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关注美债的投资了

文和先生 2025-02-08 09:12:56

从这个图看,美债的收益率已经来到了过去的平均水平,未来会不会涨到1980年的水平,很难判断,不过至少现在可以关注了。一方面,收益率下行的概率已经国内来到了50%。另一方面,美债在大类资产里面现在算是有性价比的品种了。

唯一遗憾的是,国内没有太多投资工具可以投资美债。尤其是直接投资美国国债的基金,非常少。

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间接投资美国国债(美债),以下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及相关分析:

一、通过QDII基金间接投资美债

操作方式: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由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发行,通过人民币份额或美元份额间接投资海外债券市场,包括美债。截至2025年1月,国内约有14只QDII美元债基金,总规模216.13亿元,例如南方亚洲美元债、银华美元债精选等。

特点与风险:

收益构成:票息收入+资本利得+汇兑损益(人民币份额)。

费用:管理费平均0.66%,托管费0.19%,部分基金需承担锁汇成本(约2%-3%)。

风险:

信用风险:部分基金配置信用债,可能面临违约风险(如中资地产债曾导致基金回撤超20%)。

久期风险:长久期美债波动类似股票(如20年期美债ETF在加息周期中曾腰斩)。

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会侵蚀美元收益,部分基金通过外汇衍生品对冲。

适用人群:适合希望分散风险且无需自行操作换汇的投资者,但需关注基金申赎状态(多数基金限购)。

二、通过香港互认基金投资

操作方式:香港互认基金(如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允许境内投资者用人民币申购,无需占用个人外汇额度。2025年起,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额度增加。

特点与风险:

费用:管理费较高(约0.7%-1.1%),基金分红需缴纳20%个人所得税5。

汇率对冲:部分基金提供对冲选项,但成本较高(约2%-3%)。

优势:直接挂钩美债市场,分散化程度更高,且不受QDII额度限制。

适用人群:适合高净值投资者或长期持有者,需权衡高费用与灵活性。

三、通过跨境理财通购买

操作方式: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者可通过“南向通”投资香港金融机构的美元债基金或直接购买美债,个人额度最高300万元人民币,不受QDII限额影响。

特点与风险:

成本:需承担离岸换汇价差及产品运营成本(如美债基金管理费约1.1%)。

优势:可直接投资美国国债,期限选择灵活(1个月至30年期)。

限制:仅限大湾区居民参与,需通过指定金融机构开户。

适用人群:大湾区居民且希望直接配置美债的投资者。

四、银行换汇购买美元理财产品

操作方式:通过银行将人民币换汇为美元(每年限额5万美元),购买银行提供的美元理财产品(如中银理财-QDII日计划),部分产品挂钩美债或短期债券。

特点与风险:

收益:中短期产品年化收益约4%-5%,风险较低。

限制:受换汇额度约束,且需符合外汇用途规定。

适用人群:偏好低风险、流动性强的保守型投资者。

五、投资类美债资产

操作方式:通过黄金、海外REITs等资产间接获得美债利率敞口。黄金与美债利率相关性较高,且内嵌央行信用支撑;海外REITs派息稳定,但波动率是美债的3倍。

适用场景:

黄金:适合对冲货币信用风险,但无票息收益。

REITs:适合预期美债利率下行的投资者,但需承担高波动。

六、通过境外账户直接投资

操作方式:在香港或美国开设证券账户(如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直接购买美债。需满足专业投资者门槛(如香港账户最低20万美元起投)。

优势与风险:

优势:直接持有美债,透明度高。

门槛:需处理换汇、跨境转账及合规性问题。

注意事项

风险匹配:美债虽被视为低风险资产,但利率波动、汇率波动及政策变化(如美联储降息)可能影响收益。

合规性:境外投资需遵守外汇管理规定,避免超额换汇或违规操作。

专业建议:建议咨询财务顾问,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工具。

总结

国内投资者可通过QDII基金、香港互认基金、跨境理财通等渠道间接投资美债,各途径在门槛、成本、风险上差异显著。若追求便捷,QDII基金是主流选择;若资金充裕且风险承受力强,可考虑香港互认基金或境外账户直接投资。需注意汇率波动及政策变动对收益的影响。

0 阅读:3
文和先生

文和先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