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说:离开家从来不主动联系父母的孩子,是回避型依恋

兰妈谈育儿 2024-05-30 21:06:11

文/兰妈谈育儿

一直以来,有妈妈爱、爸爸疼的堂姐,是我所羡慕的对象

特别是在以前经济不太富裕的年代,堂姐永远都是那个走在潮流前沿的时尚儿

读小学时,堂姐在电视上看到有人骑自行车很羡慕,大伯打工回家就买辆送她当礼物,当时可是整个村里唯一一个实现自行车自由的人

读初中时,她想把头发拉直,大伯母就专门叫了辆摩托车,然后陪着一起去镇理发店做头发

最羡慕的一次,还是大伯送给堂姐一部手机了

那时,从来都没见过手机的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百般研究,堂姐也对这部手机爱不释手,走到哪里都抱在怀里舍不得放手

可有次上厕所时大意,手机不小心掉进茅坑,堂姐当时就急哭了,还想办法要打捞上来

大伯和大伯母知道后,也没有责怪,而是安慰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掉就掉了吧,就算你打捞上来,手机也没用了”

如此环境下成长,堂姐是幸运、幸福的,我也一直认为,她会是那个长大后也离不开父母的孩子

毕竟,有父母呵护的怀抱是那么的温暖、踏实、有安全感

没想到,年初和大伯母一起聊天时,她却跟我透露说:“堂姐自从离开家出去打工后,已经有大半年不主动跟家里联系,打电话过去关心没说几句话就烦躁地挂掉电话”

听完这些,我连忙给堂姐发消息了解情况

结果,堂姐却告诉我:

“我也想给他们打电话呀,可爸妈实在是太烦了,我现在都长大了,不是那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女孩,他们就像个苍蝇一样总是在我耳边嗡嗡,每次电话一通就刨根问底地说个没完,连同事都嘲笑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还要爸爸妈妈操心”

也就是这番话,突然让我想到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说法,叫作:“回避型依恋”

所指的是当“父母爱得太满”、或者“没有足够的爱”时,潜意识里就觉得影响了个人成长

在这种意识下,以至于孩子会因为过于烦躁、过于失望而产生“回避型”依恋

他们一边渴望跟父母联系,一边又恐惧父母的唠叨、责备、还有干涉…

所以,那些离开家从来不主动跟父母联系的孩子,并非是天生冷漠,而是属于心理学上的回避型依恋

特别是以下几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在长大后形成抵触跟父母联系的回避型依恋

01

留守环境

从小被迫独立

“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这大概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好的双向奔赴了

可现实却是儿时成长环境决定长大后的生活方式,就像谁带大的孩子,将来就会跟谁更亲近一样,朝夕相处的情分也是做不了假的

有个朋友,她的一生从来都是:“自己能做的事情从来不麻烦别人,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也咬着牙坚持到底”

特别是二胎之后,明明累得精疲力尽、也快要忙得虚脱了,面对公婆询问:“需不需要帮助”时,她的回答永远都是“我可以的,没事”

而公婆也自然而然地认为:“肯定嫌弃我们带不好孩子”

在这种认知下,逢人聊起带孩子的问题时,老人也直接跟大家传递“儿媳妇不放心我们带孩子”

尽管这些流言传到朋友的耳朵,她也心平气和地表示:“没关系,老人嘛,愿意带孩子是帮忙的情分,不帮忙也是本分”

可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特别是当你把孩子带得很好时,周围的人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一旦出现一点偏差、和意外,那责备的声音就像洪水一样汹涌而来

一次意外,朋友的大女儿在床上跳舞不小心坠床,还把手臂摔骨折了

爷爷奶奶知道后满是责备,甚至还当很多人面说:“我们天天都想着带孩子,想孩子都想得哭了,可你就是不让我们带孩子,现在还把大孙女给伤到了”

当朋友自责地说:“一个人带孩子忙不过来,太累、也疏忽了”时,婆婆却疾言厉色地说:“那是你活该”

这五个字的伤人程度可想而知,朋友那一次也哭得很伤心

她更是不能明白,明明只是习惯了独立、不喜欢麻烦别人,为什么最后却生出如此大的矛盾

其实呀,这就是强势惹得祸

朋友婆婆强势,觉得奶奶不带孩子容易招人闲话,一时想太多、矛盾和误解就有了

而朋友也强势,凡事不愿意麻烦别人,更因此做实了别人的想法和误解

那段时间,我也一直劝朋友说:“不要那么逞强,试着做个懒女人,老人能帮忙带孩子的情况下就尽量让他们帮衬着,你也能轻松一些”

可朋友却告诉我:“没办法,习惯了,很多事情自己不做就一直惦记着,活该是劳累的命”

其实,这哪里是活该劳累的命呀,而是从小被迫独立的生活习惯罢了

因为从小是留守儿童的原因,又是借住在别人家里,朋友一直都是过着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的日子

为了不给别人找麻烦,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做事,少说话”

也正是这一点,才形成了如今看起来冷淡、孤傲的女强人性格

所以,每一份强势背后都经历了被迫独立、和坚强的伤疤历练,如果不是无人问津,谁不想做那个被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呢

