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现状与未来走向:回归低估值的必然之路

否极宝珍 2025-03-25 03:23:37

编辑:凌通盛泰杨露团队

当前中国股市呈现出一种复杂且微妙的局面,牛市虽已启动,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理想的轨道。

从涨幅情况来看,低估值板块本应是牛市中的中坚力量,却涨幅最低,处于沉寂状态。而在高估值板块中,以中证 2000 指数为代表的股票涨幅最高,其市盈率高达 60 多倍,呈现出明显的泡沫特征。在这一轮牛市中,科技类资产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像腾讯控股等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类资产,股价猛烈上涨,腾讯控股几乎要翻倍。

但深入分析会发现,腾讯控股的经营业绩在过去几年并非增长态势,其最高净利润曾达 2000 多亿,如今却只有 1500 多亿,处于衰退或在衰退中波动。其他科技类资产也大多面临类似情况,业绩并无明显提升。它们股价翻倍的本质原因是前期过度低估,以快手为例,起涨之前市盈率在 10 倍左右,处于明显低估状态。所以,这一轮科技股的上涨,表面看似是科技因素驱动,实则是估值修复的结果。

然而,这种上涨在短期内快速消耗了低估值的优势。在过去两个季度,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的中国资产如阿里、腾讯等快速翻倍,恒生科技股以及纳斯达克中国金融指数也接近翻倍。

如此迅猛的涨幅使得这些科技类资产的估值迅速提升,严格意义上讲,已不再具备明显的低估值优势,未来的涨幅空间极为有限。并且,这些真科技类资产主要集中在香港和美国市场,参与资金以外资为主。外资的投资风格向来快进快出,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市盈率从 10 倍推高到 25 倍,然后获利离场,这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难以形成稳定的支撑。

再看 A 股市场,除了部分真正有价值的资产外,很多明显上涨的股票属于炒作性质,呈现出典型的 “A 型走势”,在两个月内股价能涨 5 倍到 10 倍,甚至 10 倍股已经诞生。这种炒作式的上涨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本质上是一种泡沫,最终必然走向崩溃,近期市场的疲软表现便是明显的信号。

中国股市若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唯有回归真正的低估值。因为低估值资产的启动,不仅关系到牛市能否达成有关部门解决中国经济困难的根本目的,还对拉动经济、创造消费能力至关重要。目前的科技股上涨,老百姓难以参与其中,财富效应无法惠及大众,无法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大部分收益被外资赚取。而国内 A 股市场的泡沫炒作,最终只会收割老百姓的财富,无法创造真正的价值。

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工行、建行等股票走出了长牛慢牛微波动的行情。在过去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它们的股价基本翻倍,但从未出现过 5% 以上的日涨幅,每天的涨幅多在 1%、0.1%、2% 左右。这种走势为市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是有关部门期望看到的牛市节奏。

然而,投资者却往往忽视这种稳健的投资机会,热衷于追逐那些高风险的炒作股票,最终陷入被收割的困境。

当前,政策层面正积极推动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入市,包括养老、保险、社保、基金、汇金、企业年金、国有资本等。

例如,在重庆地区,有关领导就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投入股市进行调查,众多体制内人员表示同意。这些资金与中国体制紧密关联,它们的入市将为股市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目前,这些资金正处于入市的过程中,包括开户、下场、建仓等环节,一旦它们完成布局,股市有望回归到以低估值引领的慢牛长牛轨道。所以,回归低估值是中国股市唯一的出路,也是实现牛市真正价值的必然选择 。

1 阅读:40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5

用户10xxx85

2
2025-03-26 22:40

那就又死路了亏本了

否极宝珍

否极宝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