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六种常考句段作用”题例解
一、真题示例
例1、(2022·北京卷)阅读《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完成后面的题目。作者在文章第六段中叙写了家乡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 ①这段文字生动而充满温情,也提示了作者“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的来源。②呈现了南方不同于北方的特点,与前文“心灵和情感的阻隔”形成了呼应。③这段文字侧重写风物情调,上接饮食生活,下通历史底蕴,是全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文脉的中段。④很好地烘托了“融入”和“再造”这一主题。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明确考点。
第二步:找准角度,细致分析。先看第六段所写内容,再分析它与上下文之间的结构关系,再看它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第三步:分层概括,分点组织。
例2、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巴金。
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通过场景的转换,表明“机械的诗”到处都存在,写出了它的普遍性;②通过对上海建筑工地的描写,进一步说明“机械的诗”的内涵和功能,深化了主题;③由旅途见闻引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充分发挥了随笔自由灵活的特点。
二、知识梳理:散文常考的六大句段作用。
1、开头句段的作用。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奠定感情基调)。②开篇不点题,那么,开头句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③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
2、中间句段的作用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③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④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
3、结尾句段的作用①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②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③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
4、引用内容的作用。(1)传说故事:①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②丰富文章内容;③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2)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3)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4)诗句:①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②丰富文章内容;③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5)名言:①论证了……观点,阐明了……道理,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丰富文章内容。
5、插入材料的作用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递进烘托、总分印证的关系;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6、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三、回扣教材
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郁达夫
1、《故都的秋》首段的作用。
答案:①第一段议论开篇,照应标题,又与结尾前后呼应形成了严密的回环往复的结构。②点明文眼——北国秋天特别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清”“静”是秋的客观特征,“悲凉”是作者对秋的主观感受,统领全文;③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作者到北平的原因既有痛失爱子的家庭悲因素,又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担忧因素;④奠定情感基调——既有浓浓的悲伤之意,又有赤诚的家国情怀。
2、中间句段。文中“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高,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1)从结构来说,承上启下,由上文对球场的描写自然过渡到下文对秋雨及“都市闲人”的描写;(2)从语言句式来说,近乎口语的文字、排比的运用,好像作者说这话的样子就在眼前;(3)从内容来说,将南方的秋雨与北方的秋雨作对比,突出表现了北方的秋雨的“奇”“有味”“像样”,充分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3、结尾段。结尾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在结构上有何作用?答案:这段话故作惊人之笔,总括全文,照应开头,用两个具体的数字和“零头”,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和眷恋,流露出深沉的忧思和孤独之感。
四、学以致用
阅读《一个站立在悬崖边的族群》(晓华),完成题目
作者在文中反复描写客家人“站在悬崖边上”,简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1)在结构上,起到串联全文的线索作用;(2)在内容上,强调了客家人的危机意识;(3)在主题上,表现客家人保全自己、不妥协、不受辱的传统和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在情感上,表达作者对客家人这种精神的敬重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