像过去那些所有逃避、害怕、不愿意联系的,恰恰是不想过去的伤疤被再次揭开

02

挑剔环境

从小自卑长大

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离开家之后就在外面定居,甚至到了春节也以各种理由推脱回家

直到现在才慢慢理解了,这些人并不是嫌弃农村老家的脏乱,他们只不过是害怕回家面对挑剔、还有所谓的攀比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

单亲妈妈小向,从以前带着女儿住三、五百块钱的房租,到住五千一月的小区,再到买房买车又开了美甲店

这本来是现实版的女强人逆袭之路,也是身边很多人都超越不了的目标

可她的爸爸妈妈并不满意,以前挑她工作没前途、不挣钱,现在开了店挑剔说都不知道往家里打个电话关心一下

小向解释说:“店里太忙,每天忙好了都是深夜十一、二点,那个时候你们都睡了,也怕打扰到你们”

但这份解释似乎并不能平息不满,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

她的妈妈也不断挑剔说:“什么太忙,那都是借口,隔壁刘姨家的女儿,人家是老师,每天都顾不上看手机,可家里面谁的生日却记得真真切切,前几天你刘姨生日的时候就收到了项链和包包,而你呢,每次都是我提醒才想起来”

一说到这里,小向就更加委屈了

她说:

“每次只要是老妈打来的电话,那肯定是想要什么东西”

“就算好不容易休息一下,给她打个电话,她也从来就不曾关心过我在外边过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总是喜欢把老家的一些人拿出来比较,嘴里说的也永远是别人家的好”

“我不想回家的原因,就是不想被她拿出来挑刺,我难道不要面子和尊严的吗”

是呀,好不容易的团聚时光,谁不想被父母表扬、认可、中意几句呢

太过苛责的挑剔,只会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亲密,也容易让孩子陷入自卑的焦虑中

特别是那些从小到大被挑剔、还喜欢被拿出来比较的孩子,他们都是带着自卑长大的

老家那个曾经记载自卑的地方,也自然成为了现在不想触及的内心阴影

所以,孩子不想回家、离家后就不主动联系父母,那多半是内心曾经受过伤害

他们在逃避,不敢面对,他们也恐惧,害怕曾经的伤害再次出现

不想让亲子关系变得分崩离析,那正确的相处方式应该是欣赏,只有带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孩子,嘴里说出的话也自然多了几分温度

03

道德绑架环境

从小不断消耗能量

孝顺,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情感回应,而孝与不孝也应该是一段因果关系

朋友玲玲,幼年丧母,从小是外婆一手带到大的

一直以来,玲玲也特别敬重她的外婆,自己舍不得吃喝,也要把钱省给外婆花

特别是刚出门打工那几年,她唯一的心灵寄托就是外婆,每次心情不好、或者感到孤单寂寞时,都会忍不住给外婆打电话

可最近几年,自从玲玲嫁出去之后就很少给家里联系了,问及原因,她才说出真相

原来,老家的人都比较好面子,家里面有什么丧事、喜事都喜欢讲究排场

而外婆每次遇到哪家亲戚需要送礼了,都喜欢当着玲玲的面说一些道德绑架的话

就拿前段时间外婆的娘家弟弟去世来说吧,玲玲也是从别人口中听说,才跟老家婆婆联系交代这件事

结果,婆婆因为当天有事耽误没法前去吊唁,就托人带了礼

可外婆不知道这件事,事情过后就开始道德绑架

她说:

“你舅爷是个好人呀,小时候什么东西都想着省给你们,现在过世了,你舅、和姨、还有姨奶女儿,每个人都平摊了一千块钱,把这事办得漂亮,也算是给我长脸了,你又是你的妈妈独女,这事你也应该代表她”

一听这话,玲玲瞬间明白了什么意思

先解释说:“我不在家,当天孩子肚子疼,婆婆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就托人带了个礼”

然后又抱怨说:“这怪我吗?当初发生这事你们谁告知我一声了,还是从别人嘴里知道这事的,再说,你想让我花钱、怎么花钱,直接告诉我不就行了,何必过后又专门拿出来说事呢”

那天以后,玲玲就很少在跟外婆联系

这不是不孝,而是属于心理上的回避,玲玲也无奈地吐槽说:“本来就是花钱、和送礼的小事,可外婆偏偏要把已经过去的事拿出来道德绑架,好像我这个人有多么差劲、不孝一样”

很明显,这就是生活在道德绑架下的压抑,从小到大的心理能量也在不断被消耗,直到开始逃避、不愿意面对

外婆和玲玲如此,所有的亲子关系也是一样

你的道德绑架,或许是为了突出某件事的必须、或重要性,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难以消化的压抑

所以,教育孩子也好、传递什么信息也罢,都要简单明了

直接告诉孩子:“你可以怎么做”,或者“这件事情需要你怎么做”

尽可能地突出孩子在这件事情里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坦然接受,也能有效避免观念不同的矛盾和误解

那么,关于回避型依赖这个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1 阅读:1018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