,破口大骂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在这之后,左宗棠因为悲愤交加,旧疾加剧,一病不起。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他拼着最后一口气,在病榻上写下了一封封关于船政、海防的奏折,并奏请台湾设立行省。

多年来的戎马生涯,耗费了左宗棠所有的精力。

清廷的软弱糊涂,成了压到这个老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1885年9月5日,在昏聩帝国的夕阳下,74岁的左宗棠在福州北门黄华馆停止了呼吸。

大清帝国最后的鹰派和雄狮,终于陨落了。

壮志未酬身先死,他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真正是死不瞑目。

临终前,左宗棠留下遗言:“督师南下,迄未能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不能瞑目。”

据传他去世的当天夜里,福州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城东北的城墙垮塌,但是无人受伤。

老百姓都说,左宗棠死了,此乃天意,要毁我长城,看来大清气数已尽了。

消息传出以后,举国震惊,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

“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言犹在耳,这个拥有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两江总督等多个头衔男人却已经走了。

他的离去,宣告着腐朽的晚清失去了最后一根脊梁。

27年之后,清政府也终于寿终正寝。

2 阅读:47

温读pro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