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就是不使用“移动支付”,特别是发达国家,“原因”令人深思

小观聊一聊 2020-10-22 17:30:43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惊叹,从2010年至今,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渗透进无数个行业里面。有人乘着这个“风口”,实现了身家的暴增,但是也有行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损失惨重,甚至面临消失。

在互联网的发展下,我们因为线上支付的普及收益颇多。当下的时代也变成了一个“无现金时代”,支付方式更加的快捷便利,出门的时候基本上靠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大部分的生态场景都可以通过手机实现。

线上支付在我国已经非常的火爆了,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就算是在小县城里的小摊上都可以看到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标志,手机支付的好处非常多,比如说避免了假币的流通,避免现金的丢失等等。

但是“移动支付”方式老外却不肯接受,也就是不愿意使用。这种支付方式其实是非常的先进的,是时代发展进程下的产物。发达国家的各方面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但是这种支付方式却不被认可,背后的原因令人意外,也值得大家深思。

对于海外的部分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信用卡和现金的使用是非常的普及的,也非常的受大家的认可。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卡支付,并且也信赖用卡支付。根据支付企业tsys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网民中2/5的人表示,信用卡是目前最安全的支付方式,35%的人表示,使用信用卡在实体店购物更能够接受。

老外不接受“移动支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在他们国家中,在移动支付出现之前,支付体系就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大家相对来说也非常的认可和青睐。信用卡这种超前消费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的话也是非常的受认可的,几乎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信用卡,不管是什么年龄层的人。

要知道,发达国家的人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是不需要连接网络的,只要出示信用卡就可以实现支付。相比于使用移动支付的话,他们觉得这种方式才更加的便捷。因为如果使用移动支付的话还需要下载相应的软件和连接网络,所以这种方式对他们来说的话并不算非常便利的支付方式。

我国在以往的时代中,最常见也最受认可的支付方式就是现金,国人对信用卡的使用并不是很普及,所以移动支付的出现使得非常的受欢迎,迅速的在国内普及。还有一点非常的关键,因为微信支付是和我国最大的社交软件绑定的,所以更大的增加了移动支付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第二个原因是老外觉得这种支付方式的安全性比较低,并且还涉及到侵犯他们的隐私。移动支付的完成需要交付到第三方平台上来实现交易,这也就是说,个人的信息会被第三方提取和掌握,对于老外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并且关于移动支付还发生过很多关于安全性的问题,比如说二维码被他人盗窃,产生利益的损失,这也是当下移动支付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也深受用户的诟病。资金被盗的话还有可能涉及隐私的泄露。

在交易的过程中,平台还会记录的交易历史,还可以获得你的个人信息,第三方平台在获得你的信息之后如果发生了关于利益的损失的话,责任方也很难去定夺,包括我们现在手机上频频收到的关于淘宝的推销信息都是因此导致的。

所以,本来西方的国家就比较注重隐私的保护,这种支付方式恰巧必须获得这些隐私信息,不被接受其实也不意外。客观的来讲的话,我国国人的保护隐私的意识并不高,所以很多人都只能看到移动支付的好处,并没有看到弊端。

按照当下的社会发展进程,移动支付是支付史上的必然产生结果,以后在全球范围内支付的话也非常的方便又统一,其实对发展来说的话是一个好的时代产物。并且在以后的使用中,这类软件也会提高安全性,用户的隐私也会更加的注意保护。

0 阅读:1
小观聊一聊

小观聊一聊

中小学教育教学笔记,高考、考研和随笔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