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能成为世界结算货币,根本原因是啥?

桐桐看趣事 2025-02-04 01:44:29

在全球经济中,美元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冷战落幕,苏联解体,美国顺势建立起全球霸权体系,美元作为其经济霸权的核心支柱,在国际贸易与金融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

然而,当下美元体系却危机四伏,联邦负债高达28万亿美元,滥印美元引发的恶性通胀持续肆虐,在高负债、高通胀、低增长的多重压力下,美元霸权时代的倒计时已然悄然开启。

01

美元能称霸全球,并非偶然。

两次世界大战为其提供了契机,更重要的是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与黄金挂钩。彼时,全球80%的黄金被美国掌控,每35美元可兑换一盎司黄金,“美金” 之名由此而来,美元的霸权地位初步确立。

但好景不长,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瞬间陷入信任危机。

不过,美国很快找到了新的支撑点。1973年,第四次中东石油危机爆发,美国迅速宣布全球石油必须以美元结算,石油美元体系应运而生。这一体系人为制造了市场对美元的额外需求,产油国出口石油获得美元后,又将其存回美国银行或购买美国国债,使得美元在国际市场呈现紧缺状态,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非产油国因现代生产对石油的依赖,为获取美元,不得不向美国低价出口商品和服务,如此循环,美国仅靠印钞就能不断强化美元的国际地位,黄金美元顺利转变为黑金美元,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得以稳固。

美元能成为世界结算货币,主要基于信任价值、稳定以及易得性三点。

美国强大的国家实力赋予美元天然的信用,为全球所认可;国际贸易依赖美元结算,其价格相对稳定至关重要;经过几十年发展,美元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任何人获取美元都较为轻松。

看似坚不可摧的美元体系,实则脆弱不堪。

以萧条时期为例,为应对经济萧条,美国采取保需求策略,直接向个人发钱。政府并非创造财富的主体,增加额外开支的资金来源便是疯狂印钞。

2020 - 2021年这一年间,美国印钞5.8万亿美元,超出发达经济体日本一年的 GDP 总量。如此大规模印钞,不仅损害美元信用,更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美国 CPI 指数同比增长5%,创2008年以来最大涨幅。

面对通胀,加息缩表本是常规应对手段,但美国经济尚未恢复,一旦加息,经济将遭受重创,无异于雪上加霜;若不加息,通货膨胀的后果也足以压垮美国经济。

通货膨胀、经济萧条以及超高联邦负债,让美国陷入两难困境。

02

美元信用在持续印钞中逐渐瓦解,货币价格的稳定性也在通胀中被打破。

大众对美国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失去信心,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不仅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众多小国乃至美国的亲密盟友,都纷纷加入去美元化行列,美元体系的根基开始动摇。

美元陷入 “特里芬难题”,作为全球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需不断向各国输送美元,这就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逆差。

多年来的中美双循环,使中国迅速完成工业化,制造业独步天下,而美国制造业却逐步衰退,引发一系列国内矛盾,如就业困难等。

历史上,不少国家试图挑战石油美元体系,均以失败告终。

2002年伊拉克宣布以欧元作为对外贸易结算货币,引发伊拉克战争;2006年伊朗建立以欧元结算的国际石油交易所,遭到美国制裁。

2009年利比亚建议非洲各国建立黄金第纳尔货币体系用于石油贸易结算,同样未能幸免;委内瑞拉尝试多种结算方式,也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下,国内经济全面崩盘。

早在几年前,中国就已经做出了新的尝试。2021年3月,中国与伊朗签订25年全面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伊朗石油采用人民币结算。然而,人民币要成为取代美元的全球货币,面临诸多挑战。开放资本市场、维持大量贸易逆差以及保证足够高的投资回报率,这三点对中国而言难度不小。而且,即便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也难以避免 “特里芬难题”。

事实上,能真正颠覆美元霸权地位的,或许并非像美元这样的主权货币。

无论是黄金、比特币,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约定货币,虽目前难以确定,但可以预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货币格局正处于变革的前夜,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我们正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见证着全球货币体系的重塑与新生。

文本来源@知有论online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26
桐桐看趣事

桐桐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