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合肥的产业投资举措格外引人注目。
2008年前后,合肥引进京东方第六代生产线,总投资175亿,政府出资90亿,其余通过银行贷款、政府担保等方式筹集,这一投入超过了当时合肥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时任市委书记坚定表示,即便倾尽全力,也要促成此事,甚至为此停建了地铁。
如今,京东方在合肥已拥有三条生产线,2017年底建成的10.5代线,投资高达四五百亿,主要由政府投入,待项目进入良性循环后再回购股权。类似的,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20亿元,合肥通过多个主体出资180亿元资本金。
京东方生产线
合肥的产业投资成果显著,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主动参与项目。
无独有偶,芜湖在产业发展上同样有着坚定的决心。
上世纪90年代,芜湖倾力支持奇瑞汽车发展,从长春一汽引进尹同跃,在艰难的条件下,奇瑞汽车逐步发展壮大,为芜湖汽车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比亚迪分别在合肥投资150亿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在芜湖投资200亿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和配件项目。芜湖政府在项目建设中积极作为,秉持“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的态度,全力推动项目进展。如在一期项目中,三条生产线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充分展现了大项目的强大带动性。
合肥和芜湖的产业发展模式,吸引了其他地区的关注与学习。
佛山顺德区北滘镇组织调研团前往合肥、芜湖,学习其先进经验。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委书记唐磊晶表示,美的集团高管多次称赞芜湖的政府服务周到,美的自1998年落户芜湖后,已从一家企业发展到14家,芜湖成为美的除北滘总部外最大的生产、研发、销售一体化基地。而合肥的产业投资,如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汽车等项目声名远扬,北滘要进一步发展,需走出镇域思维,向其学习。
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委书记唐磊晶
当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京东方正处于液晶面板下行周期,全国在OLED领域尚无盈利企业;三只松鼠受流量红利减退等因素影响,销售额增长停滞甚至微降,目前正强化供应链。尽管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压力,但在合肥和芜湖,看不到消极情绪,而是充满拼搏、进取和担当的精神。
在产业发展中,新型研发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有2140家新型研发机构,它们是政产学研用金融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政府对其给予财政支持,首个合作期通常为五年,每年投入两三千万元,同时提供土地、基建等方面的支持。
在考核方面,主要依据专利、人才等符合科创规律的指标。
例如,长鑫存储与合肥工大微电子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长三角信息制研院与中科大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并针对企业需求开展研发,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合肥的产业发展还得益于精准的产业谋划和政府支持。
2020年,合肥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链长,各县区、开发区也建立了类似机制。
产业链链长制
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辅助下,制定行业全景图和投资路线图,领导在专业基础上进行项目决策、招商和协调服务。此外,合肥在招大项目的同时,注重打造种子基金,支持初创型、科技型企业和科研团队。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合肥提出“浏览率”概念,力争到202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生留在安徽本地发展的比例达到40%。
在调研中,人们也关注政府国资力量强大的情况下,民企的发展空间。实际上,政府对生产型创新方向的民企支持力度与国企相当。
如芜湖的美芝精密制造公司的供应商悦美金属,在疫情期间遇到运输难题,芜湖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了全球空调生产供应链的稳定。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回忆创业初期,得到了芜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经常主动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章燎原
通过对合肥、芜湖的调研,我们有诸多体会。优秀企业以全国为坐标进行多地投资,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如美的在安徽打造综合性基地,提升了发展起点。不同时代对产业形态、投资模式等有不同要求,拥有科教资源、坚持制造业发展的地方,有可能通过创新思维开辟新赛道。
在战略性产业中,政府与市场、国资与民资等各方需形成合力。发展是硬道理,要尊重规律,更要解放思想,创造条件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企业应反思自身产能,通过系统化创新提升竞争力,如美的冰箱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利润增长。
合肥和芜湖展现出的经济韧性与拼搏精神令人鼓舞。
正如北滘镇委书记唐磊晶所说,要在暴风雨中寻找阳光,而非等待暴风雨结束。当下中国经济虽面临困难,但只要大家积极行动,就一定能突破困境,迎来发展的曙光。
文本内容源自@秦朔朋友圈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