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最大的风险是依赖性。
人的依赖性普遍存在,小时候依赖父母及家人,依赖社会。
成年后,有的人继续依赖父母。有的人甚至成家后还要继续依赖家人和婚姻的对方,久而久之依赖成了某些人的惯性思维。
当老了、家庭缺失了,才真正意识到失去了依赖,生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但为时已晚,自我能力的缺失成了老年人晚年生存的最大风险。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避免自我能力的缺失。到了老年才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自立能力。
人终将走到生命的终点,特别是到了晚年,病了、不能照顾自己时,必然会依靠他人的帮助。这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因为谁都会有那么的一天。
但人的依赖性往往是一生中最跨不过的坎。因为习惯于依赖,你会失去很多的独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独立能力的缺失,往往体现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权和自我能力的价值。同时可以失去经济发展的机会,失去知识积累的过程等等。
而动手能力的缺失往往体现在晚年,习惯性依赖婚姻的对方。但当婚姻依赖缺失时,才制约了晚年的幸福。
无奈、恐惧、惊吓油然而生。隔壁张大爷痛失爱妻后,依赖完全消失。张大爷是典型的“少爷派”,什么事情都依赖爱妻照顾,他属于真正的依赖性。而失去爱妻等于失去了依靠,等待他的就是晚年孤独与绝望。
楼上王大爷快八十了,是依赖“药物派”,小病紧张,时常把衰老当疾病治疗,药物、保健品从不离身,结果一张体检化验报告单就把王大爷送进了阎王殿。
老年人的恐惧、紧张,就是依赖带来的后果。所以老有所学,应该成为摆脱依赖的良药,补上那块“短板”的遗憾,更应该从小到大不要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
从小养成学习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长大才能靠自己,老了也不畏惧。人生就是一生的学习进步,才能摆脱依赖他人,这就是人生的真谛所在。
进入老年是一生的收获期,因为年轻的时候百般“武艺”样样学,待老的时候“依赖”的就是自己。再亲的亲人也会离你而去,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和你相伴永远。老了、残了,最终“依赖”的一定是自己和国家出台的惠民政策,因为谁都会有老得那么一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