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界最近可谓是“天翻地覆”,英伟达2万亿市值灰飞烟灭,OpenAI旗下GPT连夜破防,扎克伯格更是焦头烂额。
而引发这一系列动荡的,竟是一家来自杭州的百人小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日一家中国公司的举动如一颗炸弹,精准炸向了美国资本市场最脆弱的软肋。
DeepSeek的诞生,离不开杭州的幻方量化这家别具一格的量化投资公司。
DeepSeek
幻方量化在金融领域以运用电脑程序取代人工进行投资、炒股、期货等金融活动而闻名。量化投资公司所设计的程序,能够高效地分析海量的股市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投资以获取收益。
从本质上讲,这便是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巧妙运用,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也正因如此,除了专业的AI企业,量化公司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运用程度,往往超乎想象,他们或许是最懂AI的群体之一。
故事的主角,幻方量化的创始人梁文锋,是一位典型的理工男。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便是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领域。早年的创业经历虽历经波折,但这些挫折并未消磨他的斗志,反而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投身金融行业后,梁文锋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在量化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2021年,国内量化市场风云突变,乱象丛生,国家果断出手整治,行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梁文锋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形势变化,凭借着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他果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向AI行业。
从量化投资转向AI领域,这一转型之路充满了挑战。
但梁文锋和他的团队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在短短几年内,就让DeepSeek横空出世。
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AI大模型中最消耗算力、成本最高的框架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的突破。在AI大模型的构建中,算力成本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往,许多企业为了追求模型的性能,往往选择通过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芯片、堆砌算力来实现,而很少有人尝试从框架层面进行创新。
就连OpenAI和马斯克的公司,也未曾在这一领域进行大胆探索。
但梁文锋带领的团队另辟蹊径,他们深入研究,不断尝试,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成功将AI大模型的成本压缩到了极致。
DeepSeek这一创新成果一经发布,便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强烈震动。
Meta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公开表示,DeepSeek的出现将会让美国AI行业面临一场巨大的地缘政治挑战。这一评价,充分体现了DeepSeek对全球AI格局的潜在影响。
扎克伯格相关采访
彭博社更是以极具震撼力的标题高呼,DeepSeek的技术突破可能会让欧美科技企业市值蒸发1万亿美金。
相关报道
这些评价不仅彰显了DeepSeek在技术上的强大实力,也表明了它在全球AI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在过去,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存在偏见,认为中国人擅长山寨复制,而缺乏创新能力。但DeepSeek的这次创新,无疑是对这种偏见的有力回击。它用事实证明,中国的科技企业同样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凭借创新技术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DeepSeek的出现意义非凡,它至少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
AI风暴正以迅猛之势向我们袭来。
随着中美AI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AI模型不断迭代升级,性能持续超越,而算力成本却在不断降低。当这些因素达到某个临界点时,AI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催生出如AI+电商、AI+网红、AI+游戏等众多新兴风口,为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带来新一轮的造富浪潮。有AI领域的资深大佬预言,到2027年,AI可能在绝大部分领域超越人类。这一预言虽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但也从侧面反映出AI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影响力。
尽管DeepSeek暂时突破了美国AI企业的部分技术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芯片垄断的局面,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长远来看,国内芯片产业仍需持续发力。芯片作为AI技术发展的核心硬件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国内芯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我们才能在全球AI竞争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不被外部因素所制约。
DeepSeek的成功,不仅是梁文锋和他的团队的胜利,更是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AI领域的无限潜力,也为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树立了榜样。
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像DeepSeek这样的创新企业不断涌现,中国的科技实力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本内容源自@璐哥看透彻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